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都了解清楚了,书店的老板叫梅坚毅,沪本地人,父母早逝,有一个哥哥在公共租界巡捕房做探长。”
“这个人的成长经历比较简单,高等中学之前一直在沪读书,他的中学同学我们接触了几个,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成绩也比较优异。”
“两年前考取了金陵大学,沪会战爆发的时候回到了沪,然后就开了这间五洲书店。”
“回来之后和他的中学同学有联系吗?”
办公桌后的陈敏之问了一句。
前来汇报的李骁呵呵一笑,“被您猜中了,回到沪之后他一直深居简出,期间几次同学聚会都没有参加过,几乎不和旧识来往。”
“对面的人。”
陈敏之很肯定说道。
现在沪的局势很紧张,就算是在租界里,东瀛人的特工也是肆无忌惮。
老对头和己方一样,都进入了蛰伏期,行事也变得极为低调。
梅坚毅的表现,很像他们现在的作风。
“八成是了。”
李骁附和着,又道:“不过这两天他似乎是有事,书店经常关门,今天我在对面等了四个小时,才见到他回来。”
“是吗?”
陈敏之摩挲着面前的桌面思考一下,旋即笑道:“你说,他们是不是也在打和咱们一样的主意?”
“您是说东瀛人的庆功大会?”
“对,我之仇寇彼之英雄,一帮手沾满了民众鲜血的刽子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立功受奖,国人愤慨啊。”
“还真是这个道理,要是不搞出点动静来,脊梁骨都得被人给戳断了。”
李骁点着头,又问:“组长,那要不要直接接触一下?”
“可以,侧面了解能确定的终究有限,是人是鬼,还是要面对面的看看才行。”
陈敏之同意了李骁的意见,见他应是转身要离开,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小李,前几天让你打听的人有进展了吗?”
陈敏之问的是前段时间发生在敌占区的几起袭击事件。
根据他得来的内线消息,对面的人最近一直比较安逸,内线很肯定近期没有这方面的行动。
而且敌占区遭到袭击的,有军人,也有侨民,看去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所以陈敏之一度推断,是出自侠义之辈的手笔。
对方屡屡得手,却又能轻易脱身,足以说明手段了得。
这样的人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眼下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这人能加入到组织中,可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所以他特意安排李骁追查这件事,想把人给找出来。
“一点线索都没有。”
李骁摇了摇头,苦笑道:“简直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前两天不是死了个大佐嘛,现在河对岸闹得沸沸扬扬,就连原来人满为患的海军俱乐部,都变得冷清了。”
“唉,随缘吧,不过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人会和咱们碰面的。”
……
李骁再次来到福州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
梅坚毅刚从外面打包了一斤酱牛肉回来,打算给楼的江晨补充点营养,前脚刚进书店,李骁就跟了进来。
“先生,需要什么书?”
见有客人来,把牛肉放在一旁,梅坚毅笑问道。
“不买书,你这里有十号的沪日报吗?”
“对不起先生,小店不……十号的没有,九号的行吗?”
梅坚毅正要赶人,忽然记起了江晨之前的嘱托。
买前一天的报纸,正是江晨他们的接头暗号。
这个暗号很灵活,不论什么时候,只买前一天的报纸!
“九号的我看过了,八号的有吗?”
完全正确,严丝合缝的那种。
“您楼请吧,旧报纸都在楼。”
梅坚毅笑着伸了伸手,越过李骁到门前安插了两块门板,只留下一条小缝隙。
这就算是闭店了,真的有客人来,也不会再进门。
“梅先生,我们的同志现在伤势怎么样了?”
两人一边往楼走着,李骁一边问道。
“还行,已经能下床了,不过想要全部恢复,没一个月怕是不行。”
“谢谢。”
李骁由衷的说了一声。
那晚的事情他已经了解过了,东瀛人和巡捕房联手,把人救下来可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
“都是华夏人,分内的事。”
梅坚毅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走了两步忽然回头问道:“对了,这位同志,我手里有一批枪,你们需要吗?”
“啊?”
李骁一脸茫然的看着梅坚毅,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什、什么枪?”
此时他心里惊诧不已,一见面就要送枪给自己,这是几个意思?
“长短枪都有,不过三八大盖和汉阳造少点,加起来才八支,短枪多一些,盒子炮二十三支,勃朗宁有六把。”
“我最近急用钱,你们如果需要的话,价格好商量。”
……六更完成,十点左右还有一章加更,求鲜花啊大佬们……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