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长安城格外炫目,太阳初升,一道道金线洒落下去。
皇宫金色的琉璃瓦散落着光辉,满满的都是荣华富贵。
如同赵恒所写的劝学诗一般。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今日就是朝廷传胪的日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在今日了。
此刻的长安城外,人群分成两类。
一类是穿着紫色朝服的文武百官。
在天唐帝国的规定中,亲王至三品朝袍为紫袍,着玉带,所以眼前这些文武百官都至少是位列三品的朝中大员。
另一类人则是穿着崭新进士冠服,带着簪花乌纱的新进进士。
这些新进的进士都十分激动,金殿传胪,寒窗苦读十二载,今天就是他们十年寒窗最终收获的时刻。
此刻,长安城门还没有开启,天还有些微凉,但是挡不住这些已经可以被称作进士的学子的火热之心。
门口近千位的新科进士,三五成团,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什么。
他们聊的最多的话题,便是这次的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探花以及第三的榜眼到底是谁,这一点就算是文武百官也不算清楚。
在阵阵的喧嚣声中,“咚”,“咚”,“咚”,皇宫城门的通天鼓被侍卫敲响,周围也渐渐变得安静了起来。
文武百官们似乎都很有经验,手执玉板,分立成两列,都在等待着宫门开启。
而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这些新晋的学子分成两列。
宫门被侍卫打开,皇亲国戚与三公元帅率先踏入,然后是大学士将军,后面跟着六部百官地方巡抚……
等到朝中大员都进去,这些新晋的新科进士才紧随其后,踏入宫门。
学子们抬头看着这座威严庄重的皇宫,都有些情难自禁,落下泪来。
宫廷里的披甲护卫站在宫门两旁,警惕的盯着四周,一刻都不敢懈怠。
再往前走。便看到了长安城内横流的护城河,这条河流也多起拱卫皇宫之效果。
不过既然敌军也打到长安来了,实际这条护城河有没有其实也没多大多用。
所以天唐帝国的皇帝在护城河修建了一座圆形拱桥,蓝田玉为材料,精雕玉琢,万分奢华,即是一处活水,又可当参观来用。
文武百官来到护城河桥前,再次整理着装,穿戴整齐,正式准备进入谨身殿。
穿过太和门,诸位学子们明显感觉到到守卫更加森严。
五步一亭三步一岗,侍卫腰跨长刀,双眼显露着无情,这些拱卫都是一些军中的精锐,百战的老兵,对天唐帝国忠心耿耿。
然后让皇帝调用考核,通过考核才会被任用保卫皇宫。
这些面露森严的侍卫仔细盯着眼前的新科进士们,浓烈的煞气将几个体质比较弱的学子吓得脸色都有几分苍白。
而此刻百官之中的御史也开始负责起来了监察之任。
从现在开始,文武百官以及身后的那些新科进士都已经处于了监察之中。
这是他们的第一道门槛,儒家注重仁和礼,而身为天唐帝国万一挑一的新科进士则更是代表了一国气象。
不能违礼,不能失德。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御史们仔细的盯着,一旦有任何违背礼节的地方都会被记录在案。这会让他们的形象扣分不少。
富贵荣华,滔天权势已经展现在这些新科进士的眼前。
可是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或者默默无闻其实就看他们的选择了。
遥望谨身殿,皇宫的华贵这群新科进士才真正的见识到了。
用数百块好的汉白玉打造的台阶,每个玉砖都被能工巧匠雕刻着双龙出海图,震撼人心,。
台阶之有一个宝座,宝座通体用昆仑紫金制成,雕刻着九龙逐日,在太阳的照射下,那宝座的九龙都仿佛活过来一般。
吞吐着紫气,十分尊贵,而这张宝座,只要你坐去,就意味着你拥有数亿万的子民效忠,通天的权势,满国的富贵,因为这就是—龙椅。
通往大殿的岩阶被称为“陛”,这种台阶不像没有那么紧促。
岩阶和岩阶之间有一段大理石铺成的平台,这块平台被称为“墀”,这平台台被朱砂染成了红色。
朝廷大员都站在了红色的“墀”,按照品级大小由而下站立。
而九百九十九名新科进士因为没有官身,所以是没有资格面的。
他们都是排在文武百官后,站在岩阶之。
这更加凸现了等级分明,制度森严。
让不少新进进士定下了在朝野之中挥斥方遒的决心。
因为今日天唐帝国的那位皇帝要亲临主持这次传胪。
所以礼部的官员很早就来布置现场,在大殿外面的顶檐下放置了一把圣皇万民黄伞盖。
而在大殿的周围依次设有鼎、炉、壶、盘、瓶、椅、杌等礼器物。
旁边还有着数位拿着不同乐器的乐师静立待命。
另外手持长刀、弓箭、长枪的天子亲卫站在岩阶两边,层层而下,威风凛凛,让今日大殿显得格外威严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