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历史悠久。
两千年前,匈奴铁骑东败强敌,西逐驻军,占据河西。汉武帝厉兵秣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列四郡、设两关以阻匈奴前进。
这两关便是玉门关和阳关。
玉门关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那黄沙大漠埋藏着的,便是战士们数不清的热血和守家卫国的志气!
所以前有守关将士“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的豪迈!
后有将军“玉门关外何妨死,饭颗山头不怕穷”的豪言壮志!
我向来对这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充满崇敬,所以还未下飞机,便满心期待着这次的行程。
唐念心念佛爷,心事重重,一路无话。胖子向来神经大条,一会儿困了跑去休息。
我则问了周明毅一句,这次估计会有点危险,他婚期在即,不要紧吗?
周明毅摇了摇头,说他很需要钱,京市的房子他也卖了,现在用老家的房子成婚,打算凑够了钱去首都买套婚房,顺道出国度蜜月。
我惊讶,我只知道他要买房,但没想到是要去首都买房。京市住的不是好好的,跑那边去受什么罪?
一向直白的周明毅含糊了一句媳妇要,便打住了这个话题。
唐念听到我们谈话,插了句,房子不是大问题,这次要是能找到佛爷,他私人送一套首都的房子。
举贤斋的传人是阔气,他这逼装的我不得不服。
在敦煌机场下了飞机后,唐念一通电话,便叫人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这向导六十多了,满脸褶子,有着标准的维吾尔族汉子的特征,他穿着一身厚重的防风服,头戴着雷锋帽,手的茧厚得针都扎不进去,看起来异常可靠。
他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自我介绍说叫卡日阿吉,是这边的老向导了,这时候进大漠,并不安全。
唐念大声说,这些事不用他操心,只管带路行,钱不会少的。
卡日阿吉无奈又转头看我们,说了下现在大漠的情况,随时可能刮大风。
我们自然是无动于衷,卡日阿吉没辙了,只好答应我们带路。不过他只带我们在玉门关附近闲逛,迤西数百里的大沙碛,他是不会去的。
唐念满口应承下来,在敦煌采购好装备后,我们一行换了专业的沙漠服靴,带帽子,登了越野车。猫妖魉倒是不用操心,猫的祖先据推测本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对沙漠的耐受程度可我们人类高多了。它来了这边更是如鱼得水,等我们采购完毕,直接往我野行包里一跳,只露出半个脑袋机灵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连见多识广的卡日阿吉都称赞神。
准备完毕,卡日阿吉发动越野车,向西北行了大约90公里,穿越了黄沙大漠后,在戈壁滩的一个沙石岗,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由黄胶土夯筑的方形关城遗迹。城墙高达10米,宽3米,下宽5米,有女墙,下有马道,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
千年前巍峨的关城虽已被黄沙腐蚀,但依然雄风不减。
卡日阿吉只道我们是胆子略大一点的观光客,热情洋溢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玉门关的历史。
和他混熟了,我们也不喊他那个拗口的名字,直接喊亲切的喊他老卡。
老卡带我们爬关隘观赏风景,唐念小声问我佛爷的具体方位。这我可难以知晓。佛爷是个大活人,除非死了,不然即便重新推卦,得出来的经纬线也不准确,只能通过变爻来大概确定一个范围。
应该在东南方。
我们打眼往那边看,却只看到一片黄沙堆积成的沙堆。
老卡见到我们往那边看,笑了笑说:“那边是白龙沙堆,以前可是有个村子哩。”
胖子还没动两步肚子饿了,叼着块肉干说:“老卡,你这不是拿我们开刷吧?一堆沙子能有什么村子?”
老卡摇头,说他们维族人从不骗人,古时候,以前住在这边的人都知道,玉门关东南方以前的白龙沙堆以前地貌并不是这样,这里曾有个别名,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
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即便老马也不辨方向,马迷途的名字是这样叫起来的。
当年有一只贩卖玉石的商队,仗着经验丰富,贸然闯入此地,果然迷路了。在粮草断绝,人们焦急万分之迹,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一个善良的小伙子怕大家饥渴难耐把大雁烤了,便悄悄抱住大雁,得知大雁是饿得没力气才落下的,便拿出了已不多的干粮和水。大雁吃饱喝足后,呼的纵翅飞天空鸣叫,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玉门关。
商队老板只道是自己运气不好才迷路的,没往心里去。
岂料过了一阵子,他们又迷失在了“马迷途”。众人百般寻找都难觅出路,无奈之下,之前救过大雁的小伙子默默呼唤,果然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镶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是个财迷,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不舍,便虚与委蛇,拿了一颗普通的绿宝石镶嵌在了城门之。
岂料这些彻底触怒了大雁,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善良的小伙默默期待,可大雁迟迟不肯出现,直到生命危在旦夕,那只大雁才缓缓而来,并在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这次老板也听懂了大雁的话,他慌了手脚,忙跪下向大雁起誓,说:一定镶玉,绝不食言。。
大雁听后,在空旋转片刻,又叫:“天神指路,莫敢不从。”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玉门关后,老板也不敢再吝啬,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
商队老板和小伙子挣够了钱后,最后也在“马迷途”建立了一个村庄,保证来往商队不迷路的同时,能有地方歇脚。
直到后来,丝绸之路逐渐转移,玉门关也逐渐被废弃,村庄里的人也都依次搬走。等到玉门关城楼坍塌那日,镶嵌在关楼顶端的夜光墨绿玉也坠毁,不知是不是巧合,村庄周遭也一夜之间化为漫天黄沙,也是成了如今的白龙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