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雕版与活字印刷术 求收藏(1 / 1)咸鱼十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刷术?什么印刷术?”

军研坊之中。

墨家钜子子倾,一脸懵逼地样子看着赵翎。

印刷术是什么术?

法术?

道家的传承还是阴阳家的传承?

不对啊,道家应该不会什么法术啊,他们会什么东西,墨家还能不知道么。

那,印刷是个什么鬼东西?

自从蔡伦将造纸技术改良了之后。

书写的材料,比起之前的甲骨,竹简和帛书要轻便了许多。

但是唯独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时间的。

为什么墨家的典籍会遗落那么多。

为啥诸子百家到了现在,有很多都已经绝迹了。

就是因为以前书写不便,誊写文献又比较复杂。

在蔡伦还不曾改良造纸技术的时候,想要誊写就必须找来最有名气的雕刻师傅。

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逐渐留下痕迹。

而所谓的印刷术。

最早,是出自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

并且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

随后,到了宋朝才发明出了活字印刷。

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不过,赵翎眼前这人可是墨家的钜子。

脑袋并不榆木。

“先将文字刻在木板面,然后涂墨水,再将纸张覆盖在面,用刷子一刷,这不就出来了?”

赵翎耐着性子解释道。

这话一出。

子倾钜子的眼神都变得不对劲了起来!

双眼含情脉脉地凝视着赵翎,让赵翎瞬间感觉到背后一股毛骨悚然的寒意袭来!

不是吧!

这老小子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念想吧!

我可是堂堂七尺男儿,不好这一口!

“主公真乃神人降世,先有仙人所赐机关木人,后有神臂连弩这种军事武器。”

“现在,主公竟然还能想到如此方法!”

从古至今,诞生了多少的人才!

从龟甲到竹简,最后到蔡伦改良之后的造纸技术。

但是,谁都没有想过将脑袋放在印刻书本之!

其一是因为书本和知识被世家垄断,其二是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

现在,赵翎将此法一说!

墨家钜子瞬间老泪纵横!

可是。

墨家钜子又有一丝疑惑道:“主公,不对啊,这样印刷出来的字体不就是反的了么?”

赵翎捂着脑袋,不想说话。

这钜子,没来之前在墨家怎么来的那么高的声望的。

“印玺你见过么?”

“见过……”

“将要印刷的字,先书写在薄板之,然后反贴在模板之。”

“再根据每一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地雕刻成阳文,这样不就行看么?”

啪嗒一下!

心脏落地!

墨家钜子总算是弄明白了过来!这种方式一出,那么一本书就仅需要一块雕版就好。

现在的书,都是靠着手抄的。

不仅仅是累。

效率也极其低下。

尤其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之后,会出现不少的谬误。

而有了这雕版印刷之术,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印刷出无数的书本。

不仅仅可以节约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甚至……

能改变读书人的面貌。

主公的这种方法,简直合了老祖宗的心意啊!

要是老祖宗墨翟在世的话,恐怕也会和主公把酒言欢啊!

“主公大义啊!主公大义啊!!”

“对了,除却这雕版印刷术之外,我还有一法,名曰活字印刷术。”

“????”

什么!还有!主公!你的脑子里究竟装了什么东西啊!

活字印刷术。

是在宋朝的时候才被发明出来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和知识变得更加便宜了。

普通百姓读书的代价低了,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发明这东西的人,却在那个时代几乎籍籍无名。

但是他的名字,却在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此法,与那雕版印刷之书相差不多。”

“但是却又比雕版印刷更加节省。”

这种方式,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字字模。

然后按照所需要印刷的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

随后,涂墨水进行印刷。

印刷完毕之后,再将字模拆除,留待下次排印的时候再次使用。

“这种办法……不仅比雕版印刷之法大大地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大大的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

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

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

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不管是雕版,还是活字印刷,这两种办法都要同时进行!”

“至于字体,可以找景略来协助你们。”

“将二者制造出来之后,便可以开始进行印刷了。”

至于印刷什么,先从这两本蒙学书籍印刷开始。

再从郡府书库之中,挑选基本适合普通人阅读的书籍进行印刷。

日后,他将要建造一座可供百姓阅读的图书馆。

这点,还需要不少的士人来提供支持。

【恭喜宿主,成功占据泰山郡!】

【天象开启,三日之内紫气东来,请宿主及时寻找仙人洞府。】

【三日之内找寻未果,仙人洞府自动散去。】

【此天象之中,可开出兵符、神兵、书籍、英灵棋!】

【占据泰山郡,获得郡守官职,声望 100000!】

【目前宿主声望200000,可召唤木人一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