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饿
镇上的黑市短时间是不会重开的,这些东西也无法交易出去,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第二日,李小玉吃过早饭,背上小背篓和草帽,给三哥送吃的去。
在镇子的入口处,路上设有关卡,有人守在那里检查过往的行人和随身物品。李小玉知道这些人还没放弃,对黑市的打击和搜查。
她随着等候的人一起接受检查,检查的人是镇公所的人,她到二姑父家时见过他,好象是姓王。
被问询了来自哪里,去什么地方干什么后,李小玉主动打开小背篓,露出里面的七八根红苕。
王同志看她一眼,对她道:“赶紧走吧,以后少出门!”
李小玉有点诧异,这是认出自己了?我有那么出名的吗?
找到三哥时,李小玉发现他瘦了好多。在家时他脸上的肉还鼓鼓的,现在却是成了一张皮,圆脸瘦成了国字脸,怎么成这样了?小少年已经在抽条,身量变高也不至于瘦成这样啊?
“三哥,你咋回事,没吃饱过吗?”
李承义见到小妹的时候,感动地快哭了:小妹终于来了,再不来自己真的要饿死了。
“小妹,你可来了,再不来就见不到你三哥了!”
“说啥呢?你走的时候,可是带走了家里的25斤大米的,怎么也够你吃25天的,不至于饿成这样吧?”
“别提了,我交的大米,一次都没吃到过。全吃的清得要死的包谷糊糊和红苕,就这些都还是按我交的大米的重量来算的,你说我能不饿吗?
菜就更不要说了,经常的连根毛都见不到,好的时候能有一点涮锅水,其他时候是啥都没有,油和肉是见都没见过,连味都闻不到一次。”
听到三哥大吐苦水,李小玉还是很同情他的。
“那你交粮食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交红苕和包谷面。走,找个隐蔽的地方,给你吃肉。”
兄妹俩翻出学校围墙,在学校背面的小山坡下坐下。李小玉借着背篓,从里面拿出两装满的饭盒,让三哥吃。
李承义直接用手抓,只管往嘴里塞,上学快一个月了,就没吃饱过一次。每天夜里饿得根本就睡不着,功夫都没办法练下去。
李小玉见三哥饿成这个样子,不知道在县城的二哥和省城的大姐咋样了?距离限制了脚步,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自求多福了。
吃完一饭盒的卤煮,李承义才慢下来,有时间说话。
“小妹,家里这段时间没事吧?镇上闹得好凶的,听同学说镇上在抓黑市的人,你可别去了。”
“我知道呀,这件事还是因为李大大引起的……”李小玉把家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承义。
“他怎么能那么坏?平时怎么一点都没看出来?”
“你没看出来的地方多了,你不知道他大儿子回来说得更好笑,居然说他是老糊涂了,让老汉儿原谅他一次。
都要我们一家人的命了,他一句话就要原谅,真不愧是当官的,脸大屁股大野心大,全他妈的大,一家子人没一个好东西!”
李小玉越说越气,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回来,是不是全家人都有可能会被饿死?还是一个更惨的结局!这样的人是无法原谅的!
“我诅咒他们一家都不得好死!”李小玉又愤愤地道。
“对,让他们都不得好死,让那些想害我们家的人都不得好死!”李承义也义愤填膺地跟着附合。
能让小妹气成这样的,肯定不是好东西。
“三哥,要是能自己开伙就好了,至少能吃饱。要不你去大姑家搭伙,我看行!走,我们现在就去。”
李承义不想去,那样太麻烦大姑家了,她家里做饭的又是任老师,他可不想吃饭的时候,还要面对他。
他停在原地,不愿意动。
“三哥,你咋啦,怎么不走了?”
“小妹,我不想去大姑家搭伙。”
“三哥,可是你吃不饱啊,饿肚子多难受啊!会影响你身高的,还是去吧!放学以后你去帮忙不就行了吗?
你看你交到食堂的是大米,吃的却是红苕,你不亏得很吗?在大姑家至少还能吃到大米,粮食我会给你带来的。”
李小玉不给他时间多想,拉上就走。
兄妹俩在办公室里找到任老师,两人进去对着里面的老师,挨个地喊一遍。最后停在任老师的面前就是不动,任老师有点好奇,这两人今天是咋啦?
“有啥话就说,别磨叽的,这可不象你们俩的性格。”
李小玉低声地对任老师说了让三哥搭伙的事,并说她会想办法弄来粮食。
任老师一听能弄到粮食,当即就拍板决定让李承义来搭伙。
“都带来了吗?我跟你一起回去。”
李小玉手抚过小背篓,背篓里多增加了一袋大米,一袋包谷面,还有一些鸡蛋。
把东西交给任老师,确定了三哥搭伙的事。总共30斤,包谷面、大米、红苕各占10斤。还给了15个鸡蛋,省着点够他们一个月的量了。
李小玉离开镇中学,见镇入口检查的人还在那里盯着。
她要去二姑家,当初李父与二姑商量好的事情,今日得去做。经过供销社时,她往里看一眼,没见到二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还是先去家里看看吧!
李小玉敲开李二姑家的门,见李二姑脸色腊黄又消瘦。
“二姑,你生病啦?”
“小玉儿,你怎么来了,家里都好吗?”
“都好,这是老汉儿让我给你带的东西。”
李二姑接过小背篓,沉甸甸的,她心中一喜,赶紧拿进屋里打开来看。
包谷面、大米、鸡蛋,还有半只熏过的兔子,看样子应该是没熏几天。
总共有40斤,这些东西去换成粗粮,能翻几倍,这下不用愁了。
“小玉儿,谢谢你老汉儿,实在是解了二姑的难啊!”
“二姑,老汉儿跟你说的事情,可能要暂停,现在查得太严了,你懂的!过一段时间村里分红苕的时候,你们自己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