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话人物来表现历史时期,听起来有些儿戏,但真的很儿戏吗?
不见得。
关于在远古时代的那些传说人物。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前,也就是在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有过一段漫长的岁月,有称之为远古时期、史前时期。
任何民族都有它的幼年时期,也有关于他们祖先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
这是因为人类幼年时期对自然现象和万物都缺乏理解,无力解释,因而认为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在驱使一切,这种神奇力量就是神或上帝。
大家观展,新的疑惑又来了。
有学生问,“小师兄,通史陈列怎么会把神话人物放置其中?这不合适吧?”
苏亦说,“这种横向比较,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啊?”
苏亦解释,“神话故事就是赞颂他们的祖先和神打交道的英雄事迹,从而使他们的祖先半神化,不少民族都有这种英雄神话的史诗,如印度人有《摩诃婆罗多》,希腊人有《奥德赛》,罗马人有《伊里德》等等。这种史诗都编得很有趣,美丽动人,是对人类幼年时期的一种美好追忆。它当然不是历史真实,不足为信史的资料,但它极具魅力,并为人们喜爱而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民族的神话故事,虽没有史诗巨着,但还是有些一历史传说,更具历史感。伏羲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历史传说,就比普罗米修斯从上天偷取火种给人间,更为人性化,可能更接近真实生活。这些故事出现在教材或者出现在通史陈列上,都是可以的。”
涉及到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国家的史诗巨作,通史陈列肯定不会出现,就靠苏亦来讲述。
1959年展出的《中国通史陈列》,在原始社会馆结合出现一些历史传说和传说人物,如出现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
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神话人物。
尤其是黄帝,在传说中,黄帝和炎帝两族结成部落联盟,战胜蚩尤,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各族,奠定了华夏的历史基础,被后人追崇为民族之远祖。炎黄子孙,同出一源,这是民族的认同感。
把这些神话人物列出来,也让民众知道,炎黄子孙、华夏文明,这些关键性的称呼都是来自于哪里。
但后来在大修改中把这些全都去掉,非常遗憾。所以,苏亦认为在通史陈列的远古时代,是可以结合展示一些传说人物的。
就算从陈列设计方面来说,把神话人物跟原始社会的出土文物做一个同时期的横向比较,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尝试。
把神话人物列出来没有问题,只需要特别强调这些不是历史真实,不足为信史的资料就可以。
原始馆陈列,跟北大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各种人类头盖骨的复制品,猿人的代表——元谋人、早期智人的代表——马坝人、晚期智人的代表——山顶洞人。
这些苏亦都不陌生,甚至,他都翻过模。
尤其是马坝人,还在粤博保管着呢。
除了人类化石复制品,还有一些典型原始聚落遗址的介绍。
比如大家熟悉的半坡遗址,这些原始居民典型的半地穴式住房都用绘画的方式给呈现出来。此外,还有河姆渡遗址,他们的干栏式住房也都用绘画的方式呈现。
甚至大汶口文化的大汶口遗址之中的红陶器皿,也都出现在原始馆的陈列之中。
这些知识点,就算前世,苏亦他们考试的时候,还频繁出现。
这些都是基础知识点,苏亦也没有继续讲述,让大家观看。
他讲述的重点还是放在人物之中,到了奴隶馆,苏亦继续让大家观看出现在陈列之中的代表人物。
“整个通史陈列之中,一共出现了139个历史人物。其中,奴隶馆就出现9人,夏商周三个朝代,平均一个朝代出现三个帝王,大家先猜一猜,都出现哪些人?”
“先从夏朝开始吧!”
“大禹,夏启,夏桀。小师兄,没有错吧?”
王讯抢答。
这货出镜率有点高。
苏亦点头,“确实,那么商朝呢?”
“成汤、帝辛!”
同学们说出来两个。
苏亦继续问,“还有呢?”
一时之间,大家都在犹豫。
有人猜测是契,有人猜太甲,有人猜是河亶甲。
就跟成语接龙一样。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盘庚!”
“武丁!”
“停!”
苏亦赶紧叫停,“按照你们这个猜法,整个商王表都给你们列完了。”
众人哄笑。
“其实,你们有人猜对了,除了商汤跟纣王之外,就是盘庚。商汤跟纣王,没啥好说的,一个是王朝的建立者,另外一个是王朝葬送者。至于盘庚为什么会出现?因为有一个着名的历史事件——盘庚迁殷。”
说到这里,苏亦继续问,“大家知道关键了吧?”
众人异口同声。
“殷墟!”
苏亦点头,“是的,盘庚迁殷,这个殷就是殷墟的殷。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
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上面的话有些笼统。
具体一点,就是民国时期,史语所之于中国考古,主要就是干一件事——发掘殷墟。
史语所在1928年至1937年间,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
可以说,这些年,史语所啥都没干,就是发掘殷墟了。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夏商周,前面两个朝代的帝王都出现了,剩下的就是周朝。
周朝,代表人物就是多了。
然而,因为战国封建说的缘故,直接把西周跟东周给拆分来说了。
因此,周朝部分,主要列举了三位帝王。
周文王、周武王,还有周幽王,恩,也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之前提及的六项原则第一条已经提及了。“既要按照社会发展分期,又按照历史朝代排列”这话的核心内涵就是说,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又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内容。
想要把这两者给融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让大家极为不习惯的分期。
后来,俞伟朝先生担任历史博物馆馆长以后,通史陈列关于社会发展分期这部分都给淡化了。或者说完全给取消了。
1997年,最后一版通史陈列已经不再分设“原始社会馆”、“奴隶社会馆”、“封建社会馆”这三个部分了。
原始社会部分直接用旧石器、新石器两个时代来表示,紧接着就是中国的历史朝代,分别用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些历史朝代来表示。
看起来简单很多,但具体事情描述的时候,还脱离不开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些术语。
从59年开始到1999年,通史陈列四十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间段:1958年8月到1966年8月,《中国通史陈列》从筹展到公开展出;1966年8月到1988年,《中国通史陈列》从因“十年”闭馆,经反复修改到重新展出;从1988年到1999年,《中国通史陈列》最后一次大修改到撤展。大致历经三次大改,五十次小改。
78年以后的改动,就不去提及了,因为还没有发生。其中,两次大改都是78年以后。
78年之前的改动,大部分都是小改动,其中,一次大改,就是闭馆以后为了重新展出,做过一些改动。
这些改动,并非从学术出发,更多是跟政治有关,因此,苏亦没有过多去提及。
他们虽然是历史系的学生,也学历史,但他们的重心依旧在考古。中国通史陈列可没有近现代史部分。
整个陈列,为何闭馆,又为何撤展,历史博物馆方面为了陈列能够重新展出,又修改了哪一部分,苏亦觉得这个部分知识,回去以后,待在宿舍私聊就挺合适。
不必要在博物馆现场过多提及。
在讲解过程之中,他一开始就从人物的角度去讲解。
从人物角度去解说通史陈列,就显得尤为简单。
然而,整个通史陈列奴隶馆部分真的如此简单吗?
并没有。
苏亦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观展的方向,就是以人为主,不要文物挂帅。毕竟通史陈列不是文物展。
接下来看展,就显得随意很多。
大家在逛,苏亦也在逛,甚至,他还让大家自由活动。
通史陈列文物部分可能有些难度,但历史事件对于一帮北大的学生来说,没啥难度。
苏亦需要讲述的,还是陈列设计部分。
比如历史人物展示部分。
“历史人物的表现手法,基本上分两类情况:一是展出人物画像,即有原像的就用原像。原像指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历史人物的单人画像。没有原像的就考虑用美术创作,绘画或雕塑。”
“美术创作是陈列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年的历史博物馆陈列部就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内容设计组,另外一个美术工作组。从这点上,大家就知道美术创作的重要性了。如果想要进入博物馆工作的话,美术生还是挺有优势的。”
“那么绘画题材是什么呢?”有同学问。
苏亦说,“一是人物个体,一是选取某一历史事件为题材作画,在画面中出现人物形象,如《大泽乡起义》,画面中出现陈胜、吴广的形象。另一类情况,就是不出人物像,而是采用该人物的纪念物(陵墓、祠堂照片),或该人物的着作来表现。同学们,明白这一点,观看绘画部分,就不会觉得那么突兀了。”
在《中国通史陈列》中要出现哪些历史人物,采取哪种表现形式,这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某个方面起了推动作用,对某个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具有代表性,也就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
因此,对历史人物名单及其表现手法,是经过反复研究平衡才确定的。
“奴隶馆部分只有九个人物,不算太多,等一会,你们进入封建社会馆,展示历史人物就不少了,足足有130名历史人物,以单人像形式出现的有75人,其中没有原像而新创作的有20人,在这20人中,帝王2人(秦皇、汉武),农民起义领袖3人(黄巢、方腊、李自成)。可见,当时设计组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还是相当慎重的。并不是,脑门一拍,就开始艺术创作的。”
他说完,众人笑。
许婉韵还感慨,“不愧是美术世家出身的娃,关注的重点就是跟我们大家不一样,一来,就是美术创作切入。这些要我来讲,肯定是讲述不出来的。”
黄妘萍也符合,“所以啊,让苏亦这小子来当讲解员,是绝对正确的。”
这两个姐们,很会为自己的偷懒找合适的理由。
至于许婉韵口中的美术世家,完全就是调侃,苏亦也不是第一次听她这么说了。
整个通史陈列完全就是给历史教材定调子了。
未来教材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几乎上都是从这里引用了,所谓霸气的秦皇汉武形象,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给创作出来的。
至于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也不是凭空得来的。
依旧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先是各个设计小组拟定名单,然后经过反复研究取舍,做到各个方面平衡之外,才确定出来初选名单。设计组弄出来名单再提交建馆小组,再由建馆小组提交中宣部,最终敲定下来的。
这部分,苏亦没有提及。
这些在非专业部分在课堂上提及没啥事,在博物馆这样的公共场合提及,反而不那么合适。
那么讲述完人物,接下来苏亦应该讲述什么呢?
当然是,讲文物了。
整个通史陈列,虽然强调要历史陈列,不要文物挂帅,不要见物不见人。
但作为一个历史陈列,怎么可能没有文物。
没有文物的历史陈列?
算得上历史陈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