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粮库本来只是外门弟子的任务,根本就不需要内门弟子负责,只不过在封师叔的照顾下,这个位置落到了李牧头上。
当然这并不需要他亲自去受粮仓,他的职位是外门执事,负责管理华阴县的外门弟子,如果是在外面的话,他基本上可以负责一个县,甚至一个府的华山事务。
只不过这里是华山脚下,外门执事有点儿多,大家就只能各自分管一项了。
别的部门早就有人负责了,所以李牧就只能领一个分管粮库的n了,具体事务依然还是外门弟子干,他只是去混日子。
这种情况也是门派默许的,像李牧这样师傅死了,他们师兄弟几个又没有出师,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基本上只要和魔教开战都会发生,门派也是有所照顾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留在山上,像李牧这种没了靠山的弟子,日子自然不好过,尤其是剑气之争,想不和别人发生矛盾都难啊!
这也是李牧的师兄师姐们没有过来接走他们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太深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要时常出去做任务,留下山上的时间不多,没有精力顾得上他们!
对于他的选择,封师叔也理解的,下山去避避风头,等未来武功高了再回来,这也是常有的事,考虑到他年龄还还有几个师弟师妹要照顾,就将让他领了一个闲职去山下混日子了。
没错这个封长老,就是封不平的师傅,只不过他的实力要比李清风强得多,是华山派的核心长老,李牧的师傅和他拜的是同一个师傅,并且还是他的师兄,两人在门派中的关系很好,所以第一时间李牧就向他求助。
如果没有剑气之争的话,李牧师兄弟还是可以留在山上的,甚至都不用搬家,剑宗内部的关系还是很和谐的。
李牧的师弟分别是:王不定、刘不凡、周不林、向不过、李不凡、李不方,两个师妹:周不瑶、罗不敏。
这些名字都是他师傅取的,他们属于不字辈,所以名字中间都有一个不字,李牧现在也成了李不牧。
年长的王不定和李牧差不多大,都是十五岁,其他几个师弟师妹除了小师妹周不瑶只有十岁,其他人都是十三四岁。
除了李牧突破了三流后期外,其他人都是不入流境界,王不定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
对比笑傲开场来说,他们比起岳不群收得那帮弟子来说,他们的资质一点儿也不差,基本上在二十岁之前,他们都可以突破三流境界。
时间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下山的时间,李牧带着师弟师妹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故居,除非他们中有人突破一流境界,否则这里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师兄,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够再回来啊?”刚说完小师妹的眼泪已经滚滚而来。
李牧安慰道:“很快的,只要我们努力练功,总有一天可以再次回来的!”
几人的心情都不怎么好,带着大包小包就上路了,虽然距离华阴县城的路并不远,但是几人还是花了大半天功夫。
这还是大家都有武功在身的情况下,否则年仅十来岁的少年们走这躺路,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路上李牧遇到了两次剑气两宗的弟子对持,他都是提心吊胆的通过,生怕被殃及了池鱼,好在看他们一帮小屁孩,没有气宗弟子好意思出来找麻烦。
抵达华阴县城,李牧直接带着师弟师妹们到了门派给他们安排的小院内,安顿了下来。
就再次过上了规律的生活,每天都是练功,偶尔也指点一下师弟师妹们练武,至于宗门任务,这个还不需要他操心。
原来的外门弟子会做好的,谁也不可能指望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屁孩去真正主事,只要他不去添乱就好了。
这也正合李牧的心意,武侠世界永远都是用拳头说话,不趁着现在努力练功,一旦剑气之争过后,华山弟子的名头就不好用了,搞不好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李牧可不相信,剑气之争华山派的内门弟子都死光了,最后就剩下岳不群、宁中则、封不平等五人,要知道他们可有一千多人呢?
难道剑气之争的时候,年仅几岁的弟子也会参加?大家还没有疯狂到要断华山派根基的地步吧?
况且在山下做任务的内门也不在少数,剑气之争既然是突然爆发的,这些人也不可能都赶会去,那么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外门弟子可以当叛徒,改投其他门派,但是内门弟子就绝对不可能了,这是江湖大忌,没有那个名门正派敢收!
以华山派和魔教的仇恨,他们就是投奔过去,也逃不了一个死字,只要不傻他们也可能投奔过去,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了,要么死了,要么隐姓埋名!
可能对他们下手的势力,这个就太多了,除了和华山派有过节的仇人外,各大名门正派估计才是主力,只不过他们在暗地里动手。
想到了这些,李牧就更加努力练功了,反正改进过后的华山基础内功,可以一直n下去,和当年的全真心法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先天之前都不用担心n的问题!
除了练武之外,他们还要上课,没有错,李牧还请了一老道来给他们上课,只不过课本不是四书五经,而是道家典籍。
华山作为道教名山,在这里潜修的道士也是不少的,曾经华山派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后面慢慢蜕变成了真正的江湖门派。
不过香火情还是在的,华山派也没有驱逐这些道士,大家各占一方,颇有几分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
这个也是李牧无疑中发现道家典籍有助于内功境界突破,华山内功源自全真教,和道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很多理念都是源自道家典籍。
尽管师弟师妹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不过华山弟子也是要习文的,只不过学的是四书五经之内的儒家典籍,只求提高文化水平,不求甚解。
他们也没有反对,又不去考科举,对他们这些江湖中人来说,拿什么当教材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