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 思想恶魔(9)斯金纳箱(1 / 1)书生见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寒打败了辛格!

这个消息像瘟疫一样扩散。

王寒进行了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水平最高的对决,堂堂正正击败了南半球澳国哲学家,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彼得辛格!

而他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知识,在别人看来很难说得清的一种复杂知识体系,斑驳陆离,奇异诡谲,亦博大精深,横跨各大学科,纵览历史长河。

他在论证观点的时候并非谨小慎微的姿态,反而经常作出大胆设想,一个问题便是一把手术刀,刀刀都能切中要害。

这使他不仅挫败了对手,还赢得了辛格的尊重,将他视为同等层次的人。这种公开性的切磋影响力巨大,整个西方世界,对东方学术界的印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难以置信,但已成既定事实。

事后,辛格教授对王寒发起邀请,第一,请他加入国际伦理学学会,第二,请他择日前往澳斯觉利亚国墨尔本城莫那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王寒与这位崇尚功利的外国教授在南都进行了一场私下交谈,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不过这位辛格教授没有在论败之后就急着返回澳国,而是在南都留下,如弗朗茨和萨罗塔一般,要继续参加接下来的大会。

第三场名为“道德药片讨论”的心理学大会,引起了美利坚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注意,因为通过直播,他看到王寒在与辛格辩论时……提到了他。

没错,他就是王寒所说的那个做老鼠实验的心理学家,他曾经把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放在箱子里训练以使其学会各种简单的技能,但他这种实验手段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人道主义者更是对他进行猛烈抨击,为此他付出了名誉的代价,在世界某些国家的学界圈子中臭名昭著。

实际上他是个具有两面性的人物。

辛格在与王寒谈及斯金纳时,王寒说“一方面他确实背负了不少的非议和骂名,他将亲生女儿养在试验箱里整整两年,训练她学会各种技能,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甚至有传言称她的女儿因为小时候的心理阴影想过自杀,但其实后来被证实并没有这回事,他的女儿与他关系一直很好。另一个方面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学术开创者,他开创了新行为主义学派。只是我不太赞成他关于人没有自由意志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每个行为都是从开天辟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包括辛格先生你刚刚说过的话,也都是宇宙诞生的时候就被决定好的,这就有点……没法验证了。”

辛格对此哭笑不得,不得不说,世界上每个思想家都有其疯狂荒诞的一面,但在别人眼里的荒诞,在他们自己眼里,却可能是一生坚信的真理。

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而这时候王寒和辛格还都不知道,他们正谈论的这位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斯金纳先生,正在购买飞往应天城的机票。

当美利坚那边传来消息,王寒和辛格都怔怔出神。

辛格忍不住大笑,这王寒真是个鬼见愁,谁遇上谁倒霉。

无意中碰了一下斯金纳,结果就把斯金纳给招惹来了。

那斯金纳可是个狠人啊。

他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连亲生女儿都舍得放进实验箱里,这次被王寒反驳其观点极端,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王寒摸着下巴,感觉自己拉仇恨的功夫还可以。

他倒并不惧怕斯金纳,要说在学术界,反对一个人的观点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美利坚帝国总统还每天都被人反对呢。

只有弗朗茨和萨罗塔欢欣鼓舞,听说斯金纳将至,他们十分振奋,希望自己国家的宗师级人物能够重挫华夏的王寒。

“斯金纳在美利坚公众的名声远超过心理学的地位,有人把他看做是神话中的著名人物,你猜是谁,对,就是普罗米修斯,那个播火者,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古代的局限。”

“他是我的偶像,我萨罗塔很少敬佩一个人,但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肯定是一个,我觉得他就是个疯子,一个伟大的疯子,我喜欢他,只有他能干掉王寒,战胜那个华夏小子。”

疯子经常会崇拜更强大的疯子。有时候还会把别人误以为是跟自己一样的疯子。

当夜,王寒受到南都大学校长任炎午和华都大学校长李坤恒的招待,梅泽先生朱宝林和姬国梁、齐老等人都在。

这场小型聚会上,很多刚出山的老辈人物都跑来认人,试探这个小辈的脾性。

一些老顽童大感后生可畏,当年他们可没有胆子做这种事情,闹这么大动静,一个人怎么顶得住,必须要团队一起上才行,一起上也不见得能胜。

毕竟学术界的每届国际性大赛,华夏的学生排名并不靠前。

但王寒就一个人顶住了。

直到此刻,他已经连败三人,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俗话说事不过三,一旦过三,那性质就不同了。

第四位踏足华夏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将是王寒的挡关者,斯金纳的到来将决定刚刚在心理学界占领一块山头的王寒,能不能彻底站住脚。

这是那些先生们的观点,把斯金纳的来华看作是一种威胁。

王寒对此没有太多的看法,就像辛格一样,还没有真正对上,谁知道最后会不会反转。

在南都大学北门的天桥上,王寒“凑巧”遇到了尹丽。

然后被请去喝茶。

又是一套优美到极致的茶艺展示。

看着茶桌对面一言不发专心沏茶的尹丽,白皙修长的手指拿捏着茶具,轻盈柔和,王寒心道外面那些人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把他的腿打断,把他的手弄折,让他永远也端不起茶杯。

这种服务真是让人消受不起。

王寒也就是在心中自嘲自乐一番,倒并没有真的觉得有什么暧昧和不妥,尹丽这种富有才名又懂得矜持的女子想要做朋友他是欢迎的,但要说看上他什么的,王寒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她脑子瓦特了。

至于对方的明星身份,还是那句话,明星算什么,还没有她京华大学硕士生的身份更能让他高看一眼。

然而王寒突然想起,自己好像身份也不少,还是主播呢,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心理学大会还是开了直播的,都连续三场了,他还没看过数据。

一看吓了一跳,App账户里竟然多了三百多万,排名第一的网友打赏了十万币,其他的五块十块,重在人多,扣除平台费用和个税,剩余三百二十七万。

王寒高兴坏了,那这么说,现在我也算脱贫了?

对于富豪来说可能三百多万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足以称作一笔巨款。

这钱怎么花,他得好好想想。

要不先雇人去把弗朗茨和萨罗塔打一顿?

这俩家伙每场大会都出来搞事,成心跟他过不去。

王寒琢磨了挺久,这一刻他腹黑的不行。

但最终还是算了,没其他的,他就是嫌麻烦。如果他到外面天桥上喊一声“一万块把弗朗茨和萨罗塔打一顿”,肯定会有很多人乐于报名,别说一万,一千应该都有人肯干,兴许还有免费包打的,只要能收拾美利坚人。

在第四场心理学大会上,王寒见到了传闻中的那位新行为主义开派宗师“斯金纳”,就坐在距离辛格不远的地方,两人还打了招呼,当年辛格也曾在美利坚国讲课,他们有过数面之缘。

交情谈不上,但终归是认识,文人还是很讲风度的,学术对决不是流氓打架。

哪怕在吵的不可开交之前,也可能先向对方见礼。

斯金纳先生是个黑暗系的人物,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阳光,但这种气质又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他终究是一位宗师,任何开创型的人物都是不凡的。

本来众人以为王寒会无视他的到来,毕竟年少轻狂。

但没想到王寒一上台就对其表示欢迎,并且说道:

“斯金纳先生不远万里来到华夏,听我一个无名之辈讲一些心理学的浅薄见解,我很高兴,这是他对我的一种认可。”

“在我眼里,斯金纳先生是一个独特的人,他的功绩将会对其他学科和社会事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包括华夏学生,应该大多不太了解斯金纳先生,我想提请诸位,可不要因为我在上一场大会中不同意斯金纳先生的某个观点,就认为我对他是全盘否定和反对的,斯金纳先生的创新精神胜过了很多滥竽充数之辈。”

弗朗茨和萨罗塔两个人傻了。

王寒这是在明着骂他们?

关键是被骂了还没法发作,捏着鼻子不说什么倒也罢了,若是说些什么,等于承认自己就是滥竽充数之辈,他们不能认啊!

斯金纳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开场,当摄影师将镜头转向他这边时,他报以一个不太自然的微笑。

“对于华夏的同学,我首先跟你们讲讲斯金纳先生的学问,普及一下他的贡献,以免大家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各位可不要对斯金纳先生有什么偏见。”

“一部分同学应该知道,斯金纳先生曾经设计过一个试验箱,关在箱子里的老鼠只要触碰到开关,就会有食物掉落下来。刚开始老鼠只是无意踩到了开关,后来,老鼠就会刻意去踩开关,为了得到食物的奖赏,老鼠学会了操作开关。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呢?也许大家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家的老鼠比这只老鼠聪明的多,偷东西从来没被逮到过,但斯金纳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使得老鼠学会了寻找规律并适应这个变化。”

“他的操作方法是,原本老鼠每次触碰到开关都会有食物掉落,后来他改变食物掉落的频率,只有触碰开关的次数达到5次,才会有食物掉落,令人吃惊的是,这只老鼠也在调整它的行为,它精确的连续触碰开关5次,斯金纳先生又调整频率到20次,老鼠就会不断地操作20次。这会让我们联想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每次给狗喂食的时候摇铃,从而建立铃声和狗粮的关系,最后只要摇铃就可以让狗流口水。但是这两个实验有很大的不同,有哪位同学知道吗?”

一时间全场寂静,没有人回答,斯金纳先生双眼炯炯有神,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听别人讲解自己的实验会这么有趣。

“是不是因为狗属于比老鼠更加高级和智慧的生物?”有人大声猜测道。

“不,”王寒摇头,“这就涉及到核心问题了,我们应该看到本质上的不同,狗流口水其实是本能反应,而老鼠去触碰机关,是出于自由意志。一个是无法控制的身体反应,另一个是通过训练掌握规律之后主动想要去做。”

“斯金纳先生开始进一步实验,他研究出了如果停止奖赏,老鼠需要多久才会停止反应。实验结果大出所料,在固定的奖励频率中,比如每触碰20次会掉落一次食物,那么如果一旦超过20次不投放食物,老鼠很快就不再去动机关了。但是在不固定的频率中,比如时而5次奖励食物,时而40次奖励食物,甚至有时候需要触碰开关50次以上才能获得一次食物掉落的机会,但老鼠不但没有因为奖赏间隔的时间长和触碰开关次数多而减少触碰,反而像上瘾一样疯狂地拨动机关,即使是已经停止奖赏了,它也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停下,因为这时候它相信,真的不会有东西再掉落了。”

“各位,由此你们有没有联想到什么?是否觉得老鼠的反应似曾相识,好像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现象,甚至经常见到?”

王寒突然揭露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对,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跟老鼠一样的行为,比如,玩游戏时,就算被杀死的次数再多,你也会为了偶尔掉落的宝箱奖励兴奋不已。斯金纳先生总结出了人类行为的定律:间隔不规则的奖赏最让人们上瘾。人们玩炒股、爱赌博就是最好的印证。”

“由此斯金纳先生认为,只要人能够放空思想,接受机械训练,就能够超过所有的生灵。据我所知他训练了鸽子叼篮子,让猫咪弹钢琴,让小猪使用吸尘器,这么说大家是不是觉得斯金纳先生其实是个有趣的人?”

“那么有人说这些实验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我之所以尊敬斯金纳先生的地方,他使人们看到奖赏比处罚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行为,更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我想现在斯金纳先生一定已经开始着重研究‘强化训练’了,并浸心于人的强化反应实验……”

坐在下面的斯金纳先生瞳孔不自觉的缩了缩,原本他的情绪还不怎么明显,但此刻有了剧烈的波动。

这个华夏人对他的研究竟然熟悉到这一步吗?

怎么会连他研究到了哪个阶段都知道?

难道……他也在研究条件反射实验?

他是……同道??!

“王,对于人的强化实验,你有什么看法?”

斯金纳忍不住问道。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大会上发言。

因为他已经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了,今天在亚细亚大陆上,竟然遇到一个与他具有“共同理想和研究方向”的人。

怎能不见猎心喜!

王寒笑了笑,斯金纳虽然是一位心理学开派宗师,但还无法超越时代,而他却兼并了前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文化领域最强大的土地兼并者。

对于斯金纳先生的疑问,王寒结合所学,提出了一点看法和建议。

“正常人可能并不需要这样的训练,但是总有人需要,比如精神病人,如果把斯金纳先生的理论应用到重度精神病人身上,只要病人举起汤勺吃一口饭,就能够得到一支渴望已久的香烟,那么这就能让他们自主的学会穿衣吃饭。我们还可以从中受到更多的启发,比如临床心理学家们可以尝试用相关方法治疗恐惧症和焦虑症……”

“王,你说的太对了!”斯金纳激动的站了起来,像是人生中刚毕业的那会儿,不,像人生第一次发现实验中的重大奥秘一样。

王寒对他点点头,示意他请坐,而后又说道:

“这种强化实验对于游戏设计者、项目营销人员都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为什么一些数值成长类的游戏让玩家的痴迷程度超越了所谓的娱乐初衷?因为这些游戏的设计暗含奖励时效模型,同时我可以说,未来的游戏设计者们,也必定会严格参照奖励时间表模型来进行游戏设计,这样的奖励模型能让玩家在游戏早已经失去新鲜感的同时还愿意进行重复的操作。会员机制也是非常典型的强化设计:用户在游戏中充值消费,系统奖励积分,他们就能提升会员等级,以此换取更多的游戏权益,最后形成一整套的用户激励系统……”

王寒一只脚伸到了游戏设计领域,狠狠地践踏在上方,整个游戏行业都将感受到这种理论的力量,它将与开发者的收益直接挂钩,并被奉为游戏设计的重要法则。

紧接着他想起了什么,便又说道: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安排两组学生让他们画画,其中第一组在每完成一幅画后给予奖励,第二组则不给予奖励。大家猜想一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哪一组学生能出更多的杰作?”

下面的各校学生代表有人大声回应:“第一组给予奖励的学生,他们会有更多的杰作!”

大多数人给的都是这个回应,另外一部分没有回答的,则在思考王寒的话,总觉得这个问题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不然王寒问出来干嘛?他又不傻。

让众人热热闹闹的讨论了几分钟,王寒才公布答案:

“最终的结果是,第一组学生的作品数量远高于第二组,但质量低于第二组。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当停止给予奖励后,第一组学生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全部低于第二组,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创作的动力。

所以,奖励的设计要合理,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否则会过犹不及,毁了很多人。”

猜测错误的学生纷纷瞪大双眼,吃惊的望着台上的王寒。

而斯金纳则感觉自己找到了知己,这个名叫王寒的人绝对是“强化实验”应用的高手!

只有王寒的那些熟人一脸蛋疼的在想,他到底是有多能跨,从治疗精神病人跨到游戏设计,然后又跨越到人才培养上来了?

(久等了兄弟们,近六千字大章送上,票要多投啊,打赏要破蛋,感谢支持。

多谢近几天新书友的打赏、投票、评论,人有点多我就不一一点出了。群里的书友也多谢你们每天拿着刀片催更。

王寒:作者辛苦,你们要体谅一二,他现在身体很虚,需要休息,否则营养就跟不上了。

说真的,昨天我发现手掌上出现黄色斑块,洗不掉,吓了一大跳,查了一下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说让我吃维生素,然后我吃了几片,白天好好睡了一觉,发现斑消失了一些才放心,致使更新延后,不好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