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雪谷救援(1 / 1)步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独立飞行大队留在基地的飞行员有两人,是林小童和党为民,前者身体刚刚恢复不易剧烈运动,后者则按照规定进行值班。

李海三人返回之后,马上被带到了会议室。

除了林小童之外,会议室里还有吴光伟以及一名陆军中校,着星空迷彩寒区作训服,穿着战术背心,身上挂着的手榴弹和突击步枪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家伙!那支突击步枪的样子很奇怪,既不属95式枪族也不属于81式枪族,折叠枪托,弹匣是两个相对着用黑色磨砂面胶带缠起来的,枪身漆面斑驳,看得出是经常在野外高强度使用的。

李海满脑袋问号,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他们就是。”林小童指了指李海等三人,对陆军中校说。

陆军中校伸出手,和三人分别握了握手,道,“你们可以熟练操纵米幺拐幺直升机吗?”

三人一愣,没搞懂这突如其来的疑问。

李海指了指赵飞燕和战云天说,“他们二位有该机型的准驾资格,但是我只能开直九。”

此前李海对驾驶直升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来是当时忘我礁缺直升机缺直升机飞行员,而来是他的个人兴趣所在。因此,他利用时间从赵飞燕和战云天处学习老海豚直升机的驾驶技能。

直9系列直升机基于海豚直升机,掌握了海豚直升机的飞行技术就等于获得了直9全系列的准飞资格,没毛病。

陆军中校点了点头,对吴光伟说,“没问题。”

吴光伟朝林小童点了点头。

林小童下令,“姚远,赵飞燕,战云天,从现在起你们归谢中校指挥,执行特殊飞行任务。”

“时间紧,马上出发。”谢中校说。

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李海等人透露到底是什么任务,但是三人都嗅到了浓郁的“不可问不可说”的味道。

李海等人马上着装,谢中校全程跟上。

看见李海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安装上了手枪套,他从战术背心里拿出一把子弹放在桌面上,说,“把枪装满子弹带上。”

李海心中一凛,连忙从枪柜取出枪,往弹匣里压满了子弹,装进手枪套里,顿时感觉浑身有分量了许多。赵飞燕和战云天反应好一些,他们以前在亚丁湾护航的时候,都是荷枪实弹的。

“需要带备用弹匣吗?”李海问。

谢中校笑着说,“不用。”

迅速完成着装,吴光伟取来三具北斗终端递给他们,随后和林小童把他们送到外场,登上那架红色涂装的米171救援直升机。

一上去,李海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地板上还残留着斑斑点点的血迹,最显眼的是地板上还有几个弹壳,而地板是明显清理过的。说明血迹和弹壳是清理之后残留下来的。

一个三人组成的医疗小组已经在机舱里等着,皆面无表情。

还有两名挂士官军衔的战士,和谢中校同样着装,其中一名抱着狙击步枪,显然这是一个狙击小组。

这两名战士和谢中校都透着浓郁的杀气,身上的火药味很浓。

赵飞燕和战云天很默契的坐到了机长和副驾驶的位置,他们也看到了,两个座椅上都有残留的血迹,心里大概有数了。

李海在两个座椅靠后的位置坐下,这是飞行机械员的位置。他的直升机驾驶技术当然没有赵飞燕和战云天的好,而根据谢中校眼里话外的意思,他身兼数个岗位的工作:飞行指挥员、通讯员、领航员、飞行机械员。

塔台下达了起飞指令之后,便主动切断了联络。

这个操作很奇怪。

直到升空后,谢中校才过来找李海,摊开一张大比例地图,说,“七号地区,雪谷北区,这个地方知道吗?”

“知道,大岭山脉北侧深处,距丹凤场站160公里,雪谷是环状山谷,山谷内呈低丘陵姿态,很复杂。”李海说道。

谢中校道,“吴副参谋长和林大队长说你对大岭山脉的地形和天气最熟悉。”

这几天不能搞飞行,全部都窝在室内搞地面训练和熟悉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李海的进度最快、掌握得最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前些年,林业是他四叔产业里比重较大的一块,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年的假期他都会跟着四叔到大岭山区玩,这么多年下来跑了不少地方。

他对林小童说过这些事,林小童推荐李海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个。

谢中校问,“有没有办法隐蔽进入?”

李海点开卫星地图切换到三维模式,说,“哪些地方存在威胁?”

谢中校点了点雪谷北侧一座海拔高度为230米的山岭,说,“这个地方有个营地,我们的行动不能让他们发现。我要在这里接应我的部队。”

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仅有十五公里,而且目标营地是制高点,想要做到绝对隐蔽很难。

所谓术业有专攻,地面作战这一块,谢中校是权威,伞降潜入他也是专业的,但是直升机空中潜入,谢中校不敢托大。

林小童告诉他,李海是整个海航部队里实际作战经验最丰富了飞行员,甚至把空军部队包含在内,也是排在前面的。这一点是谢中校最为看重的。

李海略作思考,脑海里有了一条航线,起身靠近赵飞燕,指着手里的北斗终端,说道,“这么飞行不行,贴着树梢进入,原路撤出。”

“云天接手。”赵飞燕把飞机的控制权交给战云天之后,接过平板式的北斗终端,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好一阵子,他微微点头,“问题不大,不过最好有地面引导,否则我们得自己找路,耗时更多。”

李海回头问谢中校,“首长,有地面引导吗?”

谢中校想了一会儿,轻轻摇头,“没有。”

点了点头,李海对赵飞燕说,“没有地面引导,我领航。”

“行。”

赵飞燕说,“云天,我来吧,你帮我看路。”

“收到!”战云天爽快地说,赵飞燕的技术比他好。

谢中校也没载员舱了,靠着隔门看李海他们工作。

但见李海把北斗终端接上电源,切换到了地形导航模式,选择三维模式之后,放大了比例,竟然能够俯瞰到一架直升机在飞行的场景。

“这是我们飞行部队用的手持式北斗终端,可以获得飞行器的实时飞行姿态,等于是在头上架了一具摄像机进行直播。”李海介绍说。

谢中校眼睛都看直了,“好用,比我们用的好太多了。”

“但是有缺点,耗电量很大,不适合单兵野外使用。”李海说。

谢中校注意到李海是先接上电源才切换的模式,明白的点了点头。

李海不时的给出最新航向、飞行高度,提前对前方障碍物进行预警,战云天一边监控着飞机各个系统的状态,一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进山之后,情况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山区雾气很重,能见度下降了许多,李海这边的导航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长,你回去坐好吧,接下来会比较颠簸。”李海说。

谢中校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他刚回到座位上坐下,直升机一下子剧烈颠簸起来。他是经常乘坐直升机的,对此见怪不怪。

乘坐直升机的感受和乘快艇差不多,在遇到强气流的时候,气流把直升机往上托的那一下,与波浪把快艇往上托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一架没有任何武装的救援直升机,而且是森林消防部队的飞机,救援设备齐全。

李海搞不明白谢中校这样的单位怎么会和森林消防扯上关系。虽然不知道谢中校是哪个单位的,但是他们这种单位权力大得要死,想调什么飞机调什么飞机。

不用作战部队的飞机,选择用森林消防部队的飞机,说明是任务提出的特殊要求。

处处透着古怪的任务。

“老赵,要贴树梢了,超低空气流不稳定,注意姿态。”李海提醒道。

“明白,云天,检查一下液压系统除冰系统。”赵飞燕说。

战云天马上检查了一遍液压系统,报告,“液压系统和除冰系统都正常。”

“收到。”

赵飞燕可以放开飞了。

高寒地区飞行最怕的就是结冰,而结冰往往直接影响到的是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太重要了,这个玩意儿要是失灵,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战斗机还好,因为有速度,因为结冰问题引发故障的例子极少,但是直升机是完全不同的,结冰是直升机杀手之一。

因为结冰问题导致的空难,全球范围太多太多了。

其次就是液压系统,这玩意儿是控制飞机的骨骼筋络,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因此,一般飞机都有充分的备用手段,甚至一些飞机干脆上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系统,一套失效还有一套。

而有些战斗机,主传动系统是电传,副传动系统则是液压,双重保险。但是这样一来,会大大增加飞机的空重,又是一个难题。

苏27的飞控系统之所以遭到诟病,是因为采用了电传加机械传动的复合方案,是两者结合的一套,没有备用系统,不但重量大,故障率也高。

我军飞行员因为这个先天缺陷吃了很多亏,直到国产四余度电传系统出来,问题才得到缓解。

赵飞燕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飞行高度和避让地形上,贴着树梢飞行需要飞行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山区里的树木因为地形的高度而变化,飞行员需要频繁地调整飞行高度来保证贴树梢飞行。

而且,驾驶的还是一架米171中型运输机,比直9这样的轻型直升机要笨重许多,操纵起来更加困难。

要降低被发现的几率,就要缩短暴露在危险地带的时间,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

前方有一片空旷地,林业工人正在进行伐木作业,米171擦着他们的头顶高速掠过,引来伐木工人的注目。

李海看了一下相对位置,转到载员舱把这个情况告诉谢中校。

谢中校沉思了一会儿,说,“你看清楚大概有多少人吗?”

“应该有十几个人,几台机械。”李海说,“他们的位置距离目标营地只有十二公里,这个距离很危险。”

谢中校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李海回到驾驶舱,谢中校马上把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要求通知地方林业部门把伐木工人撤回去。

虽然不知道具体任务,但是李海很清楚是要动枪动炮的。大龄山区遍布厚厚的积雪,从目标营地所在的山岭下到雪谷,如果是滑雪的话,几分钟就能到达。

雪谷再到伐木作业区,最多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伐木工人们所在的位置属于高危险区域。

十几分钟后,米171靠近了目的地,李海把降落区域标注出来向赵飞燕做了明确。

米171开始低空低速飞行,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平地,没有植被,也看不到绿色。

李海提醒赵飞燕,“是水泊,不是理想的着陆场。”

他指了指南侧较为稀疏的树林,道,“三点钟方向树林里,有三十多米的空间,能着陆吗?”

“应该没问题。”赵飞燕转向过去,慢慢的靠近。

因为周围树木的限制,留下的空地宽度仅为三十余米,意味着稍稍有一些偏移,旋翼就会打到树木,很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战云天不断地报出与右翼树木的距离,让赵飞燕有一个明确的参照,像在窄空间里停车一样,除去车身宽度,左右余量加起来三十公分,不是老司机根本不敢尝试。

不过女司机另当别论。

米171稳稳落下,旋翼产生的强大的风力扬起一阵雪尘。起落架轮胎直接没入了积雪里,瞬间看不见了,可见积雪厚度几乎达到了五十公分。

尾部舱门打开,谢中校带着那两名战士就跳了下去,朝树林里艰难行进。医护小组把担架拉下去,是可以在雪地里拖行的担架,紧随其后而去。

李海想了想,让赵飞燕和战云天注意警戒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他拔出92式手枪,戴上防雪盲的墨镜,持枪警戒着。

不多时,谢中校他们返回,人多了好几位,然而,光是伤员就有三名,其中一名是重伤员,躺在担架上不省人事,覆盖着白色的被子,但是李海看到医护人员的衣服上蹭了不少血。

另外两名伤员情况要好一些,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勉强能够行走,但是脸色很苍白。

把伤员搬上载员舱后,谢中校沉声对李海说,“出了点问题,你得留下来。”

“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

看见那三名伤员有着同样年轻的脸庞,李海只觉胸腔中一股热血在疯狂上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