返回第十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1 / 1)一路烽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酉末,建业,兴庆宫。

相传太祖在位年间,建业城兴庆坊有户居民家中古井突然向外冒水不止,很快在城内溢流成面积达数十顷的池泽,人们称之“兴庆池”。

城中难得出现这一片水色天光的美景,是以王公贵族们纷纷在池岸修筑宅第。

当今圣上仍为皇子时,从南魏做质回到建业后,便在兴庆池边修筑了王府居住,后来其他皇子王孙也纷纷迁来,建成绕池十一王府,而湖滨水畔也成了北齐王朝皇亲国戚的聚居之地。

乾化三年,圣上登基后将兴庆池改名龙池,又将皇亲宗族诸多府邸迁往邻坊,兴庆全坊改为兴庆宫,随后大兴土木,建有兴庆殿、南熏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处。

其中花萼相辉楼位于龙池西岸,红柱挺拔、画檐飞展,显得尤为气派。今夜圣上便会在此大宴群臣,赏灯观花,与民同乐,共沐盛世!

此时楼内一应布置俱全,北齐当今圣上景桓帝稳坐龙椅之上,侧耳倾听着楼外各类喧哗鼎沸,嘴角微微上扬,随意问道,“夫子,南疆那边战事如何了?”

“圣上鸿福,南疆累有捷报,边境稳固,国泰民安!”关浩然跪拜阶前,朗声回道,中气十足。

景桓帝一身朴素道袍,看上去五旬左右,容貌俊朗刚毅,与周遭明黄饰物却格格不入。

“皇兄来信说,此番多亏夫子从旁协助,才有月坪大捷,夫子当居首功。朕特准夫子官复原职,前事既往不咎。”

“皇恩浩荡,微臣感激不尽,只是老臣年迈,恐无力侍奉陛下左右,望陛下开恩,准微臣请辞!”关浩然年过古稀,此次回京本无意仕途,周转半生,只图寻个落叶归根而已。

景桓帝闻言,微微颌首,“这样也好,不过夫子乃我朝一代大儒,可否暂代应天书院院长一职,也好兴我大齐文脉。”

“微臣……遵旨。”关浩然还待推辞,但想到眼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一向疑心颇重,如若不将自己置于视线之内,是断断不会心安的,于是只好应承下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夫子,快快平身,”景桓帝龙颜大悦,又像是想起什么,问道,“朕听闻晨间在长乐门外,为了迎接夫子,建业那些读书人特地举办了一场诗会,可有此事?”

听到圣上询问,关浩然方待起身,复又跪拜下去,“回禀陛下,只是适逢其会,临时起意而已。”

“哦……那可有精彩诗作问世?”

北齐的这位皇帝陛下素喜诗词之道,奈何国中文脉不兴,极少有佳作诞生。

关浩然听闻陛下垂询,本待据实回复,但又想若直言相告,岂不是笑话北齐年轻一代都是酒囊饭袋?

“老臣一一翻阅,还是有几篇不错的。”

“哦……拿与朕看!”

关浩然……

“这首不错,可惜没什么韵味……这首少了些雅致……啧,唉,这群读书人难道只会写一些干揭诗,没有半分灵性!”景桓帝一边翻看关浩然勉强筛选出来的几首诗词,一边喃喃自语。

关夫子喜恶不形于色,心道这可是陛下自己要看的,怪不得老夫!

匆匆阅毕,皇帝陛下再没了初时的镇定,火气上来,狠狠地将诗稿弃于地上,只差再跺几脚。

“夫子以雪为题,看看这些个书呆子,都写了些什么?怪不得会被南蛮嘲笑,实在是不堪入目,不可理喻。”

关浩然看着陛下胸腔一阵起伏,无奈叹了口气。

谁知景桓帝却盯盯看了过来,七旬老汉后背没来由冒起一股冷气,心道不妙!

果然!

景桓帝正了正身子,一双龙目复又巴巴地看向当朝第一大儒,“夫子,最近可有诗作问世?”

关浩然……

“回禀陛下,老臣封笔已有多年……”

景桓帝暗骂一声,你个老不死的,封笔?谁信!

“夫子怎可轻易封笔,我大齐文道还需夫子执牛耳矣!”

“这……”关浩然没想到皇帝陛下对于诗词一道执念如此之深,想必招自己回京,不仅仅是因为南疆大捷的功劳吧。

“难道我泱泱大国,竟然没有一个诗才绝艳之人?”景桓帝缓缓闭目,心痛至极。

“陛下,今日诗会尚有一句写的不错,可流芳百世!”关浩然想起子祺念叨的那句诗来,仔细品来,确实不俗,只是没有补全,没敢呈到御前,但看景桓帝如此模样,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

“一句?为什么不是整首?”

“可能仓促之下,只想出一句吧。”

“念与朕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啧啧,”景桓帝颌首抚须,品读片刻,眸中渐渐清亮,“此句初闻平淡无奇,但以梨花喻雪,颇为新颖,有趣有趣。”

关浩然接着解析道,“此诗虽仅有一句,却能让人在冰天雪地里生出置身于大好春光内的念头。

第一个“忽”字,用的极好,完美表达出诗人见到瑰丽奇特雪景后的惊喜心情,而千树万树梨花开又有别样的壮美意境,以花喻雪,将春景替换冬景,造境俱称奇绝!”

景桓帝颌首称奇,又转目环视楼内群臣,“众卿,以为如何?”

楼内群臣纷纷低声交流,个个露出讶异神色。

当朝首辅林大人恭声回道,“恭喜陛下,喜得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诗,绝了!”

礼部尚书也不甘示弱,“此诗初看平平无奇,细细品味,却意境深远,单以咏雪来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两位大人起了头,一时间百官赞誉,余音不绝!

景桓帝挥挥手,压下乱糟糟的局面,才想起此诗只有一句,忙问,“夫子,此诗是哪位才子所作?可曾补全整首?”

关浩然从子祺口中听到这句诗后,便派人到处打听落款书生的下落,但一天下来,查遍建业各大书院,均是一无所获。

此刻御前只好答道,“回陛下,此诗句落款名为仙州岑参!”

“速速宣来,朕要见他!”

“回陛下,老臣查遍建业书院,并未找到这位才子,而我朝与南魏境内也没有一个叫仙州的地名。”

景桓帝大失所望,“嗯?怎会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