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漫看了看齐梅梅,她的眼睛偷偷的齐梅梅的丘壑上徘徊了片刻。
要吃点什么补一补,才能让我的胸不平,能像梅梅姐的那样大呢?
不高兴!
赵雪漫撅起小嘴儿,周小树让她自惭形秽,齐梅梅也让她自惭形秽。
我怎么会这么难啊?
赵雪漫的心里别提多幽怨了。
一定一定要让周大哥带我!
宗明诚的桃花眼中燃烧着灼热的目光看着周小树。
他的思绪像是已经飘向周小树带着他叱咤风云于地火城的万千勾栏、凤楼和雅阁。
膫儿给他们踢断,腚儿给他们爆烂!
宗明诚不知在地火城受过何等的委屈,幻想着就在心里发起了狰狞的狠劲。
“你在想什么呢?”
赵雪漫好烦躁,看到宗明诚那摩擦着火花的眼神,蹙起了自己的小眉毛。
她压低声音,语气异常严厉,“你怎么总是想那些歪门邪道,就不能凭自己的本事走正路吗?”
“我没有。”
宗明诚小声嘀咕,在赵雪漫给他的心理压力,他实难强硬起来。
赵雪漫撇了宗明诚一嘴,不再管他,美眸依旧看向窗前的背影向着众人的周小树。
各位小教夫子也在期盼着,期盼着周小树为这篇名作赋予篇章之名。
这是印刻在历史上的记录时刻,在二楼的每一个人都在翘首以待。
“《桃花源记》。”
周小树的语气平静,没有一点儿波动,仿佛写出一篇千古佳作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桃花源记》!”
老夫子喃喃自语,苍老的手抚摸着水墨山水画卷,一寸一寸的过去,反复咀嚼着‘桃花源记’四个字。
“玄侯之大才,震古烁今!”
老夫子转头看向清风拂乱发丝的周小树,他此刻的内心里对周小树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甲上。”
齐梅梅的声音响起,她抖音战斗天使阿丽塔的大眼睛里,全都是对周小树的崇敬之情。
“可惜没有超甲上的等级,若是有,周哥哥的这篇《桃花源记》一定是超甲上级的文章。”
齐梅梅为周小树可惜道。
“甲上。”
赵雪漫不只是来‘干饭’的,她其实扮演着监督的角色,只是一般用不着她出言。
观湖书院是青禾书院的上级书院,观湖书院的院长派赵雪漫来,自然会给她按正常程序挨上一个名号。
老夫子之前就已经说过,周小树的这篇文章‘决然为甲上’。
现在他看着水墨山水画卷,对照着一位女性小教夫子用笔记下的《桃花源记》。
一遍又一遍的研读,他每读一遍,就越发觉得周小树真的太厉害了。
从东晋流传下来,跨越一千七百多年都没有消失的名篇,能不厉害吗?
“静夜思!”
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从私塾院内传来。
“黄小教夫子已经准备好了吗?可是还没到测验的时候啊!”
一位小教夫子疑惑道,齐梅梅、赵雪漫、宗明诚和老夫子都来到周小树的身后,探头望向私塾的院内。
白鹤镇小童私塾的普通收入是很不错的,雇佣几个维持生活安全的人轻轻松松。
黄小教夫子在测验完之后,便与三位小教夫子立即下楼,安排小童们准备下一步的测验。
算时间,到这会儿应该没有准备好,然而楼下却传来了稚童背诗词的声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咬字很清楚,不单是干瘪的朗诵,还带着感情色彩。
周小树的眼睛,早就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毫无疑问,这是他女儿的声音。
就是要送女儿到学校里去,呆在我的身边我固然高兴,可是不利于女儿的成长,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特别需要私塾这样的场合。
周小树是明理之人,懂得该如何让女儿健康快乐的长大,私塾与前世的学校虽有差别,但教学环境和办学理念却大同小异。
齐梅梅、赵雪漫、宗明诚和老夫子瞬间被周小树女儿的声音吸引,四人看向小清清的位置。
夜已残像一堵墙一样,坚定的站在女儿和上私塾的小童们之间,识月和何团团分开在左右两边,贴身靠着女儿站着。
小童都好奇的看向女儿,毕竟女儿看上去比他们小太多,却能背出他们没有学过的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儿还是挺容易害羞的,背完《静夜思》,回身又一头扎进了识月的晃嗤晃嗤之中。
醉了!
周小树看着一脸无语,眉头一皱又立马松开。
识月咯咯的笑弯了腰,把女儿抱了起来。
女儿的两只小手抓着识月的衣襟,把小脑袋捂在识月的胸膛上,就是不抬头。
“这首诗,老朽没有听过。”
老夫子是资深的教学专家,像《静夜思》这样简单易懂的诗,流传于世定然会作为基础教学的内容。
小童私塾正是基础教学的开始,然而老夫子却没用听过《静夜思》。
“玄侯真是惊才绝艳!”
老夫子不吝赞赏道:“这首《静夜思》简直妙古绝今,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词藻,用简单朴素的词句描绘出了韵味无穷的篇章。
“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从一个‘霜’字,让人融入到那圆月醉人的秋夜,也是这个‘霜’字,勾起了人淡淡的思愁。
“好诗,真是好诗!”
“甲上。”
齐梅梅的小嘴儿向上一翘,看着周小树的侧脸说道。
“甲上。”
赵雪漫非常赞同齐梅梅,情不自禁,她的小手搭在了周小树的肩膀上。
周小树转头向她一笑,赵雪漫紧张的拿开小手,瘪着嘴低下头不敢看周小树。
大猪蹄子!
赵雪漫的心里不知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周小树。
“一天两篇甲上,玄侯之文才,真乃旷古绝今!”
小教夫子的语气里全是激动,翻翻大丘国的历史,没有一人能像周小树这般,随便拿出的作品就是能够传颂于后世的篇章。
“谬赞了!”
背负双手的周小树,声音里既有沧桑又有苍凉,仿佛是已经经历过人世间的无数事。
“算不得一天两首。”
周小树抬望眼,白云苍狗依旧,“《静夜思》乃是七天前临于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