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天下休养生息三年(求打赏月票推荐票!)(1 / 1)皎皎秦时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苏这番话,自然是说的嬴政心服口服。

嬴政将酒爵重重放在案上,而后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扶苏。

显然,因势利导要比用大军强势镇压更为有效。

嬴政再一次为扶苏的言论感到惊讶,不得不说,扶苏绝对是个治国的天才。

赵高也再次对扶苏投以钦佩的目光。

太子果真是治世的人才。

须知,这样新奇但蕴含哲理的道理,就是王相,再为相二十年,也不一定能有如此领悟。

言官在旁唰唰唰个不停,在竹简上记载着这段对话。

言官记录这些话的时候,他预感到,未来的咸阳,将会出现一副新的景象。

扶苏看嬴政被说动了,趁热打铁,又谏道:

“还请君父重新定夺此事。天下战事刚刚结束,百姓急需仁政加以安抚,若是君父能给予天下万民三年以休养生息,百姓必定以君父为明主,心悦诚服以尊君父为皇帝陛下。”

嬴政陷入了考量。

“三年?是否太久了?”

在见过萧何之后,嬴政确实是想过要让战事刚刚结束的百姓休养生息。

但是嬴政对此却有些苦恼。

天下休战了,百姓也休养生息了,那寡人作何呢?

面对这即将空前平静的帝国,嬴政竟然不知所措起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嬴政忽的感慨了这么一句,这让扶苏觉得,他离继位也不远了。

嬴政面色惆怅。

“寡人想要在为帝期间,为后世百姓立下千秋万载之功业。而今扶苏你却要让寡人给天下万民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

有些话,嬴政没有说明白。

但是听者自清。

嬴政是觉得,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他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无限的事。

扶苏也沉默了。

扶苏是嬴政的儿子,所以对于他们父子两个来说,嬴政的寿命问题,是扶苏绝对要缄口不言的禁区。

扶苏不说话。

这种时候再劝嬴政,反而要起反作用。

扶苏只能给嬴政提供方案,而不是教嬴政做事。

戍卫们一个个都像个木头一样,面无表情的立在两侧。

而赵高,他一时间也做不了这样的主。

让天下万民休养生息三年,对于一心想要在执政期间有所作为的嬴政来说,确实是个很难的挑战。

嬴政一想到未来三年他将整日处理个郡县那些琐碎的政务,就觉得头皮发麻。

闲暇的时光,寡人要如何打发?

头痛之余,嬴政的目光落在地上一双脚上。

嬴政自下而上,将扶苏又打量了一遍。

这是一双去过临淄的脚。

临淄,尚不是中国之地最东。

很快,嬴政就想出了这三年期间,他要做的其他的大事。

寡人要东游!

想到这,嬴政不由得精神一振。

楚国灭的轻轻松松,嬴政一直担忧那里会发生叛乱。

寡人亲去荆楚之地,也可镇压一番。

看着嬴政眼中忽的有了光,扶苏开始忐忑起来。

嬴政一句话,一个想法,就决定了上万人的生死,也决定着帝国的走向。

“天下苦战不休,寡人自当施恩于万民。便让天下休养三年。”

扶苏自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儿臣代天下万民拜谢君父。”

这天下万民如何,对于赵高来说其实无关紧要。

赵高想着翻身,他不想再顶着罪籍之后出身为官。

他想像李斯、王绾、蒙毅一样,做一个能堂堂正正立在朝堂上的大臣。

而不是陛下脚边的一个小喽啰,挥之则来,呼之则去。

对于嬴政究竟是要如何治理天下,赵高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见。

而且他也不需要高见。赵高对嬴政一向是附庸其意,赵高认为,只要他哄得嬴政欢心,那么他赵高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便更高。

而且他能有今日的地位,也证明了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多年在嬴政身边,再加上赵高一心一意都在努力讨好嬴政,于是嬴政的性格脾气,被赵高摸了个一清二楚。

甚至于,或许嬴政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个性,但是赵高,他却将嬴政的个性了解的彻彻底底。

所以,当嬴政说了一句施恩于万民,赵高心里咯噔一下。

若在以前,大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出这种话的。

在大王的心目中,庶民生来就是为君王所统治的,是要为君王服务的。

大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自然是因为太子。

赵高不由得对太子更为佩服,能让大王改变心意,他至今也不过见过寥寥数人。

而太子,便是这数人中的其中之一,年岁最小,地位最高。

所以,当陛下今日说了这话,就连言官也不由停笔了片刻,而后再继续记录。

看到嬴政做出这样的改变,扶苏也自然心里一热。

嬴政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全是为了这个帝国。

扶苏心里一轻,但嬴政却皱起眉头来。

案上的空爵,被嬴政攥在手里摩挲不已。

思索良久,嬴政才道。

“我大秦素来以法治国。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之举,最是于秦法相悖。汝身为秦国太子,改立秦法自是可以,但是,在这秦国立着黄老之学,可有想过朝中诸臣会如何看待此事。”

“这正是儿臣要对君父献的第二条国策。儿臣恳请君父,杂糅百家精华于秦法,以法治国,统御天下。”

嬴政剑眉压得极低,虽然坐在案上,但是身子一再往前倾。

“杂糅百家于秦法?”

扶苏作揖,朗声道:

“正是。”

嬴政微微歪头,显然是在苦思。

“杂糅百家,熔炼于秦法。将昔日治理千里之地的秦法改成适用于如今万里之疆的秦法。如此,秦法不仅可以适用于万民,而且仍旧贯以一,天下一治也。”

嬴政听了这话,顿时来了兴趣。

嬴政要的就是天下一也。

容百家于秦法,而后再将这秦法贯彻于天下。嬴政原先听扶苏和萧何说要因地制宜,其实嬴政是不愿意的。

因地制宜,这就意味着在同一个国家,对于不同的地区施以不同的法律,这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来说无疑会埋下隐患。

但是如果将这法律全部调整成统一的,那么就不用担心国为一但法不一的问题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百家学说,实则各自为政,皆融于秦法,实则是在用百家之学。调整秦法,为的是让齐鲁荆楚之地的百姓便于接受,但是对于关西之地的老秦人而言,调整秦法,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挑战。”

但一旦容纳百家,这就意味着秦法要大换血。而对于已经熟悉旧秦法的关西老秦人,这自然也是一场大的变动。“如此调整,全然是为了君父的心愿。其实儿臣以为,君父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笃笃笃,求波月票推荐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