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是时候了,筑城秦家庄(1 / 1)十二宸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巧合吗?

不管是第五次东巡,还是荧惑守心和陨石天降。

这些只要耍些手段或者花些钱财,都能打听到。

但徐福返回这种事,又岂是能打听来的?

“飞鸽传书,着徐福六百里加急赶回咸阳!”

意外的消息让嬴政心神狂跳,看着甲士奉命而去后,又朝着蒙毅道:“即刻回宫给朕抓一只麻雀来……!”

丹药有毒?

秦阳妄言大秦和祖龙将要衰亡后,嬴政便将此言当成了危言耸听。

但现在,他不得不生疑。

万一丹药真的有毒,就不是单单一个徐福诓骗他那么简单了……。

与此同时,秦家庄村后北岭坡!

秦阳正神色凝重地看着排起长龙的流民队伍。

在他安排下,愿意留下的流民,已经开始登记造册。

登记完成便可去一旁临时搭建的灶台处,领取一份粥食等待安置。

出乎意料,这次涌来的流民可不是以前那种几十百人,而是近千之众。

“公子宽心,我与夫人核算过,以稀粥为准,就算庄子半年没有进项,吃食也不会有问题。且现在开荒种植到了秋季也就能接续了……。”

似乎察觉到秦阳在担忧什么,宋山急忙走过来汇报。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口,钱粮消耗自然大增。

作为庄子里的大管事,他不得不认真思虑安排周全。

然而不等他把话说完,秦阳就摇了摇头道:“不可!”

“公子?”

宋山顿时一怔,但旋即就像想通了什么。

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点头道:“公子担忧的是,即便稀粥也不能管饱。就让黔首们多去山狩猎采挖野菜,尽可能节省钱粮……!”

在大秦,粮食就是百姓的命。

世道不好,谁都不知道天灾和人祸哪个会先来,多留余粮总是对的。

“不不……!”

秦阳无语摆手,他知道宋山误会了。

接着道:“不可只煮稀粥,饭食也要管饱,还要保证餐餐有鱼肉。另外,我之前写的汤药方子,也要隔三差五熬煮给所有人喝,预防夏季瘟疫流病!”

“这……?”

宋山呆住了,满脸的不情愿。

都是穷苦惯了的百姓,有口吃食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虽然近年在秦阳的要求下,庄子里的大锅饭顿顿都能见肉食荤腥。

但这些流民来就和有过勤恳劳作的村民同样待遇,也太好了吧。

“你不必多想,我们庄子之所以富足,就是万民一心。”

看着满眼不舍的宋山,秦阳又道。

不过他的一番话落,旁边听到这些的流民,早已是热泪盈眶。

“公子善举,堪比当世大贤!”

“能投奔公子,是我等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不少流民纷纷开口,感恩戴德地朝着秦阳叩首。

命贱如狗的世道里,只要不被饿死就算是好命了。

可他们却做梦一样,听到了什么?

稀粥都不行,要有真正管饱的饭食,还得有肉食荤腥?

“诸位选择留下,就是秦家庄的人,自然视同手足。”

秦阳笑着挥手回应,不过并未多说。

在痛哭流涕的感佩声中,他拉着宋山转到一边道:“我且问你,算新来流民,我秦家庄人口几何了?”

“近万众……!”宋山自信道。

作为大管事,要是不清楚人口数量,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但话未说完,就又一愣。

像是突然反应到了什么,愕然道:“公子是说?”

在六国余孽暗中不断反秦的背景下,秦律早有新规。

但凡流民聚集之地,超万人就要到属地官府报备案。

否则就会被当做乱民镇压征调,难逃徭役之苦。

之前秦阳就提醒过他,待庄子村民多时,就得低调行事了。

因为一旦被官家注意,秦家庄就不可能按照大锅饭的现状继续发展了。

“没错,也是时候了!”

秦阳想了想道:“这些流民就不要起屋盖房了,先分散安置于各家各户。

“明日你亲自组织壮丁采石运砖筑造村口门户,同时加大砖窑的生产烧制。待筑造完工,给所有庄户新建砖瓦新房的事情,也要立即进行……!”

要想让人摸不清状况。

秦家庄就不能这样门户大开,任人来去了。

好在进入村子,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谷道口,极易筑造城墙设置关隘。

只要建了门户,也算提前为乱世做准备了。

而且为了改善土屋草棚的恶劣居住环境。

秦阳两年前就带领村民烧制出了坚硬的红砖和水泥。

之所以一直没有动用,就是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公子请放心,我这就找人去准备!”

秦阳的安排,让宋山大喜连连。

作为秦家庄从无到有的建立者,秦阳的话就是圣旨。

而且终于要开建传说中不惧雨水腐蚀的红砖大瓦房,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ps:新书传,读者大佬们,求鲜花收藏啊啊啊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