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靖边傲骨(1 / 1)百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司徒王允府邸。

“温侯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王允嘴说着恕罪,心中可是腹诽不已。这董卓的头号爪牙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司徒大人,布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请司徒大人屏退左右,布有要事告知。”吕布可不是那些个酸儒,弯弯绕绕他可做不来。

“呵呵,老朽虽位居司徒之职,却是无权无势。能助温侯者,不过阖府下百十条性命尔。”王允屏退左右,邀吕布入座,言语之间却是不好听。

“司徒大人,布不善言辞,便直言了。当年的七星宝刀,可是司徒与那曹孟德的?”

“这…”王允一听七星宝刀,吓得魂不附体。这是来兴师问罪了?可是吕布孤身一人前来,也不像啊!

“看来子翼所言不错,果然如此。”吕布看到王允的慌乱姿态,明白了就是他给的七星刀。

“子翼?这人是谁?为何告发我?”王允一听,心中暗想。把这个叫子翼的在心中挫骨扬灰千百遍。

“司徒不必惊慌,布非是来捉拿于汝,实是子翼让布来寻汝。子翼曾言,若诛董贼,必与司徒计之,方得所成。”

“这…温侯何以相戏,老朽行将就木,只图安享晚年。岂敢大不敬以图相国,那七星刀也非老朽所为。温侯不可轻信谣言啊!”王允哪里敢信,只是撇清自己。

“好了,司徒。布不妨直言与你。丁建阳非吾所杀,乃是李肃所为。布时刻不忘杀其而后快,今日岂会与司徒相戏。今日布来,实为相计诛杀董贼尔。子翼言汝必会相助,汝何以推脱。”吕布拍案而起,把王允吓了一跳。

“温侯息怒,老朽可能知晓,温侯口中那人,究竟为谁?”

“哦?子翼知汝一切,汝竟不识子翼?”这下轮到吕布傻眼了,搞了半天你不知道我说的是谁?

“老朽实在不知,请温侯相告。”

“曹孟德麾下,奋威将军萧羽,萧子翼。与司徒同出晋阳,司徒不识得?”

“老朽实不知彼,不过亦有所闻,最近风头正盛者,莫过此人了。”王允终于搞清楚了,原来是这号猛人。一招斩华雄,单戟破汜水,力败吕温侯。半月平青州黄巾五十万,三月攻取颖川。这可是最近长安城内风传最多的人。

“布与其一战,实为商议诛董之事。司徒,莫再相戏,布已收拢所有并州军马,只待司徒大计了。”吕布实在是受不了这些个酸儒,磨磨唧唧,好不痛快。

“温侯,那萧子翼可曾有计与温侯?”

“未曾有,只是前不久着人与我一个锦囊。言若司徒无计,方可开启。”吕布拿着一个锦囊,傻傻的说道。

“哎呀温侯,此必计也,快快开启一观。”王允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这吕布是不是缺心眼。

二人打开锦囊,取出锦缎。“假以大宝与卓,布于庙诛之。”

“哈哈哈,此人之计真是泼天大胆,怪不得要温侯与老朽商议。”王允拂须笑道。

“司徒以为如何?”吕布是搞不懂,这什么意思?

“董贼目无天子,夜宿龙床。此计以帝位诱之,而禅位需往太庙而传。而自古太庙不得动兵,虽董卓也必守此礼,否则不为禅让,实为兵取。董贼必让温侯随护而往太庙,届时,虽董贼有内甲在身,也不当温侯之戟也。”王允现在心情大好,也耐心的给吕布慢慢解释。

“原来如此,子翼大才,子翼大才啊!司徒,布曾答应子翼。待诛董贼,便往并州靖边,司徒可要想好计较。”

“温侯有此悟,老朽岂能拂了将军之心。当年丁建阳与老朽实为至交,当初丁建阳收温侯为义子曾于书信中提及,后老朽建议,温侯虽勇,但乏某者。遂着温侯于主簿,多读书,方知晓道理。不想…”王允

“原来如此,是布愧对义父。乃有今日之骂名也,实布之受。”吕布无力的喝一口酒,喃喃的说道。

“温侯不必如此,今温侯幡然醒悟,丁建阳九泉之下,当得瞑目了。温侯是如何与那萧子翼相谋?”王允很是奇怪,你两个可是敌手啊,怎么还联合谋董了?

“哈哈,此虎牢一行,布受益匪浅。一者,得子翼言语点醒,使布重拾自我。二者,得子翼一知己,此生再无憾也。某与子翼相约,待子翼北伐外族,便千里万里,只要某不死,便与其会,共戮外辱。”一提到萧羽,吕布就乐呵呵的,瞬间就把丁建阳之事给抛之脑后了。

“此人真如传言,能力败温侯,不是温侯诈败?”王允还是不相信,这吕布已经够厉害了,还有更厉害的?

“司徒抬举了,布自视武勇,天下未当。不想子翼当年不过十六岁,便使布知晓人外有人的道理。若非子翼有计谋在先,是以留手。真若与其一决生死,布绝难过五十合。”吕布一点也不觉得没面子,自己虽败得干净,可也不是谁都能拿捏的。五十合就五十合,他人只怕一合就得死在萧羽大戟之下。有甚羞耻?

“不想此人如此少年英雄,可惜,若此人身在朝中,汉室何愁不兴啊?”王允感叹的说道。

“司徒还是莫要以汉室框于子翼,彼心中只有天下百姓。彼曾亲口言于布,若是此乱延续五十年,匈奴,鲜卑,西羌,南蛮等外族必祸于天下,那时我汉民只怕要有断根亡种之危。是以子翼言,必会以雷霆手腕,以安天下。再以毕身之力,将境外胡人一一灭族。”

“此人之报复,何其远大。然其志,与匡扶汉室并无冲突啊?”

“司徒,在布这粗鲁之人看来,有此乱者,汉室为凶。若非不得存,黄巾何惜其命而反?黄巾起,天下乱始。如今宗室诸侯都不勤王,其他诸侯之心还会维存汉室?何其谬也!”吕布砸吧嘴,一脸的不屑。汉室?管饱吗?

“这,是啊,汉室已失民心。然,老朽身为臣子,岂能视而不见?明日老朽去联系太尉杨彪等忠诚志士,依计诛董。”王允只得转移话题,只怕自己再说下去,反而被这眼前的粗鄙武夫给说服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

长安,太庙。董卓绣袍锦衣,大步而。李儒吕布随侍在侧,共往太庙。看着董卓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献帝刘协,嘴角一勾。心中暗想;“贼子,快来吧,今日非汝荣登之日,实汝之祭日尔。”

良久,董卓撑着肥胖的身躯,终于走到献帝面前。王允手托玉卷,向前一步。董卓以为是宣布禅让,不以为意。可哪知,王允展开玉卷,看了一眼吕布。吕布会意,握紧方天画戟。只听王允大喝一声“奉旨讨贼,”便见吕布大戟一挥,一颗硕大的头颅随着阶梯慢慢滚落下去,一具肥胖的无头尸体沉重的倒在地。李儒还没反应过来,吕布又是一戟,结果了他的性命。

旁边站立的飞熊禁军,早被吕布换成了高顺的陷阵营。吕布看了一眼王允,随即快速奔出太庙,骑马,召集并州军马,向宫外城防营而去。

平时董卓都在自建的眉坞城,连同李傕郭汜等都发派在外。只余牛辅的一万飞熊精锐,和五万西凉铁骑。而吕布的三万并州狼骑。则在长安和潼关之间扎营。董卓此次入太庙,只带了吕布和牛辅的一万飞熊军。而吕布却悄悄安排张辽带领两万并州狼骑埋伏在城外,又令高顺八百陷阵营伏杀了禁军。成廉则一直率军一万,和李肃的三万人马镇守长安。李肃的三万人本就是并州人马,虽然不是精锐,也必关东诸侯的新军强多了。

城防营,李肃正与部将商议最近的长安城防。本来是按部就班,可是刚才部下来报,发现许多尸体,可能是禁军。这下李肃就坐不住了,这要真是禁军,那事情可就大条了。相国今日受冕,禁军却出了问题,难道是计谋?那自己可得想好一个万全之策啊!

突然,一支箭插在部将身,李肃一愣。紧随着身边之人都中箭身亡,这下李肃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他看见吕布已经站在他面前。

“温侯…”

“李肃,不必再言。汝杀丁建阳之事,牵连某至如此地步。今日只问汝一句,汝当何为?”吕布是怒不可揭,恨不能直接一戟劈死李肃,可是他又想李肃手里的三万人马,所以才忍下杀意。

“温侯,肃亦是身不由己,今温侯要杀吾,也是应该。想来温侯是想要吾麾下三万人马吧?温侯稍待。”李肃虽知道自己迟早有这么一天,但是却不知道会来得这么早。自己当初跟随董卓,也想出人头地。后来杀了丁原,也得到了三万人马,而且是西凉军中的并州人马。可是,他心里也不愿。杀丁建阳,实非所愿。但若不杀,他则必死。李肃打开身边的盒子,拿出一只虎符,这是他手下三万人马的虎符。

“温侯拿去吧,肃是咎由自取。不过温侯,并州军只剩下这三万,温侯亦有三万狼骑。这是并州的根,不可罔顾将士性命。若是与群雄争锋,温侯无此能,并州男儿皆枉死尔。请温侯三思,不若带领我并州大好男儿,重回故里,征战外辱。”李肃递过虎符,恳切的说道。

“唉,李公彦。我并州大好男儿,血染沙场。到死,也未曾见过身后那被吾等守护的荣华富贵是何模样。萧子翼曾言,此非吾并州之哀,实天下万千靖边将士之哀也。吾可不杀汝,今日不妨直言与汝。布将率领我并州大军,重回故土。靖边沙场,虽死无憾。不为其他,只为吾等靖边将士之傲骨也!”吕布说完,调头就走。

“温侯且慢,温侯果真欲还并州?”

“此既吾应萧子翼之诺,亦是吾等弃并州百姓不顾,而偿还之罪孽也。”吕布没有回头,顾自的说了一句,也像是告诉所有并州军人,这是他们欠下的,永远还不完的债。

“温侯,肃亦愿往,请让肃一同偿还这无尽之罪孽。”李肃跪了下去,痛呼道。

“吾不会让任何人去,然任何人皆可去得。”

终于,吕布走了,李肃也走了。六万并州人马都走了,离开了洛阳,今又离开了长安。东西两都,他们都来过。该回去了,回到那生养他们的土地,回到那无尽的沙场。他们不期望能抬起头,也不期望能得到并州乡亲父老的原谅。只愿能战死沙场,便是原谅了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