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吊唁旧臣(1 / 1)万剑长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崧打发走各大士绅,回到侧殿,随即面上就露出了喜悦。

“这是大好的事情!北夏自掘坟墓,虐杀士族大臣,已经走不了多久了!”

朱由崧挥着衣袍放声大笑。

金陵提督卢九德早已闻讯赶入了皇宫,见到弘光皇帝满脸欢愉的样子,是不由皱起了眉头。

“卢大伴,来得正好,北夏自掘坟墓,将江北的士族统统逼上绝路,这样的朝廷,如何能站稳得住脚跟?

不像是朕!

我江南朝廷赋税充盈,兵强马壮,朕这就打算择日挥师北上,一通中原!”

朱由崧满脸笑意的说道。

北夏杀死前朝大学士就算了,竟然还当街羞辱,如此做法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朱由崧看来,这些乡绅士族才是一个朝廷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能够得罪得了?

果然是塞外不毛之地而来的蛮子,丝毫不懂得治御之术,而朱由崧作为福王一系,自然更能懂得如何整合“资源”,拉拢士族才是首要任务。

卢九德听言后却皱了皱眉头,可也不敢过多谏言,微微愣了愣,还是赞扬着说道:“可喜可贺,北夏国逆天行事,我朝替天行道,定能一统江山。

只是北京城的细作回报,杀死的都是先皇旧臣,不管魏藻德等人经历过什么,可始终未曾归附夏国。

眼下应该是吊丧才对”

卢九德最后又是建议着说道。

魏藻德等人再怎么说也是前朝大学士,北夏国人羞辱斩杀,那么江南朝廷就大张旗鼓的歌颂,至于贪腐什么的事情,完全不用去在乎

历史上真正的南明朝廷也是如此,为了彰显是继承前朝正统的身份,在立国之后,就会对前朝死去的大臣追封。

特别是一些被崇祯皇帝斩杀过的大臣,则会有“平反”的机会,后人也能得到关照。

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拉拢人心,并且显示朝廷的恩典浩荡。

“吊丧、当然得是要吊丧!

还得要立下功名碑,让世人传唱,让所有人都看看夏国的所作所为!”

朱由崧连忙拍手言道。

卢九德心思有些忧虑,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是见到朱由崧信心满满的样子,只得把话再憋回了肚子里,退出了大殿。

很快,圣旨传递下去。

数日后,金陵城内举行了一场浩大的纪念仪式,目的是哀悼在北京城被夏国人迫害的大臣。

众位南明的官僚大臣们皆是掩面而泣,但至于江南百姓心中是何作响,就全然不知了

于此同时的,在吊唁仪式上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有从大明京师回来的细作,手拿着所谓明太子朱慈烺的手谕回到了金陵。

也许是过于激动的缘故,反而惹怒了朱由崧。

这位得到朱慈烺消息的细作很快就被金陵城官兵捉拿,并关进了死牢里,乱刀砍死。

至此朝堂内再也没有人敢提及太子朱慈烺的消息,表面上看起来是颇为稳定。

就从朱由崧目前的操作来看,与历史上的正常轨迹差不了多少,全部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与权力。

至于皇位之外的事情,什么亲缘关系都是假的,当然也更谈不上是关心民生。

明朝的王爷全都是压迫百姓的好手,对贱民过于仁慈反而会影响大地主的利益。

而再看金陵城,四处挂起了白巾。

所谓的吊唁大会,同样也是誓师大会。

朱由崧施加手段趁机调集兵马,顺便检阅一番,愿意听从自己调遣的军队究竟是有多少。

而好在的情况是,弘光王朝刚刚初立的几个月是极为顺利的。

在朱由崧的号召之下,江北的四位总督,除了左良玉之外皆到朝堂。

原先不给面子的史可法也回到了金陵,为北伐行动出谋划策

与此同时,前来入朝的还有前凤阳总督马士英,前线的重镇都已经连表忠心。

按照道理来讲,南明实则是没有后顾之忧,防守起来是没问题的。

可是历史上的弘光王朝,只存在了八个月,剩下后边的十几年时间,几尽是在苟延残喘。

这些人绝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同时也不会知道发生灾祸的原因

“皇上,对待夏国绝不可大意,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在河南都吃了大亏。

再加上今年明北流民稳定,怕是难以有机会收复京畿”

史可法身披白巾,在繁琐的礼仪结束后,就开始劝说朱由崧要多做谨慎。

这家伙在史可法眼中看起来始终有些不大靠谱。

扬言出兵京师就算了,可作为当今圣上,朱由崧却不知道夏国在江北布置了有多少兵马。

不仅轻视敌国,朱由崧还领扬州守军主动出兵,史可法认为这样的战术完全不成熟。

江南粮多人口充足不假,可都是未经历过明北残酷战乱的新兵,没有充足的训练很难对抗夏国人。

可朱由崧却不这么认为,要是再晚一点北上,等到朱慈烺彻底出现在天下人的视野里,那么情况就极为难办了

“皇上,出兵河南也不是不可。

在那一面有厌恶北夏朝廷的乡绅接应。

若是此时出兵,定能夺回大批土地。

而且,我还听闻,河南诸府今年不缺粮食”

说话的人是高杰,此人坐拥徐州,与史可法、黄得功、左良玉共为江北四镇督军。

并且高杰曾经还是李自成麾下战将,投降明廷后对农民军追缴猛烈。

数年下来已经是战功赫赫,在去年才刚被崇祯皇帝册封为兴平伯。

相比于史可法的稳重保守,高杰信心满满,再加上是处于事业上升期,自然是不愿放弃立功的机会。

“一派胡言,乡绅岂能作为依靠,拥兵作战始终是要靠将士!”

史可法怒斥。

高杰是贼寇转业,出身不如史可法,被狠狠反驳了一句后却不做言语,反而板起个脸。

一旁的黄得功则是在看戏,不时出言推波助澜,想把事情搞大。

江北四镇的矛盾初现,朱由崧看在眼里,心中却大松了一口气。

自认为自己的手段了得,相互牵制下,控制住了手下将领。

就这番帝王的驾驭之术,怕是崇祯皇帝远不如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