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陆瑾年一手创办的“大唐报”就横空出世了!
“大唐报”如火如荼的在全大唐开始发行!
大唐各地主要郡县和各大书院均有售卖。
“卖报,卖报喽!”
“卖报,卖报喽!”
大唐各地的大街小巷都是报童们的叫卖声。
。。。。。。。
“亩产万斤的福瑞已经成熟!全国粮食堆满仓!”
“大唐与突厥大军大战在即,战前一线最新战况!”
“朝廷颁布的最新政策,新鲜出炉,抢先看喽!”
。。。。。。。
按照各地报馆的人所教的,穿街走巷的报童们不仅热情周到又聪明机灵。
在热闹的坊市街道内,他们的嚷嚷叫卖声不绝于耳。
报馆的人给他们的提成也高,一天赚个十几钱问题都不大。
有个头脑灵活的,一天能赚二十钱。
比他老子赚的都还多!
同样是报童,有的卖的多,有的卖的少,这都得看自己的售卖能力。
有的文人见了十分新奇,便上前好奇的问道:“卖报?你卖的是啥?”
报童便会热情的回答:“我卖的是报纸,报纸是拿来看的,就像好几页书一样。”
“拿来看的报纸?!那这报…报纸上面有啥?”那文人追问。
“这报纸上有整个大唐最新的消息!”
“让您不行千里路,一报在手,便知天下事!”报童骄傲的朗声道。
“这么厉害?!知天下事?!那这报纸多少钱一份?”那文人惊问。
“不贵,五文钱而已,您可以看一整天。”
报童淡定的自信回答。
“好咧,给我一份!”那文人欣喜的说道。
“好咧!给您,欢迎您下来再来!”报童热络的说道。
其他文人上前仔细一看报纸内容,惊奇得不得了!
购买欲一下子暴增,纷纷掏出钱想买。
“给我来一份!”
“给我也来一份!”
“我也是来一份!”
。。。。。。。。
买报纸的,那都是识字的。
自然,也不蠢。
几个人轮流花钱买,看完后就让其他人传阅着看。
一份报纸五文钱,并不算便宜。
因为,现在一斗粟米,就要五文钱。
但是,对于文人而言,报纸这可是新鲜玩意儿,反正报纸这东西轻便的很。
一刊报纸四四方方,有八页,他们分着看,平均之后,这价格也能接受得了。
反正报纸放在那里又不会坏。
买!
入目第一页便是排大字!
“大唐报”!
赫然醒目!
这是大唐第一份报纸!
里面的内容,是马周仔细从一众优秀稿件中精挑细选而出的!
陆瑾年征稿的消息一传出,整个灵武县周边都轰动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大帮双眼通红的文人墨客就堵在了陆府门口。
打开报纸。
第一页便是大唐地图。
还别说,现在大唐匠人的手艺是真心不错。
陆瑾年把样图绘好后,这些匠人就能刻画得如此跃然纸上。
第二页映入眼帘的是李世民的头像。
惟妙惟肖!
李世民这一版面,上的可是头条!记载了李世民自上位以来的功绩与成就。
就他的脑袋,足足就占了半个版面。
不过这有个坏处,那就是比较浪费墨汁。
不过也没事。
李世民毕竟是皇帝,得给足他面子,他高兴了,这报纸也好宣传开来。
“大唐的疆域图?”
“还有陛下的画像?”
“这报纸,买的值!”
“这画倒是真心不错!”
看完的人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绘画在唐朝时期并不新鲜。
这在旧石器时代,其实便已经有了。
比如说,各种出土的壁画。
第三页。
主要介绍了此次祥瑞大丰收的盛况!
此页的内容写的详略得当,侧重分明。
“嘶,亩产万斤的福瑞已经成熟!”
“全国粮食堆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