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茶艺盛会(二)(1 / 1)襄浮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茶法是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

这时不是直接将茶放入壶中煮熟,而是先将茶饼研磨,箩筛成极细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斗茶决定胜负的因素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色。汤色指茶汤的颜色,当时的标准是以纯自如乳为上,其他色泽则等而下之。汤色是制茶技艺的反映,如果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制作精良;如果色偏青,则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则蒸时过了火候;色泛黄则茶叶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烘焙时火候太过。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要求是一致的。汤花泛起后,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搅动都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就可紧咬盏沿而且久聚不散,这种效果叫作咬盏,即为好茶。

茶汤要做到味、香、色三者俱佳,才能算是最后获胜。

许多人看到池泤霁的茶连一点儿汤花都没有,都很蔑视的瞥了她一眼。

襄夫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池泤霁的方法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

“池三小姐这方法怎么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呢?”这次宫里来的马嬷嬷问道。

“这位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先打个岔介绍一下,这位是皇后娘娘身边特意拨过来主持这次茶艺会的。其茶艺高超,纵是许多茶艺大师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马嬷嬷。”襄夫人介绍道。

“回马嬷嬷,这是泤霁自己惯用的方法,其茶汤没有一丝杂质,口感上佳。嬷嬷可以来鉴赏一二。”

马嬷嬷下来走到池泤霁桌前,抿了一小口。

“这有什么好的,不就是那些粗鄙之人的泡茶方法嘛。”

还没等马嬷嬷说话呢,就有一些人开始絮絮叨叨的讨论起来了。

“此茶虽说泡制方法略微简陋了些,却也是别有风味。”马嬷嬷这么评价了一句。

其他人心里想的却是,别有风味,那不就是不怎么样嘛,说这话可能就是为了留个面子罢了。

“这样泡出来的茶没有一丝杂质,口感定是极佳的。不知小生是否有幸可以品尝到池三小姐的茶。”一位池泤霁没有印象的公子哥说道。

“可以,荣幸之至。”

其实池泤霁对自己泡茶的技艺是很有信心的。

那人喝茶放下茶杯之后都还久久不语。

“此茶完全不似那些粗鄙之人可以泡出来的茶。入口微涩,是茶的典型味道,直至放下茶杯,才可感受到其中的甘甜。妙哉,妙哉。”

“不错,虽说泡制的方法和我们普遍不同,但也有可取之处。”马嬷嬷又补充了一句。

既然大佬都那么说了,那大家也就都没什么意见了,也就默认池泤霁的这种泡茶方法了。但许多人的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事后还是会拿这件事出来说事。

“没想到三姐姐去请教茶艺到头来就是这样的啊。”池愫依又在拿那天的事说事了。

这件事大家也都是有耳闻的。难听点的传出来是说池四小姐带人去捉奸的,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相信只是单纯的讨论茶艺。

“四妹妹这话我可就听不懂了。若是只去请教这大家熟知的点茶法,那我今日也是毫无出彩之处啊,还不如来个剑走偏锋,说不定还能博个彩头。”

“这池三小姐说的不错啊,这点茶法大家都会,却又没有谁有什么出彩之处,还不如换种方式,剑走偏锋呢。”

底下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大部分人都觉得确实如此,历来都是分不出什么高低,差别也不是很大。但为了分个高低,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让人分个一二三等。

若是有更多的方法,那就容易区分了。至少类别一多,评判的方式也就变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