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三个小子都被选入学生代表里了?”秀芝见会兰只有一个人,笑着问道。
“是呀!你们家两个小子不也是被选中了么?”会兰脸上显出几分骄傲之色道:“听说到时候还能看到大王呢。”
“马上就是明国了,要改口国主了!”秀芝提醒道:“咱们赶紧走吧,晚了说不得就没好位置了。”
“你们家相公不是在札鲁忽赤衙门当官么?去晚了应该也是有位置留着的。”会兰的语气中透着几分酸意。和做营生相比,当官的身份自然要高一些。
这个时代也没什么自由平等的概念,当官的在普通百姓眼里,天然的就高人一等。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热衷科考。
“好了好了!我们还是快些走吧。若是晚了,官道可能就堵上了。”秀芝挽起会兰的胳膊,再一手抱着女儿,先出了巷子。到了街市上,马车、人力车、单骑的马,都在官道上跑着。
入眼所见的百姓,也大多是喜庆打扮。无论男女老少,也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好像这一天,比起旦日佳节都要来得热闹。
秀芝径直喊了一脸停在角落的人力车,相比马车的体积,人力车要更显轻便。在谈好了价钱后,便拉着会兰,抱着女儿一起上了车。
“这趟车就当是我请你的,待会儿回来,你再请我好了。”秀芝拦着会兰继续说客气的话,语气不容置疑道。
“行行行!回来的时候可别跟我抢!”会兰家的家境虽不如秀芝他们家那么宽裕,但自做起养殖坊和肉铺行的营生后,家里的境况也是一日好过一日。
前阵子,还在北城新开了一家肉铺行分店。那些新搬进来的上京百姓很快就成了他的熟客,生意上又大赚了一笔。且他们家还寄养了一个少年军的学生,虽说不是亲生的,但那孩子也算懂事。平时回家,没少帮家里干活。同时官府也会对寄养家庭提供生活补贴,对于他们家而言,并不算吃亏的买卖。
此刻两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坐在人力车上,平坦的官道在车夫的脚下就像是上了滑轮似的,跑得飞快。周围的马车、商铺也都纷纷后退,坐在她们两人中间的桃儿兴奋极了,看到沿街飘扬的旗帜,各色叫卖的小玩意,恨不得马上下车瞧个明白。
等到快到内城时,车速马上慢了下来。却是前面出现了拥堵,很多车驾都在排队入城。而今日又是大典的关键时期,容不得任何人捣乱。所以城门处也难得的立起了栅栏,挨个进行相当仔细的检查。
如此,便直接导致了进城缓慢。
秀芝和会兰两人坐在车上,一时也只能干着急。
而在皇城的西南大门,也是京大官道主干道的尽头广场上,一排排站的相当规整的方阵正在紧张的演练着。而在广场的周围,则是数不清的举着小旗的百姓。
幸好现在不是上京的夏日,阳光洒在身上,也不会觉得闷热。因而这些观礼的百姓除了站久了腿会酸软一点,便也不会有更多的妨碍。
刚挂牌成立的大明日报社的主编简采编兼记者的郑明俨也早早的来到西南大门所在的正乾门。
乾,天也。作为皇城的正大门,建国大典放在正乾门广场举行,也有天子命授于天的意思。
看到典礼还未正式开始,抱有极大热情的百姓便已经入场了。郑明俨也切实的感受到了大典的盛况。
“十月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乾门下,万民齐聚”郑明俨酝酿了一下情绪,开始落笔写着简报。
按照兀鲁图斯交待他时的说法,大明日报的目标是办成大明境内最大、最有权威性的第一大报纸,永远掌控着大明的舆论导向,是大明官府的喉舌。
这次的建国大典,就是大明日报打出名气的开始。
早在建国前的时候,兀鲁图斯其实就想建立报社掌控舆论了。在狗咬人的事件发生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可惜底下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才去办成这件事,直到此次科举,内阁的设立,才极大的缓解明国的人才紧张状况。
当下因大明日报还没有刊发过,所以报社也就挂牌在内阁名下,由郑明俨一个人负责。若是办的好,不仅会为其增加人手,还会提高对应的等级。
从内阁单独划出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其实这个时代的宋国,也不缺乏小报的存在。只不过其更多的类似于狗仔队的花边新闻类型,且也不是长期固定性的刊发,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如今明国一直在普及着学堂教育、扫盲教育,大大的降低了国内百姓的文盲率,这也有助于报纸的普及。毕竟连字都认不全,就更不可能还买完全看不懂的报纸了。
少年军萧斡正在广场上一遍又一遍的走在最漂亮、悦耳的方正步,据说这是军中传出来的。而最早,则是兀鲁图斯大王想出来的。只不过这样的步子虽然走得好看,但太过费鞋了。
他脚下那双黑色的千层底黑色布鞋,脚底板已经被磨损了厚厚的一层。这还是养母会兰为他用心做的,自亲母死后,这还是第一次有女人给他做鞋子。
和刚来的时候相比,他现在不仅脚长了,个头也长了。以前身子还显得单薄,现在能吃饱,吃好后,也都跟着壮实了起来。另外他的头发也没再留着契丹人惯有的发型了。
在少年军中,都是统一的短发。据教书的先生说,这样的男生才看着精神。不得不说,他融入得很快。如果仅从外表,是完全看不出他其实是个契丹人的。
“一二一,一二一!”萧斡跟着口令踢着步子,汗水已有些浸湿他的衣衫。
这时呜呜呜的号角声响起,悠远,好似回荡在大家的心里。
“典礼开始了,大家快跟我去候着。”负责训练他们的军官连忙命令了一声,就带着大家赶紧去排队的地方等着上场。
想到马上就要迎接成千上万百姓的注视,萧斡心里也显出几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