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李维将一份文件摔在桌案,让在场的内阁官员们自相传阅。
“我们战线前方吃紧,后面的劳务所却屡屡遭到攻击,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在与法兰西革命政府对峙中占据的物资优势,早晚会被这帮捣乱的游击队抹平!
无论现在有多么困难,我认为是时候推行劳务所集中营化的战略计划了。”
李维声音一出,在场的内阁官员顿时感到从脚底板升起一股凉气。
集中营计划自然不是李维如今才提出来的,在李维政权南下后,就因为劳务所的规模日渐壮大,从而有了这个备份计划。
只是经过内阁各部门官员的整理推演,得出了非常不好的结果。
集中营化就是将劳务所平均分配到各个市镇劳作的劳工,强行集中到大城市和有大兵驻扎的据点附近,方便管理。
但这么做有三大弊端。
第一,如此一来就必须放弃原本劳工工作的地点,甚至需要在集中营里建立新的作坊式生产基地,这无疑会额外增加一笔负担。
并且大量的劳工聚集,还会对当地造成严重的人口压力,需要大量食物之类的物资供应才可以。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李维政权不可能把太多的钱投入到这里。
既然无法用金钱弥补,就只能通过削减集中营中的劳工生活质量来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这也就引出第二大弊端!
因为大量降低劳工的生活质量,会导致集中营中的劳工死亡率远超之前分散在各地的劳务所小据点的模式。
短期来看或许没啥,长远看的话,这相当于让劳务所的劳动力失血速度大大加快,必须补充更多的劳工才能保证集中营的生产力不下降。
第三大弊端则是政治的,集中营式管理哪怕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这些见多识广的内阁大佬不用亲眼目睹,就能想象出没有足够物资供给,却需要连轴转工作的集中营中劳工,会酿造出多少人间惨剧……
要知道,集中营里的劳工绝大多数都是法兰西人(后续加入了不少西班牙战俘,让法兰西劳工比例不再是百分百),集中营式管理简直就是在虐待法兰西同胞,并且那么大规模的集中营,根本无法隐瞒消息。
等到集中营的惨剧传遍法兰西时,法兰西革命政府那面不光会得到抨击李维政权的一大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罪证,还会让李维政权内部的民众产生巨大恐慌。
这时代虽然没有反人类罪名,但反人类的概念还是有的。
要是李维被扣反人类的大帽子,对李维政权的内部统治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冲击。
或许黑龙军团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守备军团和常备军团的官兵战斗积极性,必定会下降。
毕竟没人真心愿意为一个屠夫恶魔卖命……
当然,集中营式管理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李维现在最看重的地方——
可以避免那些劳工再被游击队‘解救’,从而壮大游击队的力量,削弱自身的后勤生产力。
只需要这一个优点,在李维眼里就足以弥补述的三大弊端了。
没有民心又如何?
人间惨剧死得都是白皮猪,如果是李维熟识的人,李维或许会不忍心,但死得都是底层的劳务所劳工,在李维眼里只能算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在场的内阁官员虽然心中有无数个理由可以反驳李维的集中营计划,但这些被行政点化的官员对李维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看到李维这次下定决心后,大家自然不敢把反驳的意见说出来。
依靠行政点化,李维的内阁班子官员不少,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一言堂。
对外,新法兰西王国的内阁政府是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甚至与李维这个摄政大臣相比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对内,内阁政府其实就是辅佐李维执行政令的应声虫,李维是新法兰西王国的大脑,内阁则是新法兰西王国的躯干。
“大人英明远见,集中营计划是应对眼下困境的最佳良药!”
劳务派遣司司长率先开口应下,随后会议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李维懒散的挥了挥手,面对这种群起响应的附和声,李维早就习惯了,解决劳务所据点被袭击的问题,李维政权在法兰西南部的直辖地区后方的隐患就被消除大半。
别看那些游击队闹得欢腾,但因为互相之间没有统属关系,甚至还有地域矛盾,法兰西革命政府又没办法深入敌后去领导他们,使得游击队凝聚的力量一直很单薄,即便李维政权前方吃紧,游击队也没能力对大城市和交通要点进攻。
大城市、交通要点、劳务所生产基地这三大基本盘都不会遭到攻击,李维政权就能维持前方的战线。
其他地方游击队闹得再欢,也无法伤害到李维政权后方的根基。
毕竟这个时代的游击队跟李维辈子那个世界历史,20世纪战争期间的游击队,有着本质的区别。
解决这个问题后,李维的目光看向负责军情总局的马尼德。
“我交给你的任务,你查清楚了么?”
“回大人,我已经查清楚救国革命军相对于法兰西革命政府之前的军队,战斗力突然暴涨的原因所在。
在罗伯斯皮尔改革救国革命军之前,法兰西革命政府内斗严重,除了部分革命城市里整编出来的革命军队外,大部分正规军都跟法兰西王国时期的旧式军队没多大区别。
这也是我方在前期能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然而,罗伯斯皮尔台之后,不光继承了原有的土地分配政策,还大大加强力度,将教会的财产也纳入其中。
并且不再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拍卖,而是将土地分配给当地的农民拉拢人心!
罗伯斯皮尔为首的救国委员会领导的雅各宾成员,在分配土地的时候,都会派遣募兵官,一边分地一边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