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0章 乡村能人(1 / 1)孤舟一蓑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主任微笑地道:“曾镇安排的任务,我肯定要火速完成,这就是设计公司的小卫,我把他一起喊过来,当面讲清楚这次设计的内容,好做方案。”

曾桓道:“好,你先喝杯茶等一下,我这里处理一点小事,然后我们直接去现场。”

实地办公,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这是曾桓一惯的作风。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马上端来茶水,分别递给两人。

杨主任点了点头,示意卫煌和自己来到外面,不影响曾桓他们工作。

杨主任问道:“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地方很穷?”

“是很穷,我听他们说楠木渡是黑水县经济最差的镇乡,但我觉得这个地方还是很有特色的,只要政府愿意作为,领导敢想敢干,还是大有可为,脱贫也是指日可待。”

穷的地方太多了,卫煌的家乡也不比这里好多少,只要人勤快,就一定能战胜贫困,向美好的生活出发。

卫煌心中也坚守着这个信念,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家乡的贫穷,也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杨主任道:“大石桥这个地方也是楠木渡最落后的村子之一,所以我们这次选择大石桥建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目的就是引导村民们种烟,然后助力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一定要在明年三月完成,才能让村民们顺利种烟。”

卫煌道:“以前这个地方种烟不?”

杨主任道:“有人种,但大部分是自己种来吃,现在对烟叶的品质要求很高,一般老百姓种出来的烟叶达不到我们收购的标准,我们是不会收购的。你是不是以为烟草就像辣椒、水稻,老百姓想怎么种就怎么种?”

卫煌道:“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还有人种烟,成熟了就摘回家烘烤,然后统一卖到烟叶站。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种,抽叶子烟的人也少,大部分都是赶场去街上买其他人种出来的,因为种烟的流程确实繁琐,收益不成正比。”

杨主任道:“那是因为现在种烟都是有指标的,没有指标烟站就不会收购,种出来也是白种。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控烟,另一方面是种烟比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要高一些,而且一年就见效益,所以仅有的指标我们要往贫困的区域投放。”

卫煌点了点头,他不抽烟,对于吸烟的现状还是了解一些。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抽烟的人也趋于减少,在公共场合人们更是反感抽烟,国家响应人们的建议,用各种手段来调控,如提高烟价,减少产量等等。

杨主任道:“你不要小看这个烟叶,我就不说给国家带来多少税收,单是我们黔州,现在种烟的面积大概是九万亩,年产量约二十五万担,产值超过三亿。像有些种烟大户,一家人种个几十亩,收入就是十几万。在农村做哪样能赚这么多钱,就是出去打工,一年也赚不到这么多吧。”

卫煌道:“几十亩烟,一家人也种不出来吧。”

他是在家村干过农活的,一家三口,一年各种庄稼交混着种,做个六七亩田地就算能干的,如果再多就要请人。

能种几十亩的人家,得多少人?年收十几万平均到个人头上,又有多少?

这帐有时候就是看起来热闹,真细算还是没有多少。

如果当农民都这么好,又有谁愿意背境离乡去外面打工?

农村文化虽然少,但不是傻子,这点帐还是算得明白。

他虽然不直接反驳杨主任的观点,却还是提出了质疑。

“一家人肯定恼火,种烟、烤烟的时候要请人帮忙才行,但现在我们都是大力推广机械化生物,你在设计烤房的时候会有一个农机棚,用来堆放农机和维修农机,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有技术支持,统一育苗、统一烘烤,也能帮助老百姓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

杨主任作了具体介绍,又补充道:“工序上来说,种烟是一个复杂的活,所以有些老百姓赚了钱,就不愿意再种,而是去做其他事情,我们也能理解。”

“他不种正好啊,可以把产能转移到需要的地方。”

“哪能说转移就转移,烤房和大棚都是我们花钱建的,投资都是上百万起,说不要就不要?”

“那这种情况又是怎么解决的?”卫煌好奇道。

“发展种烟大户啊,你猜一下,咱们黑水县种烟最多的一户一年种多少亩地的烟?”

卫煌想了一下他刚才说的种烟大户是种几十亩,那往大了说就是几百亩。

“五百亩?”

杨主任摇了摇头:“再猜,大胆地猜。”

五百亩还不大胆?

这一年得是上百万的收入了。

“一千五百亩?”

卫煌胡乱说了一个数字,自己都觉得离谱。

杨主任笑道:“够大胆,没有这么多,但相差也不少,有一年我们黑水县有四个种烟大户,一共种了四千五百亩,其中最多的一户是一千二百亩左右,因为他头一年赚了不少钱,结果这一整整亏了,后面就没有谁再种过这么多烟。”

一千多亩,如果顺利收益自然丰厚,但不顺利,亏也得亏死。

就算烟草公司有补贴,一千多亩地他要请多少工人来帮忙,人工费就是一大笔。

听到他整亏了,卫煌还替这位种烟大户忧心了一把,关心道:“那他后来在做什么呢?”

杨主任道:“继续种烟,现在农村成立了合作社,他又带领当地的老百姓搞生物质加工厂,有机会带你去看看。”

卫煌道:“嗯,一定要去认识一下这种能人。”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有站起来的勇气,就是干大事的人。

不管是出私利还是公心,他是踏踏实实的在做实业。

每一个做实业的人都不容易,都值得尊重。

杨主任道:“乐洋镇你去过没有?他就在乐洋镇。”

“没有。我到这边上班的时间还不长,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

曾桓从屋里出来,喊道:“杨主任,我们去现场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