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关于罗马皇帝是个科幻迷这件事(二)(1 / 1)楚梓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不仅是三体的粉丝,我还是很多科幻作家的死忠粉。科幻小说是我仅次于阅读莎士比亚的爱好。”君士坦丁十一世大笑,“我收藏有儒勒·凡尔赛的初版手稿,有时间带你看看。”

“你们很多人都喜欢科幻作品啊。”荀子忧沉吟道。

无论是济慈,还是面前中年人。他们二人的共同点就是都属于科幻小说的爱好者。

作为一个从中世纪活到今天的人,科幻小说未免对这些浑身烙印着旧时代影子的人来说太过新潮。

别说宇宙飞船,贤者出生的年代里否定地心说都有被绑上火刑架的风险。

“这很正常。”贤者搓着手,“科幻小说内核和我们这些人的境遇有相似之处,你知道它是什么?”

荀子忧考虑一下。

“探索?冒险?”

星舰,地心旅行,时空穿梭……如此种种,浪漫主义的探索和冒险是科幻文学作品里永恒的主体。

“不,是恐惧。”贤者随口抓过桌子上的一只茶杯。

“无力的宿命感,你有着永远无法战胜的敌人。高维文明,未来的时光机,注定将崩溃的帝国,因果循环的永恒失败,黑色幽默中的毁灭……注”

他把吃剩的果核丢进茶杯里,看着苹果核在水波中浮沉。“无论科技怎样发展,大家都是脆弱的。”

“人类每一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贤者伸出手指搅了搅茶杯,引用一句科幻巨匠赫伯特《沙丘三部曲的经典段落。

滚烫的茶水一点点冻结,果核被冰封在深色茶水中。

“神秘侧接触的多了,你就会觉得赫伯特先生的这句话真他妈的有道理。”中年人叹息的说,“简直应该把这句话纹在每个白痴的脸上。”

“是那个怪物?”

一段记忆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荀子忧脑海,长者无数眼球的章鱼怪从海水下破浪而出,百米长的歌诗利亚号游轮在它面前就像是孩提放入水的折纸船般渺小。

充斥在心中的混乱和未知恐惧几乎把自己摧毁。

“我年幼时遇到的章鱼是什么东西。”他掐着手指。

“哈斯塔,风之神明。自从古神瓦尔因陷入昏睡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和黄衣之主抢夺风元素的支配权,就算是你也不行。”

“就算?”荀子忧苦笑,“你说的词汇我很多都没有听懂。但我何德何能能和那种东西相提并论。在直视它的瞬间,我都觉得自己疯掉了。”

仅仅是回忆哈斯塔恐怖的形象,就让他觉得口干舌燥。

荀子忧拿起托盘里看起来没有人动过的茶杯,小口小口抿着茶水。

“大部分旧日支配者都有不可观测的属性。没有足够风元素亲和力,看见哈斯塔瞬间就会疯癫,在联合会中,能够直视哈斯塔的人也不多。”

“风元素,抱歉,我不明白您口中的风元素到底是什么。元素说这种陈旧的理论真的存在?”

荀子忧尝试组织语言,用更加本质的方法提问,“或者说,组成世界的东西……到底是原子还是四元素?”

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这是基础科学常识。

每个震旦人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几乎都学过枣糕模型、卢瑟福模型等一系列物理学模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这句话有的重要。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一切现代科学理论都与这句话脱不开关系。

这个概念就像“人需要喝水”“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一样是最最最基础的公理与事实,是科学认知体系的底层架构。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如果世界就要毁灭了,人类所有科学,文化,经济成果都将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而你只能给后世留下唯一最有价值的话。

你要留下什么?

“学会爱?”、“不要战争?”、“保护环境?”、“从矿石中冶金的原理?”

都不对,这句话就应该是“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

这个知识是如此的重要,然而人们是在非常晚的近现代才搞明白此科学理论,在那之前,元素理论一直是最主流观点。

元素理论在西方学说大概可分为“四元素说”,“第五元素说”,“燃素说”等一系列相关理论。

而在东方,“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同样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影响着每一个人。

总之,人类文明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时间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百亿人都坚定的相信目之所及的事物实质上都是名为“元素”的东西在死死生生。

气稀释成了火,浓缩成了风,风再浓缩成为了云采……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相生相克,源源不息……

这是过去人们的科学观,放到现在这种科学观被称作哲学观才对。

早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以现在技术发展程度,你找块木头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下过一遍能看到它的结构,你看到的是原子与分子而非木元素、燃素这些东西。”君士坦丁十一世先回答荀子忧第一个问题。

悬在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荀子忧刚刚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对方说出第二句话。

“元素也真的存在。”

“为什么?”

“没有多余理由,事实胜于雄辩。”

贤者伸出手掌,在口袋里摸索了一阵,找出了一枚钱币。

钱币黑乎乎的,老化非常严重,正面刻着圆脑袋带着帽子的男子半身像,反面则是M形状的建筑。

“这枚钱币有什么特殊的?”

“一枚查士丁尼一世的银币,初版,但我要展示给你的不是这个。”贤者说,“稍等。”

当着荀子忧的面,贤者的手心突然燃起白色的火焰。

“什么情况!”

热浪铺面而来,荀子忧身体后仰,让自己的面颊离对方掌心燃烧的高温远一点。

在他注视中,钱币在掌心火焰里变得红亮。

金属一点点融化,直到变成一团悬浮在手心上不断翻滚的融化液体。

贤者轻轻吹口气,微量风元素微粒包裹着这团融金。

无色无形的风在中年人命令下宛如工匠手里雕琢的腊模,它们推动融化的银液成型、冷却,最终变为一枚上有植物藤蔓花纹的指环。

“刚刚你眼前分别出现的分别是火元素和风元素的力量。”君士坦丁十一世说,“现在则是水元素。”

嘶嘶水蒸气腾起所产生的白烟从指环四周冒出。

烈焰褪去尘封白银表面的锈迹与霉点,消散的烟气下是光洁如镜的白银。

“现在你相信元素理论存在了么?”

荀子忧咬着嘴唇,身体颤抖,他说,“我知道超能力力量的存在,我也寻找过它很久。我只是……我只是难以相信竟然是老掉牙的元素理论。”

“理解。”

“身体相信了,大脑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荀子忧顾不得烫,一口把茶杯里所有水喝干,让微苦的茶浆压下心中惊愕。

白色骨瓷杯被杯里的麝香葡萄红茶熨的微热,一边托盘上摆放着Fortum Masons百货出品的蓝底黄漆的茶叶罐。

荀子忧提起这支茶叶罐。

他不懂欧式红茶,也品不出FM家的高端发酵果茶和十几块钱一两的野菊花有多么根本的不同,只是觉得手里拿着的茶叶罐看起来非常真实。

“就像这个茶叶罐,我从没有见过这种茶叶罐,真漂亮。”荀子忧摸着茶叶罐冰冷封装。

“我的大脑告诉我它们都不过是幻觉,可眼睛和手传来的感觉都很真实。”

“我想你理解错了。”贤者把刚刚锻造好的指环抛在空中,接住,又抛到空中。

“这里就是真实的,镜结界不是幻象。”

“不是幻象?”荀子忧问,“您不是说是投影么。”

“当然是投影,投影和幻象是两码事。你的身体是真实的,难道身体留下的影子就是虚假的么?”

“你是说。”

“镜世界是夹杂在真实世界和虚幻迷雾中的那道夹缝,它藏在阴影里,但它当然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固有思维影响到你了,要去换个角度看世界。”贤者说,“这是两套并行的体系,神秘侧,现实侧,它们往往存在于不关联两个维度,又会在某些节点相交。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代表着真实,一个代表着虚幻。

这个世界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比如说,在你的印象里,四元素说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呢?”

“柏拉图。”

“五行学说呢?”

“我不知道。”荀子忧思考了片刻,遗憾的摇头。“也许是诸子百家时的某一个人。”

“差不多,也可能稍微要早一点。箕子,就是任献公,震旦的殷末三仁之人,他向周武王讲述‘天地之道’就提及了五行。当然那篇文献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儒者假托他人名所做,所以你说的也没有错。”

“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啊,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人类第一次从旧日支配者的恐惧中稍稍直起了腰。”君士坦丁十一世感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