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双手作辑,道:“陛下,如今乃是生死存亡之际,老臣斗胆请陛下出动千牛卫、玄甲军!”
嘶!
话音落下的瞬间。
所有人都愣了。
魏征谏言,从不给皇帝留面子,此事众所周知。
也没人当成一回事。
可是。
千牛卫和玄甲军乃是李世民压箱底的宝贝,魏征当真吃了雄心豹子胆?
自古以来。
兵权高于一切,无人敢碰,但凡触碰者,坟头草都已经半米。
满朝文武将目光投向李世民。
不知陛下如何抉择。
李世民整个人都愣了,甚至连愤怒都忘记。
他想不明白,魏征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难道真的看不明白,朕给你面子,是为了堵天下悠悠众口?
现在倒好,反而蹬鼻子脸,连朕保命的玩意儿都想拿走。
“朕另有安排,稍安勿躁。”
李世民脸色渐渐阴沉。
而这。
正是魏征聪明的地方。
拿准李世民,不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发难。
事实也如他所料。
李二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至于动玄甲军救天下?
笑话。
现在的天下可不安定,若是没有士兵贴身保护,恐怕睡觉都不能安稳。
眼看着魏征还想继续开口。
李世民真想刀了他。
就在这个时候,大殿外忽然响起太急促的脚步声。
他才得以舒口气,还真害怕魏征这死脑筋,咬着这件事不放。
到时候。
下不来台。
他李世民定然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参见陛下!”
身穿关袍的大太监扯着公鸭嗓禀告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
“陛下,吐蕃与高句丽派来使团,正等在宣武门前,是否召见?”
这下。
李世民愣了。
有些迷茫的声音想起,“朕何时说过,同意他们入境?”
好家伙。
这是嫌中原不够乱,想进来插一手吗。
“陛下,吐蕃半个月前曾发来通关文碟,可臣却找不到您,无奈之下之人,只能应允,还请陛下责罚。”长孙无忌苦笑着站了出来。
这事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不知道哪个该杀千刀的,把信送到他手中。
他心中很清楚。
现在的大唐,有些外强中干,想要驱逐突厥,得依靠时间来慢慢磨。
若再引得其他势力踏足。
恐怕。
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擅自应允。
自然之道,身在朝堂,不经皇同意擅自下决定,乃是大忌。
可是。
谁让找不到李世民呢。
念及此处,长孙无忌目光变得幽怨起来。
“居然有此事?”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
这才忽然想起,半个月前,他曾打算亲自战场,后来为了统筹大局,无奈之下才回到朝廷。
“陛下,依臣之见,我大唐是泱泱大国不假,但现如今,只能尽量忍让,满足吐蕃的要求,否则很有可能再起战火。”
心中本来就不爽的魏征再次站了出来。
但明显。
有人咽不下这口气。
“陛下,如果一味忍让,我大唐的脸还往哪里放?百小国、千部落,恐怕都想来分一杯羹,到时候,我等将是全天下的罪人!”
杜如晦满脸愤懑。
此地。
陷入寂静。
文武百官相互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魏征和杜如晦说的都有道理,并且还句句在理。
可如今。
究竟该如何是好?
众人再一次将目光看向龙椅的李世民。
“这......”
李世民犹豫了。
他清楚国威有多重要,更是明白这个道理,亦想开战。
可是。
靠什么打?
大唐号称百万兵力,实际只有七十万,将近三十万士兵镇守各地,还有三十万抵御匈奴,所剩不多的十万人,镇守皇城。
没办法。
大唐底蕴不足,无法供给如此多的兵甲。
无奈之下。
半年前让很多老兵解甲归田。
“杜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可杜大人可有想过,哪来的多余人手?”魏征开口道。
杜如晦想反驳。
可是。
张了张口,却说不出来话。
因为他心中清楚,短时间内,不可能聚集足够的兵力。
“何况,我大唐和吐蕃从未发生过战乱,其自然不会主动发起战争。”
“再加我大唐是礼仪之邦。”
“故而,得拿出大国姿态,不仅不能敌视,反而应该热情款待。”
魏征老神在在。
引得旁边众人一阵侧目。
没想到。
这家伙还有点东西。
若叶天在此,恐怕得目瞪口呆,好家伙,都把自己卖了还这么高兴?
“陛下,不妨先召见吐蕃来使,探清其来意,然后再做定夺也不迟。”长孙无忌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