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寻找侉仡族(1 / 1)石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山山洞的发现,瞬间搅得天鸿书院不宁。

尤其在好事者的渲染之下,将山洞说成了一个禁地。

进洞之人人人自危,生怕厉鬼索命,危机自身安全。

尤其是碑的诗文,仿佛就是诅咒之词。

无论是蒙放兄妹,还是十七年前的始作俑者,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血案的始作俑者杨企山和院士,他们均饱读诗书,压根不相信怪力乱神,知道事情一定没那么简单,内中定然有人作怪。

极有可能,侉仡族族人并没有被全部灭口,而是已经潜伏在了他们身边,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他们当年犯下了滔天罪行,那冲天的火光,历历在目,侉仡族人的哀嚎,犹如在耳。

如果侉仡族还有活口,不是冲着他们而来又是为了什么?

而蒙放和常雨,也不愿意看到布局过早败露。

精心布局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暗中行事,将一切引入鬼神之中,以此脱身。

现在山洞“诅咒”之说,人尽皆知,若此时动手,“诅咒”之手,也就不攻自破。

总会被人查出来。

他并没有忘记,身边还有一个绝顶聪明的破案高手包拯。

以包拯好事的性格,书院如果发生案子,他定然会插手,也一定会找到破绽,蒙放自知很难全身而退。

但,深仇大恨未报,仇人已有三人出现在眼前,他不想再忍受十几年以来的煎熬和痛苦,哪怕有一天被人查出来,他也情愿赴死。

此时的蒙放,恨不得将奸贼挫骨扬灰,脸杀意横生,目光深寒凶狠,仿佛森罗殿的阎罗王,摄人心魄。

艳阳高照,庐州城玄武街,人群熙攘,不少贩夫走卒三三两两,聚拢一块,对天鸿书院后山山洞的“诅咒”,正乐此不疲,津津乐道。

没有人留意到,一个披头散发、穿着破烂、手拄拐杖的瞎子,正驻足凝听,显得对此事极是感兴趣。

尤其是听到“山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拥万红”一句,更是神色一凛。

只见那瞎子眉头皱了一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丝毫没有人留意到他。

庐州府衙!

公孙策正翻阅书籍,像是再查找什么?

当看到杨企山大学士,曾是庐州知府之时,脸微微变色。

却也不明白,包拯要他查杨大学士的官历做什么,木都统和他会面又这说明了什么?

“不行,我得找包拯问个明白。”

公孙策好奇心泛滥,放下书本,关了房门。

可到青天药庐的时候,发现包拯根本就没有回来,包母也表示,自从去了书院之后,就没回来了。

包母和公孙策都不由得担心起来包拯的安危来。

毕竟,包拯替府衙断了不少案子,肯定会得罪很多人。

庐州城东十里外,一处荒郊野岭中,一男一女跋山涉水,徒步在幽静的小道之。

青年身后,少女气喘吁吁,额头汗如雨豆。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包拯和常雨。

“包大哥,歇会吧,我实在走不动了!”常雨累得就地做了下来。

“那就歇一会再走。”

包拯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寻找侉仡族部落的故地。

凡事需要证据,想要彻底让元凶伏法,就必须找出足够的证据。

时隔十七年,当年的血案早已长埋黄土,知道事情始末的只有蒙放,而常雨当时只有两岁,不记事。

即便如此,蒙放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当年的杀人凶手,否则,也不会选择孤身复仇。

这一趟,包拯是非去不可。

侉仡族故居当年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早已沧海桑田,这是包拯叫常雨的原因。

常雨很也乐意奉陪,她倒并不指望包拯能查出什么蛛丝马迹,为侉仡族主人伸冤,纯粹是为了能和包拯单独在一起。

其实,在包拯约她的时候,常雨就表现得很诧异,无缘无故,包拯要去找侉仡族的故居做什么?

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侉仡族这个部落的?

侉仡族乃是一个极小的部落,坐落在庐州城二十里之外一个僻静山谷中,极少和外人来往。

就算庐州人,也鲜有人知侉仡族所在。

加时隔十七年,侉仡族已沧海桑田,成为了历史,更加不会有人关心了。

常雨憋着一肚子的震惊和疑惑,终于忍不住问道:“包大哥,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寻找侉仡族?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民族?”

包拯顿了顿,笑道:“侉仡族是一个很小的部落,曾经在书看到过有关侉仡族的记载。书说侉仡族人总共才一千多人,他们自给自足,不与外界往来,很少有人知道。只是在十七年前,忽然神秘消失,我好奇,想去看一看。”

“神秘消失?想必是迁移了吧!”

“没这么简单。”包拯故作郑重道,“一个部落,世代沿袭的地方,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迁移?而且《县志》中,并没有关于他们迁徙到何处的记载。”

常雨心中越发不安起来,道:“包大哥,你真要去管这个无人问津的陈年旧事吗?都过去这么久了,咱们也未必能找到那里。”

看了看常雨那捉摸不透的脸庞,包拯再次郑重道:“常雨,有件事我没告诉你,其实天鸿书院后山山洞中所谓的诅咒,以及那首诗,都是关于侉仡族的。”

“啊!”常雨吃了一惊,“外面不是流传说,那是诅咒吗?和侉仡族有什么关系?”

“因为《县志》里面记载,那首诗乃是侉仡族的宝藏,既然有宝藏,侉仡族人为何还迁徙?”

其实这是为了骗常雨杜撰出来的,《县志》里跟本没有侉仡族宝藏的记载。

果然,听到这里,常雨脸变得忽明忽暗,花容失色,半晌都说不出话来,显是被吓住了。

良久之后,常雨才掩饰道:“包大哥,这是怎么回事?这么说,那不是什么诅咒,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没错!”包拯斩钉截铁的说道,又摇了摇头,“不过,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

常雨听罢,这才松了一口气,苍白的脸蛋渐渐恢复了血色。

他知道以包拯的聪明才智,如此深究下去,十七年的血案也必定会重现天日。

凶手伏法,固然是她所愿。

可话又说回来,乃兄蒙放已动了杀心,今晚就会对杨企山和院士动手。

所谓杀人者死,绝非一句空话,大宋律法也不会法外施恩。

哥哥杀了人,也难逃法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