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司藤,1910年现于西南(1 / 1)孤木千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穿越历:一零四五年五月十五日

西历一九一零年十月

……

现出狼妖真身,晋升元神的谷里安,深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道理,故作高声语:

“吴道先老儿。

你当年看不上我,拒我于门外,可曾想到今日。

现在我就要让你玄门上下付出代价,今日屠玄门者,谷里安是也。”

此话一出,震的丘山耳蜗轰鸣,山顶众人也多作惊讶之态。

散修“怀月道长”,玄丹境真人,曾经也是风光过的。

竟然成了半空中,妖气滔天的元神狼妖。

谷里安也不去想徒儿丘山心中作何感想,看着众人惊诧,只觉已经达到了目的,一吐胸中多年怨气。

随即元神之力,注入残缺的神通秘篆。

神通“啸月”对着跟上来的吴道先,施展而出。

吴道先感受到谷里安身上,升起的神通法韵波动,心中无限苦涩。

当下就施展起了,苦修多年的法门,口中念念作响:

香气沉沉应乾坤,燃起清香透天门,金鸟奔走如云箭,玉兔光辉似车轮,南辰北斗满天照,五色彩云闹纷纷,紫微宫中开圣殿,桃源玉女请神仙,千里路途香伸请,飞云走马降来临。拜请本坛祖玄鸣真君仙法来,弟子一心专拜请,神兵火急如律令。

一刹之息,百言作叱音。

阵阵仙光从吴道先体内浮现,飘飘乎似登仙。

吴道先此刻,已经从自家的玄鸣真君那里,接引来了仙光,感觉自身状态不逊真仙。

仙光充盈体内的强大感,让吴道先仙光结玄印冲了过去,一拼之下谷里安果被击飞到数十里外。

吴道先自己也在这一撞之下,飞出数里。

毕竟是第一次驱使仙光,还有些不太顺手。

至于撞击中,受的一点轻伤,很快就在仙光之下瞬息复原。

料定使出神通的谷里安必定重伤,吴道先迅速追了过去。

刚刚步上人生巅峰的谷里安,在重伤之下稍稍清醒了些,好在妖身强大,还不至于动都动不了。

忧心大敌来追的谷里安兜头就跑,被吴道先追的狼狈万分。

一时也想不到更好去处,直往西南遁去。

谷里安虽然不知仙光临身的吴道先,能撑多久,但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自己。

驾起妖风的谷里安,在被吴道先追上之前,一头撞进了司藤布置的云龙归匿阵。

仗着妖身强横,一撞之下让云龙归匿阵晃动不已。

追着谷里安眼见他冲进了阵中大雾,吴道先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好好的玄门大典,被谷里安搅得玄门上下成了笑柄。

不摘了他的项上狼头,玄门还有何颜面统领诸道。

吴道先而今仙光在身,破了谷里安的残破神通不够。

显然是要再试试,这西南妖孽的神通才肯罢休!

也好叫世人知道,他们拜的那神树绕藤雕塑,到底是不是真神?

吴道先仙光御诀,一击之下就打破了云龙归匿阵,乙木青龙阵灵也在仙光御决下重伤哀鸣。

云消雾散,露出宝地的神禁之山。

“两仪阴阳顺逆五行颠倒乾坤阵禁”熠熠生辉,一股宝气冲天而起,看得吴道先贪心大作。

被阵法的晃动,吵醒的司藤,心中腾起一团怒火,还没等泄泄这起床气。

司藤就见一道金光飞来,打破了自己幸苦构建的阵法。

若不是乙木青龙阵连接“两仪阴阳顺逆五行颠倒乾坤阵禁”,怕是要和云龙归匿阵一个下场。

甚至还要牵连,和五行轮转阵法相连的李长安,这让本来只是胸有怒气的司藤,杀心大起。

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

司藤挥手就是一道白光飞出,打在狼妖模样的谷里安身上。

谷里安还在思索如何抵御吴道先,想要出言请此地主人联手御敌。

还未张口就被白光化作了一个大冰块,飞落在四山外的荒漠带上。

这白光有个名目叫作“冰魄玄光”,乃是修行《太阴炼神经者,晋升元神时,才能练成的一道神通。

神通难成,要么有合适的天地灵物依法门炼化,要么就只有通过性命交修的功法,晋升元神时才有机会炼成。

当然了,不是所有功法都能炼成神通,至少除了李长安一众,此界还无人有这个福缘。

吴道先见这一身白色旗袍的女子,挥手就是一道神通,把之前还能和自己相较的谷里安,冻成玄冰一块。

心中不禁惴惴,正想先说两句场面话打个商量,那里还有仙光破阵的张狂。

一道藤鞭飞来,吴道先身上仙光顷刻而碎,将他打出千里之外。

同境之中能和神通相较者唯有法宝。

这女子应当就是西南人口中的藤母了,身家实在丰厚,不仅有一手神通,还有法宝在手。

要知道偌大玄门,也就自己师父当年升仙时,本命灵器化作了一件法宝。

可惜这件法宝随着师父飞升,一起被带走了,否则自己早就拿着大杀四方了。

吴道先而今身上仙光消散,胸中胆魄具去。

你追我逃,立时就换了角色。

司藤看也不看落在环形荒漠带上的冰封狼妖,御起冰魄玄光飞向吴道先逃窜的方向。

吴道先逃命算是有一手,率先回了山门,升起大阵。

但司藤岂能不知敌在何方,如此弱鸡还敢屡屡挑衅,真真是不知死活。

万里之遥在光法之下,不过数息。

司藤立在长鸣山外,当空就是一鞭,抽的长鸣山守山大阵支离破碎,地动山摇,震的众人惶惶不安。

吴道先做了初一,那能不料到还有十五,迅速在祖师殿前驾起法坛,要再请真君上身。

方才仓促时,吴道先请来几道仙光就如此犀利,这时心中想到:

“等我请来祖师仙魂,再好好炮制与你,让你瞧瞧什么叫作杀人夺宝。”

顺便让同道看看,能请来的祖师才是好祖师,请不来的终究只是泥塑!

感受到外面的强盛气息,吴道先急忙踏完最后几下罡步,迎师尊上身。

邈邈天外,一缕仙魂携无穷仙光而来,也就是昔年的亲徒弟,否则那个祖师能这么卖力!

玄鸣真君临身,吴道先身上仙光复起,比先前还要光大几分,再瞧已是换了面容。

仙光似海,神威如渊,映在山顶,叫众人如坠仙境。

诸派掌教见了,纷纷言道:

“恭迎玄鸣真君法驾降临!”

“恭迎玄鸣真君法驾降临!”

“恭迎玄鸣真君法驾降临!”

玄鸣真君也不去理会众人奉承,抬起法眸看向不远处的当空。

一道人影藏在皎皎白光之中看不真切。

心下不屑:“藏头露尾之辈”。

掐印成诀,周身万重仙光中飞出一只神鸟,冲向司藤。

司藤驾起通天藤,连挥数鞭,才把那仙光神鸟绞碎。

玄鸣真君半晌也没瞧出那皎皎白光中的真容,只见鞭影不见人身。心中想道:

“贼子倒是好神通,好法宝。

不过元神气息骗不了人,不让你见识见识仙光厉害,如何明白仙凡之隔犹如天渊的道理。”

周身又是数只仙光造化的神鸟飞出,神鸟嘶鸣,叫得山顶众人头晕目眩。

玄鸣真君一边出手,一边高声笑道:

“兀那小辈,破我山门大阵。

若是快快送上手中法宝,跪安请罪,我说不定还能饶你一命。”

司藤驾着冰魄玄光隐在空中,手中通天藤缠向数只仙法造就的神鸟。

这是除了在幻境以外,司藤第一次和人对阵。

见识到对方仙光玄妙,也不再做保留,迅速催动自己压箱底的手段,本命神通“司命”。

“司日月之长短,命生之变数。”

神通“司命”不比“冰魄玄光”凝炼如意,施展起来稍有些吃力。

神通法韵笼罩向玄鸣真君。

玄鸣真君身上仙光旋即转灭,身躯僵硬开始虚化,面容也随之狰狞,数息之后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诡异消失。

“啊”

“啊”

“啊”

天地之间只剩一声惨叫!

在原地回荡不息,听得诸教掌尊一阵胆寒。

九天之外的玄鸣真君,感受到分魂陨灭,却又无可奈可。

除非再有门人修成元神,恭请上身,否则凭他自己,还找不到下界的路。

玄门祖师殿前的各派掌教们,个个抹起了额头的虚汗。

心想我们就是来观个礼,怎么一出接一出,还没完了。

先是散修谷里安化作元神狼妖现世,然后吴道先借来祖师仙光,前去追杀谷里安,几息之后狼狈而归,接着玄鸣真君分魂下界,竟然惨遭毒手,让一众最多只有阳神的小佬直呼“惊悚”!

空中皎皎白光中现出人影轮廓。

众人抬头去看,依旧看不清面容,只瞧得身姿婉约,像是一个身穿旗袍的女子。

众人这才知道破玄门、屠真君的竟是个女子。

众掌教见那女子手中藤鞭法宝探出,延伸向不知名处。

还在和禁制斗智斗勇的白金、黑金,看见探来的白藤,那还不知是司藤姐姐来了。

白藤末端在禁制节点处,看似轻轻点了几下,却引得长鸣山都剧烈活动起来。

原来是这里的禁制和山根融做了一处,是以禁制消融后,山根也随之崩毁。

白藤瞬息卷起案几上,剩下的四枚金橄榄状果实,抽身而走的时候,还不忘卷走黑金和白金。

白藤卷着妖祸遗宝和黑白二金回来时,只是几个眨眼之后的事。

白藤回卷的时候,有位眼尖的瞧出了司藤白藤卷着的是何物。

也不知是觉着白光里的人影好说话,还是真的不惧死,对着就要转身而去的司藤一众道:

“前辈且慢,前辈拿走的可是妖祸遗宝。

此物出世,恐是苍生不幸。

还望前辈怜悯苍生不易,留下此物。”

司藤并未停留,依旧驾着冰魄玄光离去,空中隐隐有回音落下:

“吾名司藤,此物我带走了。

若有不服,可以学着吴道先,来西南拜山。”

众掌教听闻此语,才回过神来,隐约猜测到女子身份。

自帝君藤母信仰传播以来,不是没人去过西南探查。

但不是被西南大庙祝奇楠赶出来,就是见识到神禁之地的奇异之后自觉作罢!

司藤话音落地,长鸣山的震动愈演愈烈。

因为山根损毁,护山大阵也早早被破,长鸣山崩,只在顷刻。

众掌教、老祖虽然没有重塑山根的能力,但保住各自门人弟子还是没问题的。

好在长鸣山离尘远世,崩解的山石也被原本山下的树林阻挡,未曾祸及远方。

司藤带着白金黑金,把长鸣山周围零星几十个凡人,挪到到安全之地后,驾光遁回了西南。

玄门首山自此不复存在。

……

吴道先的弟子李正元,也就是当今玄门掌教。

带领门人弟子去了东北一带建立门庭,新门庭所在,仍叫长鸣山。

新山门建成后,丘山被李正元以入门仪式未举行完毕赶了出去。

从此世间,多了一个狼妖养大的捉妖师。

……

玄门后人记载:

司藤,大坤历二四九年、西历1910年现于西南,原为擎天树身缠绕白藤,狡诈欺世,妖仆藤修为其张目,迫世人谓之藤母。天师吴道先往与除之,不敌身死,后窃取玄门重宝,毁玄门祖庭长鸣山,残杀玄门弟子无数,凶威盛极,道门莫敢与之敌,妖类闻听为之俱。凡玄门弟子,当谨记破山伐庙之仇,以图后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