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一出,使并州人潮汹涌,有志之士竞相前往。就在天下诸侯静观其变之时,神威府一道檄文发出,天下又是震动。
“今奉雁门杀胡一令,羽以神威府之名告知天下:
但从令者,望留其名,神威府必以丰碑流传万世。兖州亦迁壮民二十万而往并州,携粮种以资雁门。沿途余路,敢染指军资者,不论尊卑,神威府必以雷霆之威连根拔起。
自檄文到时,神威府先知世人。可不行令,但后与责。
其一者,雁门义军,能者奉资,余者奉心。但有唱衰大军者,杀!
其二者,杀胡令起,必万民同心,此为大义,传功于万世。但有惜胡之言论者,杀!”
其三者,杀胡令起,共心戮力。但有片言资敌者,杀!
其四者,万民之仇,天下共力。但有售敌以皮毛者,杀!
其五者,靖边将士,弃农从戈。但有一语卑将士者,杀!
其六者,九原吕奉先,虽行差踏错,然今洗心革面,但有卑言而诛心者,杀!
其七者,靖边将士,奉栖一生,不得片刻荣华,但有辱及将士家人者,杀!
其八者,三辅之乱,是为标榜,今杀胡令出,但有假胡而害民者,杀!
其九者,天下公心,共铸华夏傲骨。但有欺心而生胡者,杀!(生指活命)
其十者,万民供资边塞,心坚而路难,但有为祸者,杀!
今羽自而下,共力维之。但有所闻,查而货实,必究其害。天下各州各郡,不论官民,各相监之!”
冀州,邺城。
“萧子翼,欺人太甚。此黄口孺子,自比甚来?竟敢檄文九州,监察天下?此十杀令,比之杀胡令更是无情。杀胡诛外辱,此令却针对汉民,由深恨也!”袁绍把檄文拍在桉几,咬牙切齿的说道。当年洛阳时,那萧子翼当众以戟劈自己,他可是记忆犹新。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可又对其无可奈何。
“主公所言甚是,此文该天子所出。那萧羽实是欺君也!可信与长安,诛杀此人!”郭图谏言道。
而一边田丰沮授二人听了此言,对视一眼,皆是不屑。这等无智之言,也敢相谏?
“主公,萧子翼以神威府之名而发血书檄文。只表其资雁门之心,并无他意。其文字字公心,若主公悖之,恐失民心尔。望主公三思!”田丰出班道。他是个铁憨憨,但有不对,直接谏言。好听不好听,他管不了。
“主公,元晧之言虽不入耳。但却有理,请主公三思!”沮授一听田丰的话,吓了一跳。老哥哥,咱别玩火啊!这位主公可不喜欢,话粗理不粗这一套。说的不好听,要是把自己赚进去,可就呜呼哀哉了!
袁绍听了田丰的话,本就在气头。只是发泄一下。你来就给我一巴掌,我虽然有火,还不至于不明事理。你这当面给我一下,到底谁是主公?袁绍正要发作,沮授又劝言。强制忍耐,且把田丰记在小本本。自己不好发作只得冷哼一声,然后转入内堂而去!
长安,司徒府邸。
“文先,萧子翼之血书檄文,如何看之?”王允与太尉杨彪分主落座,谓之道。
“无愧于血书之名,有此十杀,不见刀兵,却似血流千里。迁二十万民于并州,可见其心。天下有此人,自古不得出。”杨彪拂须缓缓说道。
“然其人不假汉室之累,一心只为天下万民。我等匡扶汉室之人,歧路多艰啊!”王允接声说道。他很喜欢这个素未谋面的同乡后生,可是也痛惜不能与之共事。
“算了,子师。吾等还是着力眼前的西凉军吧!那萧子翼,任其施为便是,吾等鞭长莫及,如之奈何?”杨彪也是无奈,这等人才,不得天子所用,何其可惜!
并州,雁门。
“好,好啊!不愧是子翼,天下无不敢为者!”戏志才拿着檄文,递给吕布。
“先生才知?当年虎牢一行,布是深受其感。今以一篇血书檄文而助吾等,后顾之忧暂无矣!”吕布接过檄文,伸了个懒腰说道。
“将军之言甚是。不过,只怕有心之人以天子之名而诛心。不知子翼又该如何应对啊!”戏志才感叹一句。
“谁敢?此十杀令在,依子翼之心。便是天子罪彼,亦敢相戟。如此天道公心,子翼不会退却半步。”吕布主公,厉声言道。若真有不长眼的言罪于萧羽,只怕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呵呵,将军倒是成竹在胸。不过将军不是子翼,安得知之?”戏志才笑嘻嘻的喝一口酒,诈言吕布。
“哼,布敢断言,子翼必会以雷霆手段,借势将兖州之掣肘连根拔起。”
戏志才一听吕布之言,顿时一愣。好家伙,这吕布竟能想到这一层?自己也是思之再三,才知道萧羽的谋划。这是变法的前兆,只怕兖州要大换血了。世家?只要萧羽活一日,就会把世家按死。他可是知道萧羽和蔡邕搞出了惊世骇俗的东西啊!这不是针对世家,而是造福天下。只是世家刚好是处在,这条造福万民之路的拦路虎罢了。知趣相随可得活,继续掣肘的话。哼哼,萧羽的屠刀可就不留情了。
而变法,肯定是与曹操商议过的,不然曹操不会先改军制。这就是要把萧羽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以雷霆手段打压众人。重兵在手,谁敢不从?就是找到曹操那里,曹操也可推脱一句。办不到,没军权。这臣主二人下的好大一盘棋,真是要把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兖州,陈留。
“子翼,此事是否太过急切了?”曹操与萧羽在书房密谈已经不是十次八次了,二人很是随意。
“主公,非是急切,而是太慢了。神威府已成,是以要尽快把尚书台也建成。不然,反受其咎。”萧羽慵懒的靠在榻,言语却是激进非常。
“可是文若等,又该如何?”曹操心里也难平衡,左右都是为难。
“世家之患,必须拔出,文若应该知晓。想必其与公达已经商量好了对策吧,希望他们不要站错队。”萧羽无奈的说道,这条路他是必须走下去的。别说荀氏,便是曹操的家族,也一样会打压。想要取势,便只能靠自己博取功名。想以世家胁迫,今后再无可能。
“是啊,若民不得存,国亦不存。世家,为家族谋,赌徒而已。也罢,明日议政,改尚书六部。”曹操终是倾向于百姓。其实他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一出。万民得以育,世家便会浮出水面,与自己掣肘。现在所为,不过是提前罢了!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第二日,议会行政变革。虽几经周折,终是成立了尚书台与兵、户、礼、刑、工、吏六部。
以荀彧为尚书令,总理政务,下辖六部。
以程昱为吏部侍郎,管理官员升迁,考核,纠责,罢免等事宜。
以陈群为户部侍郎,掌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以陈宫为礼部侍郎,掌典礼事务与太学、科举。考吉、嘉、军、宾、凶五礼并外交事宜。又以蔡邕为专太学之授,邀天下大儒共往太学。
以荀攸为兵部侍郎,职掌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军事奏报、兵籍并辅兵城守,钱粮输送。
以满宠为刑部侍郎,主管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又有监察百官之权。
以钟繇为工部侍郎,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兵甲武备及陵寝供亿之典。
而神威府不受尚书台节制,反有纠察兵部、户部、工部之权。若兵府征战而粮草不济者,战兵俸饷不至者,军备造械不至或泄密者,神威府皆可纠察惩处。
而郭嘉与戏志才等,皆调归神威府为军师。凡太学所出士才,先由神威府择取。
至此,兖州算是全面开始打压世家。而荀氏等势力下的世家则献出典藏书籍,钱粮及土地等,框留及户田。
而尚书台第一道政令:废除佃户,归地于民。这一令出,兖州世家轰然大乱。这是在绝他们的后路,岂能忍让?可是那些不听话的、不配合的世家,刚有些苗头出来,就被飞鱼暗卫悄无声息的掐灭了。
虽然世家大多消失,可是兖州却未见动乱。这一切只因飞鱼暗卫和从龙暗卫昼夜监视,但有差池,便及灭杀,反让曹操大赚。如此血腥的雷霆手段,世家恨不得生食萧羽之肉,连累荀彧也被骂得体无完肤。可是百姓受益,把曹操萧羽荀彧三人奉若神明,兖州下,哪里有不从令者,不一刻便会被百姓举报,第二日就不复存在。这使得曹营诸人感受到百姓力量之大,悠悠众人之口,明明众生之眼。哪里会有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