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词曲文章惊天人(1 / 1)剪刀手魔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歌比完,沈行胜!

接下来,开始比试词,宫奇骏这次没有给出题目,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

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猖狂了,上一次失利,虽说无伤大雅,但对他们的信心,也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在最擅长的领域,被这个无名小卒给吊打了,这让四大才子多多少少都有点挫败感。

沈行这一次,也没给四大才子多少机会,拿起桌上的笔,开始挥毫,想都没有想,直接写出岳飞的《满江红.书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帝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紧跟着,沈行又书写了一首辛弃疾的《破阵子.壮辞》。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沈行奋笔疾书,书写的飞快,宫奇骏念的也非常快。

词中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万里如虎!一腔报国热血,令人荡气回肠!

即使宫奇骏这样经历丰富,身为帝师的人,读起这首词来,也不由得想披挂上阵杀敌。

更何况其他人,围观的众读书人,都被这壮烈激昂的词,给彻底征服了!

沈行将词中的靖康耻,换成了成帝耻,更是让人想起成帝被俘虏时的峥嵘岁月。

一腔的报国情怀,跃然于纸上,令围观的众人不由得不动容!

谁都没有想到,眼前这看起来蔫了吧唧,傻傻的仵作行人,居然满怀着爱国情操,而且还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词来!

难怪宫奇骏都为之动容!

反观四大才子的词,整篇都是莺莺燕燕,整个一个无病呻吟!

这让围观的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无比汗颜!他们这些人和四大才子基本差不多,写词都是风花雪月,很少涉及到国事!

待沈行书完,宫奇骏大喝一声:

“好,这两首词,我一定要拿给陛下看看,这才是读书人应该要做的事!

你若能再作上一篇,上好的八股文,我便在陛下哪儿保举你为官!想信我的一句话,陛下还是能够采纳的!”

宫奇骏的话刚一出口,便引来了围观众人的窃窃私语。

那些青楼女子,此时看向沈行的眼光,与以往都有些不同了。

即使韩文静这样,眼高于顶的奇女子,此时看向沈行的目光中,都带着钦佩和仰慕的眼神。

宫奇骏扫了一眼四大才子所做的词,回过头来对众人说道:“词我看过了,还是沈行胜,接下来考八股文,我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作为考题!请你们答卷!如果这次能优胜者,后面就不用再考了。”

对于宫奇骏如此评判,四人沉默不语,也不敢反驳,唯有在接下来的八股文章比试中,发挥出超常实力来碾压对手,才能出了心中这口恶气!

因为,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科举,还是为官,都是以文章为录取标准,来衡量举子们的真才实学,诗词作的再好,也难登大雅之堂!

拿到题目后,五人开始同时答题。

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谦卑了。

他们要联手上阵,每人一篇文章,四人不相信,四篇文章还搬不回这一局。

四人都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老人,在作八股文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

沈行对四大才子如此做法,不与理睬!

任他们如何做答,怎能敌的过自己作弊的手段!

沈行拿到题目一看,发现这段话出自论语的《学而》。

这段话的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沈行从八股要义中,挑选了归有光的一篇八股文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破题: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惟渐以至之也。

承题:夫道无终穷,虽圣人亦有待于学也,学之则不容无渐矣,此其理之固然,而岂圣人过为卑论以就天下也哉。

起讲:且夫天下待圣人过高,以为有绝德于天下,而不知夫圣人之所为孜孜而不已者。固吾人之事也,何则,人之心与理一也,人之为学求至于心与理一也。

入题:然学之不可以骤而化之,不可以助长也。

起股:久矣,故自十五之时,始有志于圣贤之道,而从事于钻研之功。尝以为志之勿立,则无以负荷乎天地所与者,将不免于小人之归。是以始之以立志,而是非之介,取舍之极,盖有所定而不能移也。

迨于三十之年,始有得于矜持之力,而取验于德性之定。尝以为守之勿固,则无以凝聚乎性之所钟者,将不免于君子之弃。是以继之以定守,而纷华之变,盛丽之陈,盖有所持而不可挠也。

中股:自十五而三十,积以十五年之功,而意味固已不同矣。

然犹不敢自怠,而至于四十也,则随事见理,而研旨趣于万殊,参酌于无端无纪之中,而有得于灿然之妙。物之所以各足其天者,吾固已见之明,而知万殊之各正。视向之立者,不免参胶于固也。

又至于五十也,则以理视物,而探渊源于一本,穷极于大本大原之中,而有得于浑然之妙。天之所以流通于物者,吾固已见之一,而知帝则之必察。视向之不惑者,不免犹在于物也。

过接:自三十而四十而五十,体验于十年之间,而意味又各不同矣。犹人也,非天也,君子之学,求至于天而可已乎。

束股:故六十以达耳顺之机也,理妙于中,而有以通乎外之所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感之者以天也,听之者以天也,顺于耳而耳不得而与焉。

七十以妙从心之用也,理运以外,而有以出于中之所豫,化而裁之,存乎变,从之者以天也,不愈之者以天也,从于心而心不得而知焉。

大结:夫六十七十所自得者如此,夫岂以年弥高而德弥邵哉,亦以道久而后熟,故日有所不同耳。

是以志者志此理也,不惑而知之者,亦此理也,至于耳顺从心,而理与心一焉,君子之学,求到于是而已也。

说起归有光,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此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

归有光的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

就是在这种困境中,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但他参加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

至三十五岁时,还未更进一步,期间他的主考官张治很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提至第二名举子,寄希望他能早点中进士,可惜这次依旧名落孙山。

此后,归有光一边研学讲道,一边应试。

几年间,归有光便蜚声海内外,麾下弟子有数百,但依旧是榜上无名。

期间曾有他的学生家长想要帮助归有光,让归有光入堂为官,却被归有光拒绝!

他一生虽穷困潦倒,却不愿与奸人为伍,更不屑于靠莹莹苟且做官。

所以归有光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赢得海内外众多读书人的赞誉!

老话说得好,文如其人!

这片八股文,便是归有光直抒胸臆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做人的标准。

沈行将这篇八股文写好后,那四大才子还在冥思苦想。

作八股文章,不像写诗词歌赋,一有灵感就能动笔。

八股文有一套严谨的规格,除了这些,作者本身还要对四书五经研究的很透彻,往往能引经据典!

一篇上好的八股文,必须要言之有物。

从起股到束股讲起,每组都有两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阐发的空间,而它的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对偶性。

沈行能这么快写出一篇这么好的八股文,靠的就是抄袭!

这可不是四大才子能做到的!

沈行将文章做完,便吹干了纸上的墨迹,然后将文章交给了宫奇骏。

此时,围观的众人都不淡定了!

你说作诗词能那么快,围观的读书人还能理解。

可八股文依旧能作的这么快,那就只能用天才来形容了。

问题是,这么好的天赋,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傻子的身上!

作诗词一靠灵感,二靠底蕴!

可八股文章能做的这么快,那就有点恐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