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不过是私事一桩3
望着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的吕县令,轩辕清也觉得有些好笑。
“没错,你口的顾五姑娘便是本王的王妃。”
“可她不是个乡下女子吗?”
“乡下女子怎么了?本王是稀罕她,你有意见?”
“不敢不敢!只是”吕县令支支吾吾,天呐!他到底知道了什么大秘密,原来顾五姑娘要找的那人竟是宁王殿下。
可她也不过是个乡下女子罢了,便是有些本事,也是根本不够格入皇室的吧?
如此,即便是太后娘娘能同意,皇能同意,怕是朝大臣也不会同意吧?
此等出身,若嫁高门,必遭诟病。
这么想着,他已经禁不住要为顾苗苗的未来担忧了。
她是他们家的大恩人,他自是希望她能好的。可是出身这种东西是没法改变的啊!
而且自己知道她好,自然是肯接纳她这样的王妃,可是不知道的人更多,到时候那些人又会怎么议论?
轩辕清见他走神,禁不住催问道:“只是什么?”
吕县令打了个寒噤,当即回神,赶忙道:“顾王妃娘娘她一直在找您,还准备去京城,您知不知道?”
轩辕清闻言并没有回答,而是望着他保持沉默。
他当然知道,而且这事他自己也郁闷着呢!
吕县令见他不回话,只当是他明知道顾苗苗要去找他,却不做回应,心俨然把他当成了一个负心之人。
“下官知道,王爷身份尊贵,王妃娘娘出身贫寒,可能未能与您相配,可既然您已经选择了她,便无论如何都没有始乱终弃的道理吧?下官知道,这些话不是下官该说的,可下官还是忍不住要说。王妃她一个女孩子,大老远的从乡下跑到这里,还准备去京城那么远去寻您,单是这份情意,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您这般戏弄她,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
从之前的谈话看,顾五姑娘还不知晓她这位夫君的底细呢!如此这王妃之说,也不过是宁王殿下的口头说辞,并未被皇家认可。
所以他才斗胆推测,顾五姑娘很有可能是被这位看起来仪表不凡的宁王殿下欺骗感情了,所以才会忍不住想要为她打抱不平。
轩辕清没想到吕县令竟会这么说他,当即怔了一下,不过却是对这位县太爷有些刮目相看了。
“你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倒是好大的胆子。你可知你刚刚是对本王不敬?”他那么淡淡的望着他,幽深的眸子里看不出丝毫情绪。
吕县令自然知道对皇室不敬是多么大的罪名,只是顾五姑娘也是他们的恩人呐!
如今她遭遇不公正的待遇,难道自己因为那祸害她之人身份显赫,便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说吗?
他做不到。
“那又如何?王爷做事不地道难道还不能让人说了?您若是行的端坐得正谁又会说您?况且顾五姑娘她着实是个好姑娘,实在是不应该被这般对待。”什么事能妥协,什么事绝不能妥协,他有自己的原则。
谁知轩辕清听他这么说倒是笑了:“像吕大人这么正直的人,一个县令着实是委屈你了。”
吕县令听的有点懵:“王爷什么意思?”
轩辕清道:“本王很欣赏你,还能有什么意思?”
“您不责怪下官?”
“责怪你什么?责怪你帮本王的王妃说话?你能这般帮她说话,本王奖励你都还来不及呢!”
“那您”王爷他到底什么意思啊?他真是听得好糊涂。
“本王之所以现在不能见王妃是有缘由的,你且放心,等她到了京城,本王一定会给她正名,本王此生绝不负她。所以你担心的那些都不存在。”
“原来是这样啊!”吕县令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即又问:“可是因为王妃的身份,您眼下受到了阻碍?”
轩辕清点头:“正是,不过你也无需忧心,都会解决的。只是今日本王来此之事,你切莫泄露分毫,尤其是王妃,一个字都不能说。若是因此而坏了我们俩的好事,后果你知道的。”
吕县令自然是明白的,顾五姑娘纵然人再好,也终究是身份尴尬,她跟这位高高在的宁王殿下若想圆满的在一起,要经受的考验自也不会少,眼下怕是了。
对此他表示理解:“王爷能好生对王妃娘娘,下官便放心了。只要是为了你们俩好的事,下官保证守口如瓶。”
轩辕清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如此本王岳母一家日后便劳烦你照看了,还有小六的老师一定要请你能请到的最有学问的最好的知道么?至于你家那个小顽皮,她是王妃的徒弟,自然也是要好好教导的,不然的话到时候岂不是要丢本王的脸?”
他的语气有些重,再加他身份摆在那里,倒是吓得吕县令心里“咯噔”一下,不过待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之后,内心又是一阵狂喜。
自家儿子竟然能够关乎到宁王殿下的脸面呢?所以他们这算不算是跟宁王殿下跟皇室扯关系了?
光宗耀祖啊!光宗耀祖!
对于世代经商的吕家来说,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吕县令实在是被这接连而来的b性消息冲昏了头,所以待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面前早已没了宁王殿下的影子。
他努力眨巴了下眼睛,若非自己还恭敬的站在桌案旁,他真是要怀疑适才那些是不是他自己做的一场梦了。
思及宁王殿下临走前说的话,吕县令自是不敢耽搁,当即便命人将整个翼山县最好的夫子的名字都一一罗列出来,等他第二日设宴邀请,到时让自家赫儿和顾六姑娘一起挑选,一定要找一个既有学问,又能让他们都满意的。
而吕老夫人和吕夫人自然也很快便知道了他大力寻找夫子的事,因为吕县令并没有告知她们原委,便只当是自家小儿子终于肯主动要求念书,所以才把他爹高兴坏了,故此才会如此兴师动众,便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