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小爷在稷下侯手下做事(1 / 1)土豆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念罢。

司匡微笑,向围观的贩夫走卒、守将官吏拱手作揖,等待评价。

此刻,霍去病激动脸上的微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再次打量司匡。

这一次,目光亦格外凝重,打量的也格外仔细,格外的小心翼翼。

半晌之后,他又长吐一口浊气。

“呼!”

这个未来的冠军侯心情沉重,闭上了眼睛。

听完之后,一团阴霾,笼罩在他的心头,数不清的惊讶,从阴霾中酝酿而生,久久不散。

他原本以为只是一首歌颂军队的普通诵诗。

如同小雅出车歌颂将领一般“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亦或是诗经兔罝歌颂士卒一般“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在听完第一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错了,那个想法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这不是赞诗,这是在叙述士卒的悲苦!

这不是在引起将领得意,这是在激发留置士卒的共鸣!

且,还是新的诗文裁。

每次开口,皆以新文裁诵读。

有如此辉煌者,千古未有之也!

这是他对这首诗的评价。

霍去病沐浴凉风,环视四周。

赫然发现,护卫自己的两名甲士、徐偃以及武关的布甲守卒,皆已悄然落泪。

守关士卒,多为徭役,思家,是人之常情。

这首诗,把他们思家的感情,彻底释放了。

而他自己的脸上,不知何时,也被泪水占据。

未上过战场都被感染了,更何况上过战场者?

他深吸一口气,皱着的眉头舒展许多,点点头,感慨万分。

“兄长刚才吟诵之诗句,可有名字?”

司匡自信一笑,不卑不亢,拱手,回答,“十五从军征!”

他的笑容与张平安身上破烂零散的衣裳,形成了两个极端。

“十五从军征好名字!小弟记住了,回去一定和舅舅诉说。”

而一旁的徐偃缓缓地抬起头,开始真正重视司匡。

有如此文采,绝对不是纨绔子弟之流。

放在长安,放在整个儒门,哪怕放在整个诸子百家,有此能力者,也是屈指可数。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他很难相信这首蕴含着儒门新风格的诗句,竟然出自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之手。

能激发士卒共鸣的诗歌,自古至今并不是没有,但流传下来的,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就像是刚才霍去病先入为主的两首出自诗经的军旅诗。

这些被人追捧的佳作,哪怕是大字不识的普通士卒,也能吟诵一二。

感情共鸣才会激发兴趣。

刚才司匡吟诵的十五从军征,毫无疑问,已经激起他内心深处的共鸣,甚至激起武关守卒的共鸣。

能被士卒认同这首诗半年之内,必定流传于大汉,成为一首现象诗!

徐偃已经可以想象它的威力了。

北至雁门、北地西至陇西、巴蜀南至闽越东至齐鲁。

凡是有大汉军队的地方,不论是隶属长安还是听命于诸侯之国。

半年之内,都会讨论一首名叫十五从军征的诗!

他被废除侯国之前,常年混迹朝堂,很了解那群将军的想法。

有人同情士卒,他们绝对高兴的手足舞蹈,找不着北。

可以说,司匡这一首诗,足以获得大汉全境将领的好感!

不说别人,卫尉李广、不败将军程不识这两个人,绝对会力挺此诗!

张平安倘若持这首诗入长安,绝对会掀起一阵风暴。

想到这里,徐偃目光炯炯,拱手提醒,

“阁下以此诗相助,怕是要得罪犍为郡郡守了,若此子败,君亦难免杀身之祸。”

司匡咧嘴一笑,丝毫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挥挥手,随口吟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这看似无意的行为,在徐偃眼里,却是一种大才者才有的手段。

随口成诗,让这位谷梁派的弟子似梦似幻,精神恍惚。

他感觉回到了三代之时,见证了诗经小雅都人士创作时,诗人感慨的场面“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仿佛看见了孔丘在修改诗三百时的怅然与欢乐。

“好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徐偃大笑,拍手叫绝,“鄙人徐偃,在儒门还有一定的地位,若阁下需要,尽管开口,我必相助。”

霍去病骑着马,大笑连连,

“哈哈哈,徐偃,这恐怕就不需要了。”

“小郎君说的是。”徐偃恍然大悟,急忙转身拱手赔笑,“有您在,长安谁敢放肆?”

嘴上虽然这么恭维,但是其心里可不这么想。

徐偃回想着传闻

卫夫人的外甥打了某某家的公子。

卫夫人的外甥放过烧了某某家的别苑。

在长安街头赛马。

这小瘟神,谁惹谁倒霉。

“徐校尉怕是猜错了,兄长可不需要我”。霍去病努努嘴,指着司匡,“介绍一下,这位是匡人,你可以称之为稷下侯。”

“稷下侯?”

徐偃一愣,右侧嘴角抽搐几下,背后一凉。

耳熟得很呢。

脑海闪过一道思维的闪电,

“可是那个破左贤部”

“对。”

霍去病大大咧咧地下马,黑色的马鞭子随手丢给路博德,亲自扶起张平安,看着徐偃,道

“小爷我呢,最近几天在稷下侯手下做事,希望你呢,能配合一下。哦,我是帮姨夫办事。”

“哎,好。”

徐偃哭丧着脸,点点头。

“这位叫张平安的兄弟,现在开始,是我的兄弟了,小爷想让他进武关,你有意见吗?”

“小郎君说笑了,肯定没有。”

徐偃小鸡啄米似的摇摇头,眼睛的余光瞥着司匡。

有这位破匈奴的大佬力挺,他敢有意见吗?

长安其谁不知道稷下侯是陛下的宝贝?

再者说,唐蒙捏造情报,一旦查下来,能不能保住自己,还是个谜,自己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天塌了高个子顶着。

有霍去病与司匡在,就算出了事则轮不到他这个“被迫”放人的校尉承担。

与其得罪这俩人,还不如得罪唐蒙。

徐偃看着驻守武关的士卒齐刷刷地盯着自己,知道拦不住了。

拦一个索要被贪墨军功的人,乃和众多士卒为敌。

不明智!

他赶紧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平安,希望汝能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