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百合听了,眼睛渐渐地暗淡下来,说道:“算了,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活着,肯定会为了我不顾一切,现在的玉山,虽然郁郁苍苍,但是也没几个地方是安全的了。我活着只会成为被用来威胁他们的把柄,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呢。”
玉百合又躺了下来,整个人就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了无生趣。
“你倒是很通透。”静心师太说。
“大师,”玉百合侧过头问道,“您说我现在,仇不能报,家不成家,亲人就在眼前而不能相见,所爱之人也不能嫁,该怎么办?”
净心师太听了,没有说话,而是把一串佛珠放在了她面前的岩石上。
玉百合看了半晌,说道:“您这是让我放下我记得那一天在李大哥家里第一次见到大师,那个时候我对对联对的正热闹,而大师一句一朝无常至,方知梦里人结束了我们的对联。那么我想问大师,我现在是梦里人还是梦外人?”
静心师太说道:“你仍然是梦里人?”
玉百合不明白:“我曾经过得那么幸福,无常说道就到,我现在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回想先前的生活,觉得自己就是做了一场梦,为什么我还是梦里人,我还不够惨吗?”
“阿弥托佛,”静心师太说道,“没有觉醒,都是梦里人。不过是做梦中梦,也可以悟身外身罢了。”
玉百合似懂非懂,但是心里又有所触动。
她站起身来,对着静心师太跪下,说道:“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静心师太沉吟半晌说道:“做我弟子,需得抛却红尘,你可能做到?”
“可。”玉百合答道。
“其实你若是回到红尘,和你所爱之人还是有机会在一起的,你能放下?”
玉百合沉思了一下,她和宋启平虽然说争取一下可以在一起。但是宋母逼迫宋启平发的毒誓,会日日啃噬着他的心,也会啃噬着她的生活。他们在一起一定会幸福几年,但是一辈子是不可能的。
而且,宋母活着,她会想尽办法让她嫁给宋启安。
她现在所担心的还有几个哥哥,但是若是想让几个哥哥不受人掌控,她必须离开红尘。
她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可!”
净心师太又说道:“也许几年之后,玉城又会恢复曾经的安静祥和,你也可以重新做回你的玉家大小姐,今日若是出了家,那个时候可就回不去了。”
玉百合说道:“弟子既然决心出家,断然没有重回红尘的道理。”
“你的这些亲友呢?”净心师太问道。
玉百合想了想,说道:“若有缘,那就来世再见吧。只是希望我们见面的时候是一个和平年代。”
净心师太怔了一怔,说道:“听你这话,也是没有看透红尘,倒底还是梦中人,看不破生死。罢了罢了,就收你为徒吧,只是你今生目标太将来为师免不了还要成愿再来。”
玉百合对于静心师太的话还是似懂非懂,但是她仍然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玉百合给净心师太扣了三个头。
静心师太说道:“你离开了红尘,但是你的哥哥们还在,虽然你父亲教导过他们不要杀生,但是乱世刚起,他们免不了双手要占满鲜血。你们玉家子嗣缘薄,你出家倒也能成一个转机。”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是玉百合还是听懂了的,她出家之后要做的事是尽可能地削弱这种杀业所带来的影响。
时间似乎嗖嗖而过,林玉亭的眼前就换了另一个景象,她穿着百衲衣,头上已经光光的,没有任何头发,正在在一个大殿里画菩萨像,从穿的衣服来看,现在应该是春天了,白云庵的各个殿已经布置上了佛菩萨画像,而且这些画像皆是出自她一个人之手。
她画完一幅观音菩萨画像之后,这个时候进来一个人。
玉百合抬头看了看她,笑了,喊了声二师姐。
林玉亭看了看,这个师姐不是别人,正是给她做催眠的杨老师。
二师姐看了看她说道:“了尘,我刚从山下化缘回来,知道了一些你家的消息。”
玉百合瞪着眼睛看她,在白云庵的这三个多月,消息闭塞,她刻意不去理会玉城里的消息,但是现在师姐告诉她消息,她的眼睛不由得动了动。
二师姐说道:“玉城又换了人统治,你的哥哥们趁着混乱之际,已经离开玉城,好像要去南方比较安静的城市,路途遥远,你要不要去看看他们?”
玉百合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在他们心里,我已经死了,就让他们无牵无挂地离开吧。无论换什么人统治,我都是他们争抢的对象,一旦我暴露了,到时候恐怕连白云庵都会连累。就这样吧。”
虽然这样说,但是,玉百合还是爬上了无名峰的最高峰,虽然在这里只能看到蓝天白云,只能看到山下层层的云雾,和飘在云雾上头的山峰,但是她还是站在那里一整天,仿佛是在目送哥哥们远去。
她心里是止不住的伤感。
从此,玉城可能再无玉家。
至于她心底思念的那个人,恐怕他也会忘了她,然后听从母亲的安排,娶妻生子。
玉百合回去的时候听到师父在责备师姐:“你告诉她她家里的事,不是让她心起波澜吗?心动还怎么修行?”
二师姐说道:“师父,我错了,我只是觉得她和她的哥哥们感情那么好,应该知道他们的消息。”
净心师太说道:“你虽是好意,却是在她的修行路上设了障碍。罢了,指望她这辈子了生死,也是不可能的事,尘缘未了啊。”
玉百合听了有些明白,师父一直想让她了生死,可是作为人,永远不参与生死轮回,她怎么想都是想不明白的。
玉百合回去后,心潮翻滚,久久不能入睡。
但是从此以后,她是真正过上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每天晨钟暮鼓,念经打坐。出了白云庵,也是行走采药,望峰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