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随着鸿胪寺官一声唱奏,弘治皇帝起身离开龙椅宝座,前往偏殿。百官待皇帝走后也纷纷散朝,回各自衙门处理一天的政务。
以往百官退朝,都会三三两两聚成一团,边走边议论着今天早朝上的某件事。不过今天不约而同的,大家议论的不是某件事,而是随行小太监手里捧着的那只杯子,一只晶莹剔透、完美无瑕的水晶杯。
这只水晶杯直径约三寸,高约六寸,通体光滑透明,杯身上刻着一只五爪盘龙,杯子一侧的把手也被做成了龙型。透过杯体可以看到杯中翠绿的上等贡茶,被泡在水中倒悬于杯子底部,茶汤透亮诱人。这只杯子从皇帝陛下一上朝就被随侍的小太监用托盘端在手上,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只水晶杯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此稀奇一定价值不菲!”文武百官们暗暗想着。可随机他们想到一个问题,皇帝陛下历来节俭,可为何这次竟然使用这么奢侈的物品,难道说皇帝陛下想要好好享受享受了?
“不行,绝对不行,绝不不能让皇帝开这个口子!”几乎每位朝臣心里都这样想着,可是又有谁敢在大殿上指出来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陛下,臣有伴奏!”处理完了所有的政事,鸿胪寺官见没有人再出班,就准备唱奏退朝。就在这时户部尚书佀钟出班,对着弘治皇帝说道:“陛下,臣尝闻圣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却始终不得其意,还请陛下为臣释疑!”文武百官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期盼了一个早上的好戏终于要来了。
弘治皇帝听了佀钟的话也是一愣,心说:“这句话不是很简单吗,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告诉人们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你这饱读诗书的户部尚书怎么会连这个也不懂,该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想到这,弘治皇帝开口回答道:“佀尚书,这句话出自司马君实的《训俭示康》,它的意思朕想你不会不明白吧?”
佀钟看着弘治皇帝一字一句的回道:“这句话的意思,臣当然明白,臣这一生也时刻拿这句话警醒自己,切莫贪图一时的享受,忘却了圣人教诲,丢掉了为国为民的初衷!”
弘治皇帝点头赞许道:“佀尚书一生勤俭,为了社稷黎民也是尽心尽责,真乃国之栋梁!”
佀钟听了弘治皇帝的夸赞,脸上却一点喜色也没有,他心里还有些许生气,“陛下呀,臣这是在劝谏您呢,您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是你不知道这只杯子的价值?还是你在装傻充楞?”想到这,佀钟决定不再绕弯子,“陛下,自今日早朝开始,臣等就看到陛下随身携带着一只及其贵重的物品,这件或许陛下你不知道它的价值,可是作为臣子,臣认为我有义务向您指出来!”
“呀,原来这老头绕着弯子是在说我呢。那我可得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想到这弘治皇帝顿时来了兴趣,坐直身子说道:“朕不知佀尚书所言为何物,还请对朕明示。”
佀钟抬头望向一旁随侍小太监手中的托盘上的水晶杯,“就是陛下今天使用的这只杯子。此物一看就不是凡品,想必一定价值不菲,臣不敢打听此物从何而来,但是还请陛下慎用!”
随侍的小太监不敢明目张胆的抬头观瞧,只能用余光偷偷的扫视。本来听到佀钟说起自己手中捧着的杯子就有些紧张,又隐隐看到皇帝陛下回头看向自己,顿时就有些不知所措。
弘治皇帝其实心里没想过这只杯子到底值多少钱,他只是心里喜欢就拿到朝堂上去用了,没想到竟然引来了朝臣的不满。他笑着解释道:“这只杯子很贵重吗?朕还真的不知道,朕只知道这是朕的儿子送给朕的礼物,朕心里喜欢就拿出来用了!”
佀钟可不会轻易听信皇帝的这种毫无营养的借口,他接着说道:“臣眼神儿不太好,所以观此杯并不太真切,可即使如此臣也知道这一定是一只价值连城的水晶杯。”
“错了,错了。”弘治皇帝哈哈哈笑着说:“这不是水晶杯,这是朕的炜儿送给朕的,据说是西山那边烧造出来的玻璃杯,也就是琉璃杯罢了!”
这一下佀钟更不干了,身为户部尚书他自然知道琉璃制品的珍稀程度与价值,他当即反驳道:“陛下,这琉璃虽然古已有之,可是能够制作成如此精品的琉璃却实在罕见,臣估计这只杯子至少价值在五百两以上。臣斗胆问陛下,如此物品还不算珍品吗?”
弘治皇帝有些气恼,这个佀钟人越老脾气越大,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一点面子也不给。不过他心里也是有些吃惊,自己儿子口中不值钱的玩意儿,在别人眼里竟然至少价值五百两。这儿子做了一年的生意,真是眼界大开,看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不值钱的样子。
面对老尚书的劝谏,弘治皇帝也是没什么脾气,当朝表示会听取意见,表示不再使用这只水杯。得到皇帝的包拯,佀钟也赶紧跪倒在地,口头请罪。众朝臣自然是一番求情,最后皇帝有了面子,佀钟保住了位子,众人皆大欢喜。
不过那只水杯还是成功的成为了朝臣们议论的焦点,并且他们都从皇帝陛下与佀尚书的对话中捕捉到一个信息,那只精致的盘龙水晶杯,不确切的说应该是盘龙琉璃杯,是小皇子朱厚炜在西山烧造出来的。貌似最近,这个小皇子的消息越来越多,听说他的皇家卖场日进斗金,他在西山的研究院搞出了诸多新奇的玩意儿,还有他的汤山宫,听说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卫队,还让庄户的孩子们全都免费入了学堂。
你能想到这只是个七岁的小孩子吗?这还是传说中那个有点“痴傻”的孩子吗,难道真的是一朝与仙人,脑子开窍了吗?朝臣们满是疑惑,可是弘治皇帝却有些迫不及待要见到自己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