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四千六百元。这次还真是麻烦你了,照规矩得由我送到毛经理那里。今天是周五,他应该在工厂,超市外面有6路公交车,坐到坊街站下车,你照着地址把钱送过去就是了,”五君子凉席的收银员把刚数过的钱装进了塑料袋里,再再外面裹了一层黑袋子,最后才装进了一个超市促销留下来的手拎袋里。
和酷暑难耐的夏天相比,五君子凉席的生意还是不冷不热地经营着,虽然比不上水牛皮之类的新型凉席,可是总有些人喜欢手工的,老式的凉席,所以生意还算是不错。
每天的下午,收银员都要将钱交到毛大竹手里,只是她今天下午有些事,就托着小鲜送过去了
听说毛大竹人在工厂小鲜一时半会儿还不理解了,再一琢磨,先前毛大竹也说过,五君子的凉席全都是人工编制的,说的工厂八成也就是编凉席的加工中心了。
卖了一周的凉席,小鲜对凉席的加工也有了点了解,五君子的凉席,做工不错,不过听说做工最好的紫藤凉席,产量并不高,半个多月才只得有一张,算得上是五君子花艺的明星产品了。
凡是有地铁的大城市,小偷的视线转移到了地铁上去了。所以公交路线相对来说安全性和拥挤度都会低一些,这也尽可能地降低了钱被小偷盯上的风险。
这路365天都会从城中的闹市区开向了北京城最寂静的角落的6路公交车上,只坐了两个乘客,小鲜就是其中的一个。
听到了坊街后,小鲜就下了车,照着地址直走拐了个弯,附近没看到什么工厂作坊,她只得再把地址递给了一个过路人,打听之后,再走过一条僻静的小巷。
没有看到什么凉席厂或者是五君子花艺的标识,只是巷子的尽头,是一扇靠墙打开着的门,上面挂着个“坊街老人院”的牌子。
牌子旁边写着该老人院的简介:我院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属的一家老年福利事业单位。建院二十年来,主要为北京市的孤寡老人和在家养老有困难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生活方面的照顾。简介的最下端标着个时间日期,写明是一九八一年春。
要不是看到这块牌子和简介,小鲜很难将这家占地面积不过三亩多,用最简单的砖头瓷砖阻隔起了墙体,远离城郊,旁边也无便民措施的两幢两层楼建筑和离退休干部的老人院联系在一起。
小鲜用手摸了摸开着的门,留下了个手印子。
门上的油漆还未干的,开门是为了晾干油漆。
脚跨过了大门,幽静的老人院里,一进门就能看到几棵挺拔在楼房院落之间的绿叶青桐。
几个鸟笼挂在了青桐树下,几只绿毛黄顶的鹦鹉在笼子里不时地跳动着。
开得嫣红莺黄的美人蕉吐着蕊子,夕阳西晒的余光照在了美人蕉和鹦鹉之间,空气中带着一股天然的草香和竹子的香气。
“老赵啊,你说你手快还是我的劈刀快?”老人院的院落里,坐着几名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一个正在编席子,大约是编了三分之一左右席面。
老人穿着件洗干净了的圆领汗衫,手指在细长的篾条间挪动着,不时地用手指按压着越来越密集的篾条。篾头并着篾头,形成了一个个编规则的长方形,一根篾条编完了后,编席子的老人就拿起把铁尺在已经编好的篾面上用力拍按了几下,让篾条之间变得更加紧密。。
“老周你可别得意 ,就你那双前年还中风过的手,哪比得过我的劈刀,”劈竹篾的老人看着年岁比编织的老人小一些,气力也足一些,他身旁放着锯好了的毛竹。挑出了合适长短的毛竹后,劈竹篾的老人将劈刀找准了毛竹筒上,在地上敲打了几下,毛竹一份为二后,他再选取了一毫米左右的厚薄,把一段毛竹劈成了数百条竹篾。
劈好了竹篾还不算完事,还得用镐刀,在表面粗糙的竹篾片上来剐蹭几下,再拿着和先前做好的竹篾比了比,看着厚薄是否均匀,这样的竹席编织起来,才是美观又耐用。
整个院子里如此分工的老者还不止是这么一组,或是两两一组,或是三四一堆,每个老者手里在忙活地活计有竹席、草席、亚麻席。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在较劲,全然没有留意到门口走进来个人。
“哎,小鲜,你跑这里来干什么?”听到了阵叫声,小鲜抬头看向了楼上的阳台,毛大竹手里拿着个衣服架子,正在拍打晒了一天棉子,看样子是打算将被子收起来。
“毛师伯,我是来送钱的,”小鲜挥了挥手里的超市购物袋。
话才说完,旁边呼啦啦来了一群人,那些忙着做活的老人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是凉席店里来的新员工吧?席子卖出去了?卖了多少钱?是不是我编织的竹席卖得最好?”
“边上去,就你那双老花眼,编得席子还能睡人?也不嫌寒颤,”老人们谁也不让谁,还是毛大竹从楼上蹬蹬着跑了下来,把老人哄劝开了。
小鲜这下子算是明白了,原来五君子的凉席的来源,居然是这么群老者,毛大竹未免也太剥削人了吧?
“把你脑子里的那些想法都给我收收,你师伯我像是那种周扒皮似的人嘛?”小鲜的脸色出卖了她的想法,毛大竹只差用晾衣架去敲打她了 。
用老人院来当凉席加工厂这个主意,是十几年前,毛大竹害了次轻度中风后,偏瘫了左腿,因为不想连累儿子和媳妇,毛大竹就拗着脾气,托人找了这家坊街老人院。
当时图得就是坊街远离市区,环境清幽,医护人员也都是些北京当地的,才住了进来。
“住了没多久后,为了左腿复健,我就在院子里时常走动着,走动着走动着,就认识了个编竹席的老头子。那个老头子吹嘘着他的祖上是给慈禧制作御用席子的,你也知道我是个种竹子出身的,对竹制品本来就有些兴趣,就跟他学起了编竹子来。也不知是不是编织运动有益身心,我编着编着,脑子和腿脚都比以前灵光了。见了我编竹子有效果,老人院的不少老人都跟着学了起来,再后来,就成了你今天看到的情形了,”毛大竹说起往事来,那口吻,俨然就是一引领时尚大师的气势。
“那张紫藤凉席是不是就是教您编竹席的老大爷编的?”小鲜刚就想告诉那群热情的老人了,尤其是那些编制草席竹席的,现在不流行草席竹席了,草席别人嫌铺在床上不够美观,竹席别人有嫌睡觉老扯到毛发,那四千多的营业额里,紫腾席占了一半的金额,再剩下的再是亚麻席,再是竹席、草席。
“那老头子比我还大二十岁呢,现在要还活着,都可以上新闻了,早十年就死了。”毛大竹一句话就带过了,也不知是真不想提起,还是怕提起了故人伤感,“编紫藤席的老头在楼上呢,那家伙以前是个国家干部,可讲究了,说是院子里晒得慌,还能闻到 一股鸟屎味,独自一人躲在了楼上。”
来坊街老人院的都是些退休人员,除了少数人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大多数人都还是有家有子女的,到老人院来图得就是身旁有个说话的人,不至于了两腿一蹬时,还没个人知道。
现在市里条件设备好的老人院不少,所以一些家里条件好的离退休干部都搬过去了,留在了坊街老人院里的离休干部,只有毛大竹提过的是那老人了。
小鲜对紫藤席的印象确实很好,于是就拾撮着毛大竹带她去间那个享受单独待遇的编紫藤的老干部。
老人院的房子总共有两幢,一幢是食堂活动室,还有一幢就是老人们的宿舍了。上了七老八十的年龄后,老人都喜欢住在一楼二楼,身体健康的老人都是两人一间房,独自的分铺,真要半夜有个什么动静,也好由临床的人叫唤医护人员。
可是这名编织紫藤的老人却住在了四楼最北侧,独自睡了一个房间,说是那边安静,也不用听隔壁床翻来覆去的睡觉声,这是老人当年住进坊街老人院时的唯一要求。
“老于,我带人来看你编的席子了?”老人院里的老人记性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衰退,所以彼此间问候打招呼都很简单,喜欢用了姓氏上来相互称呼。
房间里没有人应答,毛大竹尴尬着又问了一声,还是没人回答。
过了片刻,毛大竹心想里面可不是出了事吧,急忙忙拧开门把手进去了。
小鲜紧跟着进门,迎面看到门板时,她看到了于善洋三个字,八成就是住在了这间房里的老人的名字。
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小鲜 打算再看一眼时,房门已经关上了,西晒都晒不进来的房间里,一张织好了的紫藤席子铺满了整个房间,席子的右上方,坐着个人。
**谢谢“快乐无罪288”的粉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