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36、月黑风高夜(1 / 1)天行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李冲和长孙无垢还未抵达于仲文军营之时,大将军于仲文已经顿兵鸭绿江边,一方面,他需要请示后方还在辽河的隋炀帝。

一方面,他也准备开始渡江作战计划,考察鸭绿江的水纹环境,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到鸭绿江,渡江作战并不是那么特别容易的。

鸭绿江的宽度?深度?沿江上下阔狭?何处宜展开兵马舟楫?何处可渡人?

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了解。

鸭绿江虽不比长江,但是也还是须舟楫。

对于仲文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作战环境。

言语风俗都不甚相同的民族之战,和国内镇压草寇毛贼不同,国内镇压草寇毛贼多多少少还可以利用间谍什么的,得心应手。

但这种国与国之战争,间谍虽然也用,但究竟用间氛围不如国内战争。

这次征讨高丽之战,对他来说还说顺利,乌骨城他一枝独秀,取胜。

但是总体战况来说,并不是很好,在辽河的时候,渡河作战就曾经出过问题,当时隋炀帝令将作监大匠宇文恺造浮桥三道于辽水西岸。

这位著名的建筑大师,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建筑史上都能留下名号的大师建造出来的浮桥,这次居然出了问题。

既成,引桥趣东岸,桥短不及岸丈余。

也就是说,桥成了,但是成形的浮桥却没能搭到对岸的岸边,还差了一丈多。

旋即,高丽兵大至,隋兵骁勇者争赴水接战,高丽兵乘高击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

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愤然前驱。

“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然艾灸頞,瓜蒂歕鼻,治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

乃自请为前锋,对三个儿子说:“我荷国恩,今为死日,我死,你们当富贵。“

麦铁杖跃登岸,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

诏赠铁杖宿国公,使其子孟才袭爵,次子麦仲才、麦季才并拜正议大夫。这是这次征讨高句丽的第一仗,就出现了建筑大师造不好桥的问题,并死数将军。

就在这次战争之后,隋炀帝特么并未感觉实战的凶险,而是发布了几道命令。

“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行法。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

“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又敕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这几道圣旨其实就是一句话,大家行动一致听指挥,一切朕说了算,敌人如果投降了,那俺们要仁义为怀,立刻停止攻击。

这些当然都是违背具体军事原则的,即便是投降谈判,历来都是打打停停。

.........

隋炀帝的命令无疑增加了将士们作战的难度,这也是于仲文顿兵鸭绿江畔,具体的作战计划还在等待隋炀帝批准的原因。

这日,他刚刚带着长史郑兴以及全军进了城,外面突然来了一个人。

这人穿着一身朝廷的宦官服色,自称:“大将军安好,老奴从辽东六合城来,陛下有密旨。”

于仲文见这个宦官并不相识,当下勘验过他的印信无误。

对方道:“在下身上怀藏重大军机,特来拜见于大将军!”

于仲文一听,心中大喜。心想或许自己的渡江作战计划陛下已然同意,那么可以着手准备为下一步抢滩登陆战进行准备了。

钦差进帐之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到炀帝最近觉得越级指挥打击士气,决定放手让各位统帅自己放手去打,灵活机动云云。

于仲文听了之后,感觉收获很大,就下令摆酒设席款待。

席间,他与钦差谈得很投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几个时辰过去了,不觉夜阑更深,由于卫士们每天值班都是三班倒,于仲文又在军中久,疼惜军士。

他心知自己谈兴犹浓,丝毫不知疲倦,身边的军士未必扛得住。

看着身边的卫士们都有点打瞌睡,就吩咐道:“尔等辛苦了一天了,都去休息吧!本将还要与钦使谈公事!”

又谈了很久,于仲文这才发觉再谈下去,将是东方之既白,终于觉得有些疲倦。

于是就请钦使在帐外侧房就地休息。他自己想到天亮还得去鸭绿江边看水文变化,连衣服都没脱就倒在榻上睡熟了,佩剑压在身下,只露出一个剑柄。

夜,很黑、很静。

到了二更时分,一个黑影悄然出现。他一路潜行,一直爬到于仲文的榻前。

于仲文还在睡梦中,发出轻微的鼾声。

黑影四下张望了一下,发觉无人。他冷笑一声,从怀中嗖地拔出短剑,照准床上人胸口、肋下狠命接连刺去!于仲文连哼也没哼一声,鲜血飞溅,他的眼睛睁的很圆很大!

但是他已经动弹不得。

屋内的动静似乎惊动了在外宿卫的武士们,他们纷纷被惊醒,操起家伙就往内堂冲去!

十几个武士刚刚赶到门口,恰好与刺客碰个正着。

他们每个人都怔住了,这人正是下午才来军营传达陛下圣命的那位钦使。

再一看,他的手中拿着还不住往下滴血的短剑!

武士们大惊,知道坏事了!他们挥舞着腰刀一拥而上,但是瞬间,眼前的钦使不见了。他的身法似乎快到匪夷所思,武士们凝目再看于仲文大将军。

只不过一刹那间,于仲文也不见了。

一切,发生的非常迅速。

这是极其重大的事变,一刹那间,众人都懵逼了。

整个军营立即乱哄哄一团,于是情况立刻上报到到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那里,这时候,于仲文始终,慰抚使就是军中最大的人物了。

因为刘士龙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皇权,他也是从皇帝那里来的。

不过,他比今天来的这个敕使来的要早一些,他在军中的任务和那个敕使也不同,他是类似于监军的存在,美其名曰慰抚使,其实就是监军。

另外,刘士龙作为慰抚使,还主管受降事务。

隋炀帝考虑到自己这次亲征规模空前绝后,旷古绝今,越接近高句丽的老巢平壤,伪高句丽王高元同志,高句丽宰相乙支文德两个人可能怕的要死,会来投降。

投降了自然需要慰抚。

所以,总体来说,他权力还是很大,他当即下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为了避免军中动乱,此事不得喧哗、不得外传,保持镇静。

因为目前还不知道这行刺于大将军的事儿是谁干的?

是高句丽那帮王八犊子呢?还是另有其人。

先装作若无其事,进行秘密侦查,相信犯罪分子见没有起到扰乱军心的作用,会自动跳出来。

同时,他马上草拟了一份奏章,详细诉说了于仲文被刺以及失踪的详细经过。

写完之后,他找来几名武士,亲自交待:“迅速把这个立即八百里加急,送往辽东六合城,转呈圣上!连夜启程!要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