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营帐中。
韩信、张良、刘邦、萧何、陈平、彭越等人,正在欢快地吃喝着。
这时,跪坐于主位的刘邦举起酒觞,遥遥对韩信示意。
“齐王用兵如神,杀得那项羽莽夫丢盔弃甲,孤为齐王贺!”
韩信轻笑举起酒觞,与刘邦对饮。
却没发现,刘邦低头时,眼底闪过的一抹寒光。
只因今日破楚的功劳在韩信,而不在他刘邦。
刘邦心中岂能不忌惮!
事实,韩信心中亦同样有着自己的野心,偏偏性格又有些犹豫不决。
当年韩信先是投奔项羽,不受重用,又投奔刘邦帐下。
得夏候婴赏识,推荐给了萧何。
最初韩信同样不受刘邦重视,于是就想着再次溜走。
幸好萧何知道他有大才,连夜趁着月色将他追回。
在萧何推荐下,韩信终于得刘邦器重,拜为大将。
自此,韩信开始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兵仙”传奇。
韩信带兵,先后灭掉了魏、赵、燕、齐这些诸侯王。
灭齐之后,韩信书刘邦,请求允许自己成为代理齐王,刘邦无奈应允。
当时项羽曾让人游说韩信,让他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
但那时韩信并不愿背叛刘邦,拒绝了项羽的要求。
随后,齐人蒯通劝说韩信。
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
虽然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不决,不忍背叛刘邦。
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此次垓下决战前的去年。
刘邦撕毁与项羽之间的鸿沟协议,率领二十万汉军袭击楚军,并邀约韩信与彭越合击项羽。
然而韩信二人,故意违约不支援刘邦。
导致刘邦被项羽成功反杀,以少胜多,险些全军覆灭。
逼得刘邦不得不许诺封地,方才说服韩信、彭越真正地率兵前来相助。
今日之战,乃是韩信统领汉军与项羽的第一战。
在韩信指挥下,轻而易举地击溃楚军,战功赫赫!
如此一对比,岂不就显得他刘邦这个汉王,不如韩信这个齐王了!
韩信于此战中的战功之高,已然震慑到了刘邦,让他忌惮无比。
原本历史,在韩信指挥下灭掉楚军与项羽后。
刘邦却趁机入韩信军中,夺了韩信的兵权及齐王位,改封他为楚王。
所以说,这两人间,同样在勾心斗角。
抬起头来,刘邦眼中寒光早已收敛,他又向张良举起酒觞。
“子房,孤亦敬汝,有那‘四面楚歌’之计,楚军必定斗志全无,败局已定矣,孤亦为子房贺!”
张良举着酒觞,谦虚笑道:“此事尚未有结果,贺之过早!”
尽管如此,还是爽快饮下。
以他的算计,今晚楚军必溃无疑,只待明日一战定乾坤!
“对了,提醒众将士注意,那项羽在军心溃散之下,很可能选择弃营突围,不能教他逃了去!”
张良放下酒觞,神色一正,叮嘱道。
旁边韩信笑道:“无妨,本王已分派大军,设下十面埋伏之计,就等着项羽突围,定让他回不了江东!”
这两人在谈笑间,已然为霸王项羽判了死刑。
汉初三杰的名头,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忽然,一名传信兵在帐外求见。
刘邦宣见之后,传信兵入帐跪拜。
“楚营动静如何了?可否溃营?”
不等其开口,刘邦便急切地问道。
传信兵一愣,却是犹豫了一下。
然后硬着头皮说道:“楚军大营中,似乎发生了什么怪事,所有人都在大呼‘不是孬种’之言,随后又高唱战歌,至今未见溃营迹象……”
此言一出,在坐众人脸色齐齐一变。
这与张良及韩信原本的算计,可一点都不同啊!
在他们看来,受四面楚歌影响。
楚营中不说大乱,至少也会变得消沉无比,为何所有人还在大呼口号?
想到这里,张良眉头一皱。
道:“糟糕,楚营中必有能人稳定了军心!”
刘邦急忙问道:“子房何出此言?”
张良道:“楚军今日大败,又受楚歌影响,军心溃散在所难免!项羽不过一介莽夫,绝无安抚将士之能。
然而楚军此时于营中大呼口号,必然是有人整顿了军心士气!
楚军之勇,我等早有见识,此战已然生变,须尽早做好应对之策啊!”
听到他的话,帐中所有人心中一沉。
当年项羽的成名之战,便是于巨鹿一战中破釜沉舟,大破秦军。
如今这群楚军犹如困兽,在此刻若爆发出破釜沉舟之勇。
只怕将会对整个汉军阵营,造成极大的重创。
甚至再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未可知!
刘邦有些六神无主,只能把目光向韩信与张良望去。
如今在这大帐中,有能力应对楚军者,也唯有这两人而已。
韩信目光闪烁,道:“看来本王的十面埋伏之策,须得改变一下了。”
“来人,撤筵席,山川河洛图!”
在韩信的命令下,立即有亲兵入帐,快速撤走所有人面前的筵席。
然后又有亲兵将一方屏风抬到大帐中,并挂山川河洛图。
这山川河洛图,正是一幅详尽的垓下战场军事地图。
面清晰地描绘着方圆数百里内的山川河流地形图,以及双方阵势走向,极为精准。
盯着这幅山川河洛图,韩信等人,开始商讨新的对策!
(今天第八更送,继续求鲜花票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