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靳、老唐,恭喜你们啊!能进德运社赚大钱了,将来发达的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兄弟啊!”出津之前,金玺桐在北方曲校的老同学张攀刘铨淼和章绍伟请两人喝送行酒的时候打趣道。
“你们就别开我俩的玩笑了,你们一个全国相声大赛一等奖还上过春晚、一个都当老板了,换成你们照顾我俩还差不多!”(张攀刘铨淼获得2012年央视主办的第六届CCTV全国相声大奖赛一等奖和最佳逗哏奖,章绍伟创建了伟艺术工作室。)
“光获奖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哈哈笑一场才一百多,哪像德运社,听说一场商演哪怕是助演都能赚好几万,就更不用说像郭先生、小岳岳那样的大角儿了,所以要说赚钱还得看你们!”张攀慨叹道。
唐鹤松反驳道:“你也说了,那得是大角儿才能上商演,我俩这初来乍到的能在小剧场干好了就不错了,一时半会都不敢奢望商演!”
一边的章绍伟插口道:“现在算计这个干嘛?要我说阿靳老唐这步走的挺对,那什么我先敬你们一杯,以后放假回来或者过来演出的时候,记得找我们喝酒啊!”
“放心吧,肯定忘不了你们!来、一起走一个!”金鹤岚举杯道。
到了京城,兰云平将两人引荐给总教习道:“高老板,这两位是师父刚刚在津门收的师弟金鹤岚和唐鹤松,师父打算让他们转年去新开的五队,这段时间先在咱们一队熟悉一下,对了金师弟的爷爷就是津门名家金来先生!”
因为总教习也是出自津门,而且在德运社位高权重,所以两人连忙恭敬的招呼道:“高老板您好!”
总教习感慨道:“哦!原来你就是金来老先生的孙子啊,郭先生为了找你可是费了劲了,光是让我托人打听你们就好几次,真是不容易!”
聊了一会儿津门相声圈的八卦,然后兰云平便带着两人去宿舍,宿舍的条件自然不可能是单间,给唐鹤松安排的室友是有着小先生之称的九良。
总队长帮两人介绍道:“小先生可是咱们德运社唯一一个没有过青年队经历、直接从传习社就到三队上台演出的学员,而且还是师父的御用弦师!九良,这是新来的师弟唐鹤松,是正宗的王派快板传人,你们俩一个打板一个拉弦,正适合在一个屋!”
“你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唐鹤松主动招呼了一句,原以为小先生也会回一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小先生却好像愣住了似的,盯着他看了半天,忽然说道:“唐师兄你是不是上过电视?”
“呀?鹤松你还上过电视?参加过相声比赛?”总队长有些意外的问道。
唐鹤松摆摆手答道:“不是相声大赛,是CCTV1的《寻宝》,就是走进津门的那期,我在海河边上捡到一把当年小站练兵时候给军官配备的德制转轮手枪,经过专家鉴定是真得,然后我就捐给了小站博物馆。”
听到唐鹤松这么说,小先生立刻恍然大悟道:“对、对、对,就是那期,我说怎么看唐师兄你这么眼熟呢!”
“行,看来你俩这共同爱好还挺多,那成你们慢慢聊,我去金师弟那里看看。”
总队长走后,唐鹤松跟小先生闲聊了一会儿,然后问起了正题:“额,明天我就要上场了,但我以前也没在京城演过,更没在德运社演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小先生想了一下,然后答道:“需要注意的地方倒是不多,不过我刚才听你接金鹤岚师兄的电话说,你俩要做大褂,那我得提醒你一下,别做刺绣的。”
听到小先生说起大褂,唐鹤松顿时来了兴趣:“我听说咱们德运社的大褂是分等级的,比如只有在小剧场攒底才有资格穿黑色单排扣大褂、只有能够独立带队商演才能穿双排扣的、只有师父承认了你有能够独立门户的资格才能穿刺绣大褂,而且只能是半绣,因为只有师父和谦大爷才能穿满绣的!”
小先生摆摆手道:“明面上倒是没有这个规矩,不过你想想,在只有师父穿刺绣大褂的情况下,你也弄这么一身,你觉得合适么?这就好比,就算你再有钱,在单位你开的车也不能比领导的好是一个道理,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都得遵守!”
“哦、我明白了,那到时候我们注意一点。”唐鹤松恍然大悟道,随后又问道:“对了,观众怎么样?”
“怎么说呢,因为咱们德运社的剧场比较多,所以不同剧场的观众风格也不一样,比如广德楼来的基本上都是游客,里面的行家少、大多数都是听个热闹,只要你演的火爆,哪怕乱一点也没事;但在天桥就不一样了,这里面的老观众多,你要是说错了,那是真起哄啊!不过不管怎么说,肯定都比不上津门这种曲艺窝子,你们能在津门站住脚,那就说明肯定没问题!”小先生解释道。
虽然小先生这么说,但唐鹤松和金鹤岚也没敢放松,而是认真的做了准备,考虑到自己是开场,所以两人选择了《数来宝》作为首场演出的节目。
之所以选择《数来宝》,第一是因为这是个以快板为主的节目,比较适合开场。毕竟开场的主要任务是压一压观众的耳音,带着观众进入到听相声的节奏和情绪,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基础,而且开场的时候还会有观众陆陆续续的进场、找座位,所以气氛上肯定会乱一点,这个时候如果表演文哏的节目,比如《对春联》之类的,很可能在后面的观众都听不清,而快板就不用有这个顾虑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人对于自己的快板水平还是很有自信的,虽然不知道在德运社能排到多少名,但想来肯定不会丢人!
PS:靳鹤岚和朱鹤松是2013年十一之后进入的德云社,首次登台是十月二十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