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古人类化石不是骷髅头(1 / 1)莫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北大考古专业的众多老师之中,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老师并不多,吕遵锷教授算一个。

苏亦称呼对方为教授,那是后世的习惯,现在的吕遵锷连副教授都没评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讲师。

讲师也没关系,考古专业跟历史专业不同。一名讲师都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方向的主要负责人。

比如吕遵锷此时已经是北大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扛把子。

从师承关系来说,吕遵锷可以说是裴老的弟子,早些年,吕遵锷留校当助教的时候,还曾经协助裴老研究工作。

可以说,在北大他跟裴老的关系最为亲密,很多裴老捐赠北大的书籍都是他骑着三轮车去拉回来的。

裴老被称为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吕遵锷教授继承他的衣钵,研究的方向肯定不会偏离这些太远。

实际上,也是如此,吕教授留校以后,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

旧石器时代考古跟古人类学两者是很难区分开的,大部分的时候,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是交集在一起。

非要区分的话,旧石器时代考古,主要是集中在旧石器制作技术和分类的研究。而古人类学则集中在古代人类的骨骼与古人类化石方面的研究。

其实这么说有些笼统,并不全面。

一个庞大学科的研究,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完全概括的。

吕遵锷不仅仅喜欢摸同学的脑袋瓜,他喜欢摸古人类的头盖骨。

作为裴老的学生,他完美继承裴老教学的优良传统。

课堂上,这位先生也喜欢拿教具给同学们上课。

跟历史专业的老师拿着专业文献当教具不一样,他拿的是古人类头盖骨当教具。

课堂中,吕遵锷教授开始介绍古猿以及古人类部分,说着说着,就突然拎出来一个古猿化石。

“骷髅?骷髅头?”

瞬间,就把坐在前排的姑娘吓得一阵尖叫。

听到这话,吕遵锷教授脸色一黑,“什么骷髅头,这是古猿化石,而且还是非常珍贵的古猿化石。”

话虽如此,教室内还是产生了一阵骚动。

终究考古专业的新生,并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第一次就看到这么恐怖的头盖骨,内心受到不小的冲击。

这不足为奇。

再等几年,大家经过田野实习真正参与墓葬发掘,估计就不会觉得这些头盖骨有多可怕了。

然而,现在不行。

大家都是新生,对于考古学还属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甚至,很多人都是从历史专业调剂到考古专业,内心深处并未把考古学作为第一个专业来报考。

这种情况下,这些光洁的头盖骨对于他们来说,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

“别怕,这些化石真的不是人类头盖骨,它们是古猿化石,甚至都不是真正的化石,它们就是复制品。你们害怕什么?知道什么是复制品吗?就是用石膏慢慢雕塑成形的化石模型,并不是真的,就跟你们以前在美术馆看到的石膏像差不多,有什么好害怕的。不相信,你们可以上来摸一摸,女生害怕不要紧,男生总该可以上来吧?”

很尴尬。

并没有敢上台。

显然,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并不多。

无奈,吕遵锷只能朝着坐在后排的苏亦招手,“你上来把这些化石拿下台跟同学们观摩一下。”

作为小师兄就有作为小师兄的觉悟。

既然他是教室里面唯一的研究生,这活肯定是他来干。

苏亦上台以后,开始端详着放在讲台上的头盖骨化石,吕遵锷心存考核之意,问,“看出来什么吗?”

苏亦说,“应该这个应该是柳城巨猿吧!”

苏亦指着其中一个交代的古猿化石说道。

吕遵锷点头,说,“继续。”

似乎也不意外他能猜测出那这些古化石。

“这个应该是建始人。”

“右边这个应该是元谋人。”

“这个是郧县人吧。”

“嗯,这个应该是北京人。”

还别说,吕遵锷教授为了这堂课,准备还是蛮充分的,直接把文史楼库房里面的化石复制品都搬来好几个过来。

他猜测完,望向吕遵锷。

实际上,台下的学生也都望向吕遵锷都在等待他公布答案。

他们刚刚进入考古专业,不要说辨认古人类化石,就连考古学具体是学啥的,他们都不知道。

在台下众多学生的眼中,讲台上几个白花花的头盖骨,实际上没有啥区别。

非要说区别的话,在他们眼中就是大与小之间,白与不白之间。

除了以大小跟颜色判断这些头盖骨的差异,他们脑海之中没有任何判断这些头盖骨的知识支撑。

不出众人所料。

苏亦都猜中了。

“你小子可以啊,一眼就辨认出来,看来这段时间没少下功夫啊。”

就连吕遵锷教授都有些佩服苏亦的记忆力,他记得这小子曾经去过文史楼的库房参观过这些古化石。

当时,这小子对这些化石一窍不通。

还需要他做讲解。

然而,这才几个月啊,这小子,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台上的诸多古化石,甚至不需要上手,这个功底已不非同一般。

在这两三个月内,要是不下过苦功夫,一般人是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对这些古化石如数家珍。

苏亦也不隐瞒,“我之前在粤博实习的时候,在河宕遗址的工作站举办过一次成果展。当时,曾经跟粤博的修复师复原过相关的古化石,所以对于咱们北大珍藏的这些古猿以及古人类化石做过系统的对比。那次,我在库房的时候,还手绘不少化石素描图,没事干就拿起来翻看,所以对它们的轮廓并不陌生。”

吕遵锷恍然,“你这个素描的本领用在辨认古化石上面,也不算埋没了。”

说到最后,他还来一句,“事实证明,你没有留在广州美院读书,选择我们北大,这是对的。”

显然,对于苏亦的家里情况,这位先生也不陌生。

苏亦轻笑,不回答。

吕遵锷也不需要他回答,而是望向台下的学生,“你们之前不是疑惑,为什么考古专业会有手绘这么课程吗?都疑惑考古专业要学素描干什么?看到你们小师兄,都知道素描有什么用了吧。”

“知道了!”

台下的学生齐声回答。

“那你们应该怎么办?”吕遵锷继续问。

“向小师兄学习。”

“对头!”

这一刻,在苏亦的眼中,这位吕教授像极传销头子,煽动力极强。

然而,苏亦在吕遵锷的眼中却是个宝贝疙瘩,他望向苏亦,“既然你都清楚这些古化石的种类,那就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说说它们的故事,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如何能够快速辨认出它们来。”

听到这里,苏亦有些哭笑不得。

北大这些先生,怎么都喜欢来这套啊。

动不动就把他拎出来讲课?

这是要集中培养他的教学能力,还是偷懒?

这样的场合,苏亦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他也不是第一次在课堂被Q上来讲课。

之前在王永兴先生的课堂上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时在历史专业的课堂上,他都不怵。

在考古专业的课堂上,苏亦就跟不怵了。

实际上,他也没有好怵的。

这本来就是他熟悉的领域。

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讲。

之前在祖庙工作站的时候,他就曾经跟王局长他们做过古人类化石的科普工作,现在,再次讲述这些的东西,苏亦还有些怀念。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露面的机会,苏亦也不浪费。

“我们先从柳城巨猿开始说吧。”

“56年8月,广西柳城的农民覃秀怀在愣寨山一座溶洞中偶然发现了一块与形状与人类下颌骨非常相似,但是个体却大得多的动物骨骼化石。恰巧,当时,裴文中教授就是在广西考察,立即就引起他的高度重视。裴教授,立即率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前往调查。”

说到这里,苏亦觉得自己不应该生讲,就说,“裴文中裴老,你们应该都不陌生吧?”

“不陌生。”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

“中科院生地学部学部委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

台下的学生纷纷回答。

他们不清楚台上的古化石种类,但对于裴老并不陌生。

不仅把裴老的事迹说出来就连裴老的职位他们都喊出来。

都是一群明白人。

苏亦也不绕弯子。

“作为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老对古猿古人类的化石有这天然敏锐的嗅觉。于是,让覃秀怀带路,考察队再次进入那座溶洞。当时,贾兰坡教授也在其中,有了两位教授带队,很快,就有了大发现,在众多的古动物化石当中,考察队又找到了另外两枚相同的下颌骨化石。”

说到这里,苏亦总结,“吕教授能够把柳城巨猿放在这里,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横向类比,在论文中多有引用,在课堂上却并不容易见到,原因很简单,条件不具备,可以说国内的高校之中,可以在本科生的课堂上随意拿出来这些高质量古化石复制品的,只有咱们北大,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说到这里,台下的学生就下意识鼓掌起来。

这就是北大学子的骄傲。

“吕老师虽然教大家旧石器考古学,但在古人类学上也有着深厚的研究,一般的情况下,极少有老师会把这些化石当成教具给大家上课。原因很简单,其他老师就算想要利用这些化石,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讲,所以遇到吕老师是大家的幸运,能够在今天的课堂上跟这些古化石打交代,也是大家的幸运,所以没有什么好怕的。”

话虽如此,但是该怕人照样怕,只是没有那么害怕而已。

“其实,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化石复制品并不全,如果能够把南方古猿的化石也都放在这里,大家对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但,眼前这些化石也很不容易了。”

说完柳城巨猿。

继续说建始人。

什么是建始人?

按照人类学的命名规则,建始肯定是一个地方,这点毋容置疑。

“建始人指的是距今200万至250万的人种。发现建始人化石的遗址位于湖北恩施建始县高坪镇麻札坪村一小山坡的山洞中,因当地农民在此洞及附近发掘出许多巨猿齿化石,此洞被称为巨猿洞。”

建始巨猿,或者说建始巨猿洞,在古人类学上是非常着名的名词跟地点。

甚至在后来,当地政府还建立一个建始直立人博物馆。

博物馆不大,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想到这里,苏亦突然说,“如果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去一趟恩施建始巨猿洞,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太远了吧。”台下有学生抱怨。

苏亦笑,“作为咱们考古人,祖国的大好河山,哪里去不得。”

这些只是闲聊。

还是要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

“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建始人化石,比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还早几十万年,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学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说到这里,苏亦就跟大家掰扯几句人类起源说相关的问题。

这些研究,早些年国内就有人在做了。

但对于台下的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内容。

不过,78年的时候,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鉴定结果都受限。

研究结果也受到限制。

后世,在建始发现的三枚人类牙齿化石作出了科学鉴定认为:建始人属人类的早期成员。

“说了一大堆,关于建始人的发现以及年代问题,接下来跟大家说说跟咱们课程有关的东西吧,比如,考察队就在建始巨猿洞遗址文化层内发现的部分骨制器有人工打击痕迹。据此,专家们认为,远古建始人的生活时代距今约为200万至250万年。”

苏亦刚说完,就有学生提问。

“小师兄,如果我们未来研究旧石器考古的话,该不会就天天跟这些古化石打交代吧?”

苏亦笑了,“并没有,这些活大部分都是古生物学家以及古人类学家干的,简单来说,这就是人类学的活,咱们考古人需要干的是发掘。”

瞬间,台下一片哄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