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十年,南阳乡下一处大宅中热闹非凡。
此大宅正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南阳诸葛庐”。
与刘禹锡《陋室铭》中的陋室完全不搭边。
眼前的“诸葛庐”非但没有一丝简陋,没有一丝简朴,甚至可以说有些奢华。
碧瓦朱檐,层楼叠榭,气派异常。
想想也是,出师表中诸葛亮虽然自称“臣本布衣”。
然而事实,诸葛一脉在山东却是显贵人家。
他的父亲诸葛珪曾是泰山的郡丞,叔父诸葛玄更是做过豫章太守这样的高官。
如此家庭出身得诸葛亮且会真的住在“茅庐”?!
此刻诸葛家的大宅中,可以称得高朋满座,牛人云集。
主位,二十四岁的诸葛亮席地跪坐,右手羽扇轻摇,端是潇洒无比。
在他左右两边,凤雏庞统、徐庶、崔州平、石韬、孟建等好友依次而坐。
崔州平为人性子急,刚刚落座就说道:
“孔明,你搞什么鬼?不是说有大贤要介绍给我等吗?可人呢?”
听到崔州平发问,徐庶等人也纷纷问起大贤人在那里?
也难怪众人着急,诸葛亮时常自比管仲乐毅,能被他称之为大贤的人得有多牛逼?!
看到好友发问,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诸公莫急,昨夜我与大贤畅谈一夜,天亮方才歇息,如今他已醒转,梳洗完毕后与诸公见面!”
听到诸葛亮的话,众人心中稍定。
徐庶问道:“孔明,这个天下能被你称之为大贤的人可不多,不知道此人是何方人士?”
诸葛亮微微一怔,回道:“亮昨日方与大贤相识,只顾得谈天说地,畅想未来,哪里人还真忘了问了!”
凤雏庞统向来不服人,插嘴道:“孔明,这个世欺世盗名之辈可不少,你可别看走眼了!“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诸公,不是夸口,新交的这个朋友的才智、见识绝对不在亮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什么?才智和见识还在孔明之?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不淡定了。
孔明是谁?
那是自比管仲乐毅,才能更是可与姜尚、子房相媲美的大才。
这个大贤到底是何方神圣?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都想一见大贤真容。
看到好友们震惊的表情,诸葛亮微微一笑。
回想这一日的经历,他多少还有些后怕。
如果不是犹豫再三,差点就与“大贤”失之交臂。
昨天,诸葛亮在房中读书,下人来回禀说有人拜会。
他养望数年,在荆州这片名气很大。
听到来人的姓名,不是个熟悉的名字,本来要拒绝。
可是不知怎的,阴差阳错的见了来人。
说实话,第一眼见罢,诸葛亮对来人印象极差。
穿着古怪服饰不说,还留着比僧侣长不多少的头发,这在讲究仪表的东汉来说太失礼了。
本想着随意交谈几句,打发了来人。
谁知道这一谈就不得了,诸葛亮简直惊为天下人。
来人寒暄数句直入主题。
“孔明兄,你认为今后天下将如何?”
诸葛亮一生谨慎,来人不知根底,却问计天下,他怎敢乱言。
只是笑道:“亮本布衣,天下将如何怎会知晓?我观兄台器宇不凡,心中定有沟壑!”
听到诸葛亮夸赞,来人也没有谦虚,直接笑道:
“孔明兄,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听完来人之言,诸葛亮大吃一惊,这根本就是他理想中的“三分天下”。
这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三分天下”之策他已经在脑海中构思数年,可从来没对人讲过。
此人居然叙述得比他所构思还透彻,还清晰,简直惊爆了他的眼球。
诸葛亮当下不敢小觑来人。
于是二人攀谈起来,这一聊可不得了。
来人虽然言语有些怪异,可是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法韬略,居然无所不知。
而且所想所思更是超前,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
如此大才,诸葛亮顿时引为平生第一知己。
于是,二人一直把酒高谈到天亮。
天亮后,诸葛亮安排来人入主客房,他却没有任何睡意,只是给荆襄好友一一去信。
所有人的信中只有一句话。
“亮今结识大贤,请公赴宴以成佳话。”
............................................
.............................................
新书首日数据太重要了,请各位大大支持一下,鲜花,评价票,月票,有啥要啥,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