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我好恨呀!(1 / 1)我家卖红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子,主子您怎么样了啊主子?!”冷氏慌里慌张地冲进屋子就奔至了前辽东王妃的跟前,当看到她只能趴蝮在榻上,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冷氏的眼里就氤氲着心疼水汽。

“嬷嬷,嬷嬷您怎么回来了?”秦瑶白着唇色地趴在榻上是一动也不敢动,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

“主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奴婢焉有不在的道理?”冷氏扑在她的榻边握着她的双手,是哭的老泪纵横。

“让嬷嬷担心了?!”秦瑶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说话仍旧是有气无力的。

那冷氏就责备道,“主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您可是我从小奶大的孩子啊?说句托大不敬的话,主子您跟我自己的亲生孩子也没什么两样,看到您这样,我怎能不担心心疼啊?”

秦瑶心里一阵暖流划过,眼里的泪水也跟着就流了出来,“嬷嬷,我疼,我好疼啊!”

看到她难得的流露出小女儿家的撒娇样来,冷氏的心里也是不好过,她接过一旁丫鬟手中的团扇就为她扇着,“没事,没事啊,我给你扇扇,风扇大点儿,这样疼痛就没那么厉害了!”

秦瑶微微地点着头,跟着就道,“嬷嬷,我好恨呀?!”

冷氏就侧头看向一旁侍立着的丫鬟,“你们都下去忙活别的吧,这里有我守候看顾着。”

“喏!”

几个丫鬟齐福身,跟着就退了出去。

待屋内只有她们主仆二人之后,冷氏就道,“那个女人狠毒也就罢了,毕竟咱们跟她本就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关系,可是王爷他怎么也那般地绝情?再怎么说你们曾经也恩爱过,而且还孕育了一双儿女,您一直都为他巴心巴肝地付出着,他怎么能那般地对待您?!”

秦瑶的嘴角就勾起了一抹讽刺的笑痕,“嬷嬷,您也说了那是曾经,人家现在娶了新妃,有了势力背景更强大的岳家,哪还会在乎我这个失了势的女人啊?”

冷氏就一副不满样地道,“就算如此,那也用不着如此对待您啊?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你们还做了那么多年的夫妻呢,就牢没有一点情分在?”

“情分?!”秦瑶又就冷笑道,“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有用的时候便有情分,倘若你一旦没用了那情分也就不存在了?我跟他哪还有情分啊?

以前一直是我待他有情分,但是在经过今天这一出之后,我对他的那一丝情分便也不存在了,嬷嬷从今往后,我便只有您跟两个孩子了。”

冷氏就恨恨地道,“主子放心,您所受的苦,还有遭受的这些屈辱与委屈,奴婢一定会替您讨回来的!”

秦瑶就道,“嬷嬷切莫冲动,那女人的肚子终归是瘪了下来不是么?”

冷氏就道,“那怎么够?他们两人打了您那么多下,一个孽种怎么抵消得了你所承受的那么多痛?

这一胎没了,她还会有下一胎,下下胎,甚至是后面好多胎,老奴得让她有那个命怀上却没得那个命生下来!主子放心,老奴不会冲动,老奴一定会小心谨慎不教人抓住丝毫的把柄。”

“嬷嬷?!”秦瑶的心里顿时就感动不已。

冷氏就安慰她道,“主子现在主要的事情就是养好上,其他的都莫要多想,一切有老奴呢。”

秦瑶就点头,“嬷嬷,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两个孩子,阿玲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可是晨儿现在却是变得也越来越沉闷不大爱与人沟通说话了,我怕他长期那样下去,到时候会出问题。”

冷氏握着她的双手拍了拍,就再一次地安慰她道,“主子莫要担心,奴婢稍后就去看看两位小主子,奴婢也会好好地照顾着他们的。”

秦瑶眼里就流露出感激的神色,“嬷嬷,谢谢您!”

“主子快莫要那么说,要不是我们母子几人当初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被老夫人好心地收留着,又给了奴婢奶大主子您的机会,奴婢母子几个恐怕早就葬身在那场大火里烧的连灰烬都不剩了。

老夫人和主子待老妇人母子几个的恩情,我们就是没齿也难忘啊?今日主子遭了难,我们又岂会冷眼旁观,置之不理?!那我们还是人吗?!”

“嬷嬷?!”秦瑶就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冷氏一把抹掉脸上的泪痕,跟着就起身道,“主子您好生地歇息着,奴婢这就去看望两个小主子去。”

“好!”

老皇帝一行人到达了庄子上之后,看到那偌大的打谷场上晒着的黄金玉米粒就甚是高兴,于是就问一旁庄头道,“那二道玉米都在这儿了?”

那庄头就拱手回道,“回陛下,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晒的最后一批,待今日过后,庄子上所产的二道玉米便就全部都晒干了,朝廷便可以派人来拉回京入国库的粮仓了。”

“哦?!这竟然只是一部分,那你们庄子上这回一共产了多少石的玉米啊?”老皇帝听他说这竟然只是一部分,不由得就好奇了起来。

几个跟随他一起来的朝臣们也都好奇了起来,别说陛下以为这里晒着的就是那二道玉米的全部产出了,就连他们也都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却没想到这竟然只是一部分,那这回那二道玉米的产量是多少啊?

那庄头就拱手不卑不亢地回道,“回陛下的话,秋季玉米我们庄子上一共种植了四百三十五亩地,那晒干了的玉米粒平均亩产量是四石半,库房里已经晒好了的玉米确切的数据为一千二百五十一石,其中像那种颗粒饱满的适合留着种子的有五百一十七石,我们都有分开装着的,今日这里这个晒干了的话大概会有四百来石的样子,估计能挑出一百来石用着种子。”

老皇帝就点头夸赞道,“好,好啊!你们干得不错,竟然将种子都挑选出来了。”

那庄头就道,“主要是庄子上的那些老人小孩子们平时采摘了棉花之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做,所以我就让他们将种子挑选出来了,省得到时候朝廷又另外去麻烦。”

老皇帝就侧头看向一旁的蒋泓辙提点道,“蒋泓辙听到了吗?人家这是帮了你们大忙了,将你们的活计都给干了,你们可得好好的感谢人家,另外也得多跟着人家学习着点儿,别什么事情上司不提,他们就想不到!”

大司农蒋泓辙恭敬地拱着手一个劲地应承着道,“是是是,陛下所言甚是,臣回去也会提点着他们的,”说着他便又朝那庄头态度诚恳地拱手道谢着。

那庄头赶忙朝他还礼,“不敢,不敢,这都是我等庄稼人应该干的,委实当不得大人的致谢!”

那大司农就说,“当得的,当得的!”

那庄头又说,“不敢,不敢!”

两人你来我往,老皇帝就看不过眼,于是就发话道,“好了,就别在那里互相客套着了,别忘了咱们今天来的目的,走,去地里头看下红薯去!”说完他就率先地迈步朝一边走了去。

大家见罢,也都赶忙地跟上。

大家来到那片红薯地里,然后就看到几个庄稼大汗正一人一头牛地认真地犁着地,他们从那些红薯棱子旁边的沟渠里将那些红薯翻犁到上面来,而他们的身后则是跟随着一群妇人和孩子,他们个个的手里都提着一个竹篓子,他们也正在认真地将那些犁翻出来的红薯捡进竹篓子里,然后又一兜一兜地运送到一个统一的地方去。

他们就看到在那片红薯地里头有几座由红薯堆积垒起来的小山,那小山玫红玫红的,看起来极为的好看,足有两米多高,三四米之宽呢。

“嚯,看来这红薯还当真是当之无愧的高产之物呢?”老皇帝甚是高兴,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是啊,是啊,”一众朝臣们的脸上也都挂着笑意。

大家伙见到老皇帝前来,都赶忙地跪下去给老皇帝行礼。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皇帝就抬手,“好了,大家都起身忙你们自己的吧,不必在意我等!”

“喏,谢陛下!”跟着众佃户又都起身,继续忙活自己的。

庄头看到老皇帝一脸喜色地盯着那几堆的大红薯,于是就道,“陛下,这些都是今天才犁出来的红薯,前几日犁的那些都已经送回到庄子上了。”

“哦?前几日犁的有多少?!”老皇帝跟着就问。

那庄头就笑道,“前几日犁的足有这里堆积的这些七八倍之多呢。”

“哦?!这么多?!”老皇帝就惊讶了。

在场的官员们也都吃惊不已,一个个的都就激动了,“是啊,是啊,竟然有这么多,天啊,这红薯的高产还真是超乎了咱们的想象啊!”

“是啊,是啊,这也简直是太高产了,我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高产的作物,这哪是凡物啊,这简直就是仙物吧?”

“是啊,是啊,我大魏朝的老百姓们这下可是有救了,只要种植了这作物,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会忍饥挨饿了!”一旁的尉迟老丞相就感动得不行。

一旁的蒋泓辙也不住地点头附和着他之言,“是啊,是啊,这亩产得有好几百石吧?”

那庄头就道,“之前我们有称过,第一亩地收了两百三十八石的红薯,第二亩地收获了两百七十六石的红薯,第三亩地跟第二亩的产量差不多,两百七是九石多点......我们一共测试了十亩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平均亩产应该不会低于二百五十石。”

“天呐,照这么算的话,那这片红薯地岂不是得收获七八万石的红薯?”

“嗯,是啊,是啊!”

“这可留着种薯的红薯也不少呢?”跟着大司农蒋泓辙手底下的一个官员就道,“瞧那大个儿的红薯可不少呢。”

一旁的庄头就微笑着道,“大人有所不知,这种薯跟别的作物不一样,它并不是个儿最大就可以做种薯的,当然它也不是个儿小就能做种薯的。”

那说话的大人脸就一红。

大司农蒋泓辙就道,“哦,既不是挑选个儿大的,也不是挑选个儿小的,那么该如何来选择?”

那庄头就道,“种薯的重量一般在三五两之间为最好,它要大小适中,表皮鲜亮光滑,薯块整齐匀称,”说着他就弯腰从地理捡起一个红薯来给大家看,“呐,这个就适合做种薯!”

有人就怀疑道,“你们这也是第一次种植红薯这种作物,怎么就知道哪种红薯适合作种薯,哪种红薯不适合做种薯?”

那庄头笑道,“我们当初在育种的时候都专门有就几种红薯做过实验的,像大个的红薯育的红薯藤出来栽种的红薯最后是个什么情况的,像小个儿红薯育的红薯藤出来栽种的红薯又是一个什么情况的,再那不大不小,表皮鲜亮光华,薯块争气匀称的红薯育的红薯藤出来栽种的红薯最后又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平时都有做仔细观察和做记录的,最后发现啊这薯种还是得挑这大小适中的才是最好的。”

老皇帝就点头,“嗯,不错,不错,看来你们平时都有在认真的干活儿和做事情,小明子,回头朕有重赏,整个庄子上的人都有!”

大伙儿一听,都就惊愣住了,那庄头更是惊喜不已,赶忙地就跪到了地上向给老皇帝行礼谢恩,“谢陛下!”

老皇帝很高兴,亲手将他给扶了起来,“起来,起来,你们这也算是在为朝廷办事情,有了你们的这些种植经验,到时候老百姓将会少走很多弯路,你们是先行探路者啊!”

被老皇帝夸奖,那庄头满脸的都是高兴之色,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巴陵长公主随即也就道,“父王,儿臣与阿黎也商量过了,像庄子上的这些新型作物,我们只留下一成便好,其余的都敬献给陛下和朝廷,拿去推广至全国各地,望我大魏朝的老百姓们早日摆脱贫困饥寒,家家户户都生活富足安康!”

“嗯,好,好!”老皇帝听了她的这话更是龙心大悦,“你跟阿黎你们姑侄俩的这份仁善孝顺之心全天下的老百姓们都会记得的,他们知道这都是因为你们的慷慨仁义和善良才让他们有了新的粮食作物耕种,不再饥寒饿肚子,生活和人生有了盼头,他们会感谢和感激你们的。”

在场的其他官员也都纷纷点头说陛下说的极是,这都是两位公主殿下的功劳!

巴陵长公主就谦虚道,“父皇和诸位大人们过誉了,这都是我跟阿黎身为皇室该做的事情,委实当不得老百姓们的感谢和感激!”

老皇帝就又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不骄不傲,这才是我皇室之人该有的样子,你们没让我跟你们母后失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