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等着听我说周朝吧,
我就从西周的分封制说起吧,周武王伐纣,不是凭借一己之力还联合了当初的其他部落。、把商朝推翻,就面临着如何瓜分胜利果实的问题。
周武王开始分封建国,
分,就是天子划分出土地,成立一个国。
封,就是在国境线,挖沟种树,用来确定国家的统治范围大小。
建,是周天子给这个国家指派一个国君,成为诸侯。
能够有幸被封为诸侯的,有些是周天子的亲人,有些是周天子的功臣,有些是周天子的盟友,有些是古代胜王的后裔,其中封了最多的是周天子的同姓子弟。
这些封国只需要在名分,承认周天子的领导统治,并且按时参拜进贡,其他几乎完全自制,周天子真正能够完全通知的仅限于自己的周国而已。
周朝的分封建国就像是政治筹佣,说白了就是集资打仗。
这些愿意和周武王一起打仗的,不仅是对商纣的残暴统治不满意,更重要的是为了推翻商纣之后的利益而来。
周武王必须给他们一定的好处,分封是现实的无奈。
我自己说着说着也发现,项羽目前也是这种状况。
“周武王未必不想搞中央集权制,可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世袭部落,通常是根据一定的血缘组成的,兵器拥有一定的武装和势力范围,很难突破。
周武王又不可能一家一家的打败,只能通过给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来进行政治赎买,以保证诸侯名义对周的遵从。
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来巩固这种表面的和谐。
但是,这种表面的和谐,注定是长久不了的,逐渐各国的实力不平衡,而周天子的约束力太弱,诸侯国们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打架。
周初年,号称有八百诸侯,到了战国时期,基本只剩下战国七雄了。
儒家是希望回归到周的礼仪制度来,孔子据说老喜欢在梦中和周公相会,梦不到他就着急。但是这个周的制度,显然是为了当时平息战乱的,权宜之计,本来就不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方式就更加跟不朝代发展了,这个时候秦始皇直接说,不是周的制度被后人毁了,是这个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所以他不愿重蹈覆辙,弄得诸侯混战,于是他废掉了周的这一套。
秦始皇设立郡县制,天下划分三十六郡,后来边境扩张,疆域调整,又加了一些郡。
每个郡的管理者,由中央直接任命。郡下设立县,也由中央任命。郡考核县,中央考核郡,不是世袭的,避免地方势力做大,也保证中央的命令能够全面实施,没有中间环节。
郡县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但是所有的功过得失也全部来着于此战略。
长期来看,这个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的,但错就错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秦始皇太着急。”
我都不好意思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我,才知道,秦的郡县制是多少朝代都沿袭的,那就是创世之举,可惜啊,急功近利,战略没合理过渡,时间给的太短了。这就和现代并购企业,想法很好,可是并购了之后,直接把自己觉得好的制度直接给被并购的企业用,导致人家受不了新的制度和文化,直接奔溃了。
“再来说说,秦始皇的开疆拓土把,他拿下了百越,但是其实也只是百越的一部分,百越分布的很广,而且很杂,且地处偏远,劳民伤财的去打,把几十万大军,几乎都长时间的陷在那地方了。得不偿失。是一大失策。
其实为什么一定要在百越也施行郡县制?直接让他们暂时沿袭之前的分封制不就好了,等以后战乱都没有了,再想办法拿下他不久好了?费时费力。
在来说说匈奴,那个时候匈奴其实已经变得很团结了,而秦始皇派蒙恬带几十万去打,大胜利,匈奴退兵。
但是匈奴是游牧名族,只是退回去,而不是灭了,一旦有机会还会来的,于是秦始皇修长城,派重兵,办法是对的,但是确实在短时间,投入过大了,劳民伤财,超出了人民的负荷。
其实完全可以在郡县制,没有完全推行额时候,留下几个诸侯国,按分封制给点甜头,让离匈奴近的,就干一件事,打匈奴就好了。
剩下人民不用为了躲避征兵,徭役,就举兵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