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态(1 / 1)百事最好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瑁熟读后汉书,自然也了解过高沛和杨怀,这两个在刘璋手下,驻防白水关的大将。

高沛、杨怀,在刘备入蜀的时候,奉刘璋之命,在益州北部,勾连司隶和汉中的白水关担任守将。二人忠心为主,一心想要暗中铲除刘备,但却让庞统发现,最后被刘备所杀。

二人在当时的益州,战力可谓仅此于由张任领衔的蜀中四将,忠肝义胆,被庞统称为“璋之大将”。

如今,他们二人来投,刘瑁自然欣喜,于是就把他们二人带在身旁,作为亲兵,打算先让他们历练一番。

而二人听闻刘瑁要把他们留在身边听用,显得更是兴奋。在他们看来,一屯之长,不过只是管理百来号人,而跟随在刘瑁身边,所学却可以在未来,让他们能够独领百万雄师。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刘瑁的短歌行与招贤令,就传遍了天下。

当曹操读完短歌行与招贤令之后,对着手下诸将说道:“刘叔仁,果真乃世之豪杰。他的胸怀气度,以及所思所想,都与我一般无二。”

“自与他在洛阳一别,如今已是数年未见,现在看到这封布告,却是有些想念。”

说着,曹操短叹一声,抚须笑道:“若天下有一人,乃是我曹操的知己,那么必定就是此人了。”

曹操却不知道,刘瑁以上的两样东西,都是盗用曹操自己的。既然在历史上,这两样东西出于曹操之手,那么曹操看到之后,又岂会不觉得亲切?

与曹操的感叹不同,郭嘉却是一脸严肃。

他私下对曹操说道:“主公,刘叔仁据蜀郡而不知足,仍旧招贤纳士,扩充军队。由此可见,此人志向不小啊。”

“若无意外,日后此人继承了刘焉的益州基业,必定乃是主公大敌!”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由于刘瑁的压力,使得曹操更加渴望能够发展势力。

冀州,邺城。

自从袁绍取了冀州以后,帐下兵多将广,好不风光。但是现在,他却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下来。

袁绍先与公孙瓒结怨,而后又因为战马的缘故,与袁术闹翻。

现在,西南益州的刘瑁,居然也占据蜀郡,帐下兵多将广。特别是刘瑁平定汉中之后,更是使得刘瑁,成为大汉的风云人物。

看着手中的招贤令,袁绍狠狠将它扔在地上,大声骂道:“无德之人,又岂能为官?工匠这等贱业,又岂能登大雅之堂?”

发泄了一阵,袁绍却是不得不考虑沮授方才说的话。

“如今刘镇西统一益州,与司隶董卓接壤。再加上他麾下兵多将广,若是与董贼结盟却如何是好。”

“然而,现今主公与公孙瓒交战,不能再与刘镇西交恶。”

“为今之计,主公当多送钱粮,交好益州,孤立董贼。待消灭公孙瓒,取了幽州之后,再与天下诸侯一道,东进伐董。”

想了一下,袁绍终究是叹了一口气。说到底,他也是一方雄主,能力与眼光自然不会差。

沮授所言,他心中何尝不明白?

但是想到外人,将他袁绍,与刘瑁这个靠皇室身份起家的人相提并论,袁绍心中就有些不舒服。

并且刘瑁现在是朝廷亲封,货真价实的州牧之子,自己还领着镇西将军,蜀郡太守的官职。

他袁绍,却还只是个渤海太守。冀州牧的头衔,也是他自封的,尚未得到朝廷的认可。

然而现在的袁绍,还真的害怕益州和董卓结盟,好让董卓得以安稳后方,觊觎冀州。

“来人!”

袁绍对着门外大喊了一声,就有一个甲士进来跪在地上,说道:“主公何事?”

思考了半晌,袁绍对那人说道:“你把公与叫来,就说我找他,谈论与益州结盟之事。”

长安城,李儒看着手中的情报,心中忧虑不已。

他喃喃自语的说道:“当初接受刘瑁朝觐,并且封刘瑁为镇西将军,真不知道是对是错。”

“更何况,刘辩”

而后,他望着前面奢华的郿坞,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微微摇了摇头。

现在的董卓,醉生梦死,每天躲在郿坞里面享受。就连李儒自己,都很难与董卓见上一面。

“若是丞相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想起方才,他被守门的士卒挡在外面的事情,李儒心中就有了一丝郁结。

当初的董卓,并不是这个样子。他虽然一直都有些残暴,但是对于自己的手下,却是爱护有加。

至于李儒的计策,董卓更是言听计从。

但是现在,随着董卓的大权在握,独断朝纲,他已经变得沉迷享受,并且越来越目中无人了。

“乱世争雄,不进则退。如此下去,迟早都会败亡啊!”

想到这里,李儒颓然一叹,缓缓往自己的家中走去。

天下群雄,因为刘瑁的招贤令和汉中大捷,而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益州。

可刘瑁此时,却浑然不觉,此时的他,还在为了开垦蜀郡北部的荒地发愁。

坐在太守府里,刘瑁看着手中的报告,眉头拧在了一起。

他对着一旁的贾诩说道:“文和,三道新开垦的田地,大多远离水源。”

“我虽然让人广挖渠道,引水灌溉农田。但是仍旧有很多地方,由于地势过高,无法灌溉。”

“近段时间以来,蜀郡境内又是久旱无雨。很多无法引水的田地,若不进行处理,明年开春的粮食,恐怕会严重减产啊。”

贾诩闻言,亦是皱起了眉头。

蜀郡北面的三道两县,境内地广人稀,很多田地又是远离水源。若是以人力提水灌溉,不知道会耗掉多少人力,而且这种方法,亦是杯水车薪。

想了一想,贾诩摇头叹息道:“我曾听说,十常侍之一的毕岚,曾经为了讨好灵帝,命人制造了翻车渴乌,用以引水撒路。”

“翻车渴乌若是用于农田灌溉,必定会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奈何十常侍被诛杀,翻车渴乌的制造方法,也就失传了。”

刘瑁闻言,心中一动。贾诩说的翻车渴乌,让他想起了水车。

但是刘瑁也只知道,古代用水车灌溉田地。然而具体的做法,他却是不得而知。

与贾诩讨论了良久,终究是没有找到,解决高处的田地灌溉之法。

无奈之下,贾诩只好说道:“日后开垦荒地,还是要选择那些,能够挖渠道灌溉田地的地方。”

刘瑁却是说道:“蜀郡土地虽多,但是那些易于灌溉之处,大多数都被开垦成为良田,被当地豪族掌控。”

“我等派人新开垦的土地,大多不易于灌溉。”

就在两人发愁的时候,一个侍卫突然走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主公,这里有一封临邛县令的书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