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来到乌里族,对你们这里比较陌生。”孙世友只是沉吟了片刻便答道。
两千多岁的老妖怪,虽然他对此地一无所知,却也是活的时间久了,成了精。
他的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
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同时,他说的是第一次来乌里族,而非说第一次离开天府,这就给他留有了足够迂回的可能。
而对于乌里族的陌生,和对于这片天地的陌生,其实没什么不同。
这就是他话里,高明之处。
“仙师,还请到我族族老处商谈,可好。”土著听到孙世友的回答,先是面面相觑,而后一个青壮土著,壮着胆说道。
孙世友闻言,思忖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他急须了解此地的情况,因为这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这不止关系到他能否脱险,离开此地。
同时也关系到徐阳的安危。
除此之外,孙世友一直觉得,此次所谓的考核,背后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若不能尽早弄清楚一切,很可能就会被卷入旋涡。
围绕着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那旋涡可就不是一般的深了。
甚至能牵扯出大量的道佛两家弟子,他一只小小的猴妖,可经受不起。
所以,他必须尽快弄清楚情况,争取尽早脱身。
两千多年,虽说他修行不见涨多少,可对于明哲保身,却是功参造化。
虽说他有意不想再一味的退让,却也好歹虚活了两千多年。
很快,数十名土著,毕恭毕敬的将他请到了一处山谷盆地。
这处盆地位于孙世友醒来的悬崖之后,乃是一座大山顶上,数个山头围成的山顶天然盆地。
当孙世友进入到这处盆地,他的目光立即被盆地中央一座硕大的雕像所吸引。
雕像雕的竟然是一只硕大的猿猴,该猿猴拥有九头十八臂。
九头齐仰苍天,十八臂尽数张开,像是在对着苍天咆哮。
看到这九头猿雕像,孙世友的步伐不由顿住了,眉头紧锁,脸色却是异常的难看。
“天魁猿。”
这头九头猿猴他认识,确切的来说,他是听说过,却并非真个见过。
说起九头猿猴,自天地初开至今,天地唯有一只,名曰天魁猿。
天魁猿得道很早,要更早于孙悟空。
天魁其实是三十六天罡的封号,而并非是九头猿的名字。
他的名字恐怕没多少人知晓,只知,三十六天罡的天魁猿,便是九头猿猴。
但是,这天魁猿早以在一千多年前便陨落了。
唐末,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齐齐背叛了天庭,下界为妖。
引发了人间界五代十国战乱的局势。
一百零八煞星为祸下界,惊动了天庭,勾陈大帝亲自下界,转世宋太祖赵匡胤。
携多名神将,将这一百零八煞星困于明、巾、独三山之间。
引三山之力,诛杀一百零八煞星于阵中。
这件事情流传甚广,几乎天地之间,没有多少人不知此事。
当年的孙世友虽然只是一只流窜于各处山川之间,过着朝不保夕的逃窜生涯。
对于这些天地大能者之间的争斗,他知之不详,但也知道,此事是真实发生的。
原先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早已换了人。
勾陈下界转投宋太祖,此事几乎是三界共识。
至于说那一百零八煞星为何会集体背叛,这就不是孙世友一只小猴妖能知道的事情了。
“当年的天魁猿,却出现在此间,是否意味着,其他一百零七煞星也?”想到这,孙世友背脊发寒。
事态,似乎随着天魁猿的出现,变得复杂了起来。
不用别说人,孙世友也能知道,当年的天罡地煞之所以会集体背叛天庭,下界来为妖,这肯定与天庭的内部斗争有着直接的关系。
勾陈大帝亲自下界,足见,其中多半又牵扯到道佛之争。
而事实八九不离十,唐朝时,道佛便争的鱼死网破,五代十国更是处处有道佛的身影。
国家,孤岛惊显天魁猿,而天魁猿出现,多半其他的一百零七煞星离此也不会太远。
这恐怕又是五代十国,道佛两家之争的延续。
自己却一脚踩进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要知道,道佛两家之争,无数的炮灰却被填了地府。
他可不能一股脑踩进去,否则万劫不复,顷刻化作灰灰也并非不可能。
可,走到这一步,貌似他也没有的选择。
只希望能尽快跳出这个旋涡吧。
“仙师,仙师....。”带路的土著见孙世友驻足于雕像前,却是一动不动。他们心里也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呼唤。
“哦,走吧。”回过神来,孙世友的脸色瞬间恢复平静。
天地之间,道佛之争,大能之争,甚至是国家之争,他一只小小猴妖是绝不能参和进去的。
既然不愿参和,这件事情就不该他来想。
也就抛弃了脑中杂念,继续向前。
在土著们的带领之下,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处巨大的洞厅之中。
乌里族,直到这会,孙世友隐隐有了猜测,那天魁猿很可能,本名就叫乌里。
而乌里族便是围绕着天魁猿而成立的。
这个乌里族,上上下下约莫有五六千人,全都居住在盆地四周的山头之内。
将这些山头挖空,成了他们最佳的居住之所。
乌里族的族老乃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子。
这个族老和其他的族人很是不同,起码他身上穿有衣服。
从他的服饰,孙世友更加可以肯定,此地与勾陈大帝有关,因为这个族长穿的正是宋初的服饰。
“仙师,可是到了收贡品的时候?”那族老一见孙世友的到来,也是多看了孙世友几眼,觉得孙世友陌生的很,开口试探地问道。
“的是,此次由我来向一百零八族收取贡品。”孙世友闻言,心念一动,却故作平静地说道。
他此话,落在乌里族族老的耳中,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可实际,孙世友此话便是在试探乌里族的族老。
孙世友对于贡品为何,全然不知,他也没有兴趣,可他对于一百零八族,却很是在意。
见族老点了点头,并未有丝毫怀疑。
孙世友没有为自己的话能瞒天过海而感到高兴,反而一颗心紧紧的揪起。
果然,这里真有一百零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