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朱厚炜将奏报拍在御桌上面,哈哈大笑。
皇兄当真是盖世猛将,就凭此战足以媲美冠军侯!
去年十一月,宣府总兵,威武大将军朱寿于乌拉特马加河寻找到鞑靼小王子主力,一场干脆利落的夜袭之战,阵斩小王子部近万兵马,俘虏六千降卒,俘虏蒙古小王子部族四万余妇孺孩童,俘获战马、牛羊无数!
鞑靼小王子逃窜,不知所踪。
如今朱寿大将军已押解所有蒙古人和牲畜返回,进驻于固原。
大捷!
足以媲美永乐帝的大捷!
新兴而起,对大明九边造成巨大威胁的鞑靼人,如今就像是一条被打断了脊梁的野狗,只能夹起尾巴,灰溜溜的逃亡。
有此战果,至少三十年内草原将再也不能对中原构成威胁,要是再决绝一点,草原百年之内也将再无大患!
“陛下,首辅杨大人求见。”
朱厚炜眉头一皱,杨廷和的来意他清清楚楚。
嘉靖二年三月初,杨廷和的母亲过世,按制,官员当回乡守孝三年。
这个制度对于任何官员都不例外,也就说别管你是首辅是朝堂第一人,还是压根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九品小官,一旦遇到父母丧,就必须要回去丁忧守孝。
否则就是毫无人性,丧尽天良,基本上仕途也就彻底玩完了。
要是朝中重臣不丁忧,那言官一定会把你喷的连你祖宗都认不识……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夺情。
夺情的意思是朝廷夺取孝廉之情,是在守丧期未满的情况下应皇帝的要求重新任职,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也就是说皇帝要你在忠孝之间选择尽忠。
大明历史上最著名的丁忧、夺情事件当属张居正时期。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期间,父亲去世,按制,张居正得要回江陵为父亲守丧,那个时候的张居正正值如日中天时期,和李太后、冯保形成的铁三角,压的万历皇帝连气都透不过来,至于外朝更不用说。
什么吏部天官,什么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全他么唯张居正马首是瞻。
太祖皇帝废除了宰相,是不想让相权制约皇权,而永乐帝设立了内阁,是为了给他分担政务,等于是把相权给分化掉了,自那以后内阁首辅名义上是相,可离真正的宰相实权差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张居正做到了,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做到了权倾天下,做到了压制皇权,做到了压服外朝,乃是大明唯一一个当之无愧的超级权臣!
但是没用……
张居正在首辅位子上面对大明做出了太多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举措就是清丈田亩和清查隐户,而这两样得罪了满天下的士绅。
但是那个时候的张居正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四海蛟龙,谁敢挡在他的面前,他有一百种办法让你死的不能再死。
父亲死了,他如果回江陵,那么至少在他丁忧期间,内阁首辅得要换人,那么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来的新政,随时都会面临人走政息的局面。
位高权重,贪恋权位也好,真心实意想为大明革新鞠躬尽瘁也罢,面对父丧他不想离开,却不得不走。
于是李太后让万历皇帝下旨夺情,叛逆期的小皇帝不愿意,却根本做不了主,于是下旨。
张居正婉拒,再下旨,再婉拒,再下旨,接受了……
君臣之间,把三辞三让的戏码做了个足。
然后张居正回家奔丧,朝廷的政务还源源不断的送给路途中的张居正做主批示……
不过张居正终究还是离开了权力中枢,那些被其权势压制不得不屈服的官员,在其离开之后,终究还是开始宣泄自己的不满。
而理由是现成的,夺情!
灭绝人伦,不孝之人,岂能忠君!
随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只可惜铁三角太过稳固,有后宫、有内廷、有军队、有外朝支持者的张居正终究还是屹立不倒。
但是种子已经埋了下去。
复仇的种子也彻底种在了万历皇帝的心里。
终于张居正死了,没过多久,皇帝就撕下了伪装,轰轰烈烈的清算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倒张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夺情!
没了张居正,铁三角缺了一角,于是万历皇帝联合外朝将冯保赶去了南京,太后从此也幽闭深宫,再无身影。
如今杨廷和的老娘死了,朱厚炜也打算夺情,但是他也知道杨廷和肯定不会愿意。
杨廷和不知道张居正,但是他知道如果他夺情,这辈子的名声必然是彻彻底底毁于一旦!
已经位极人臣,也该是为自己身后名考虑的时候了,为了权柄葬送身后名,委实过于不值。
所以朱厚炜已经决定让杨廷和返乡守丧,那么杨廷和走了以后,内阁首辅的位置就该由次辅梁储接任。
梁储老成持重,可身为次辅在内阁当中却没有什么存在感。
杨廷和不是张居正,他不可能独霸内阁的话语权,可梁储依旧不显山不露水,那说明什么?
朱厚炜也不知道说明什么,但是他觉得杨一清接任内阁首辅更加合适。
杨一清和梁储的年纪差不了几岁,但是前者精通军事,虽然已是六旬老人,可身上似乎还残留着年轻人的一丝丝热血。
而梁储是真的老了……
要是让杨一清绕过梁储接任,估计梁储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告老还乡。
“让杨首辅进来吧。”朱厚炜叹了口气。
杨廷和迈入御书房,正要施礼便听皇帝问道:“杨爱卿这是来和朕辞行?”
要求回乡奔丧的折子,杨廷和昨日便递进了宫,但是朱厚炜一直没批复。
拖字诀在这件事上是肯定行不通的,于是杨廷和直接入宫请辞。
“老臣正是此意,还望陛下恩准,让老臣回乡丁忧,为亡母尽最后一点孝心。”
“孝乃纲常之始,大明更是以孝治天下,朕能体谅杨爱卿的悲痛之心,却也只能说一句节哀顺变。”
“老臣谢陛下圣恩。”
“朕不会拦你,只是爱卿这一走就是两年多,回来的时候也快六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