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的北宁非常的热闹,炮艇在河道上跑来跑去,负责佯攻那个连,更是用不差子弹的气势,将法国的防守部队给压在堑壕里。
而在河道上的炮艇,更是无数次以冲锋的姿态,让法军感觉像是要登陆一般,惹得法军的机炮与加特林n连连开火。
而法军这样的作法,正中秋真源的下怀,负责掩护的炮艇,直接用更加猛烈的火力,让法军知道有些人是不好惹的。
当第二天的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激战了一晚的北宁,突然间变得安静了好多。
毕竟原本只打算掩护二营过路,但打到后期的时候,宋宁远发现法军的注意力都是河道上,陆上的防御居然比之前还要弱好多。
所以他抓住机会,再次抽调了半个连,对着法国进得了一次有限度的突击,如果不是考虑到兵力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就直接打穿了法军的防线。
虽然有这么一个机会,但宋宁远并没有抓住,因为这与原定的计划不符。
不是说宋宁远被打击了一次,就失去了主动出击的勇气,而是现在击穿了法军的防线,肯定会让河内的法军戒备。
如果把二营调会来,打穿北宁的希望还是有的,但这一路打过去,会有多少的损失。
还有没有足够的兵力攻击河内,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宋宁远只能放弃眼前这点小利,去谋求河内这个更加大的果实。
虽然是佯攻,但三营的半个营,还是打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进攻。
以班组为单位,各班组之间相互配合,将原来准备进攻的法军直接打成了防守姿态。
不过也正是三营的表现出色,才让北宁的法军,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陆战上。
在佯攻的后半段,虽然各班组之前配合严密,但法军利用占据兵力的优势,还是将有了退意的三营逼回原来的出发阵地。
如果双方在那个时候停火,也不会有北宁打一夜的事情发生,可惜法军在看到将三营的士兵逼退后,那些被打出了火的士兵,完全不顾后方的停火命令,连连对着三营的防守阵地发动冲锋。
刚打出了节奏的三营,原来就想断续打下去,只是苦于上面的撤退命令,才一步步后撤。
可是自己都撤到了出发阵地,将要脱离两军的接触,法军居然不依不绕的发动了冲锋。
刚刚还没有打过瘾的士兵,更是在宋宁远还没得来及反映的时候,直接硬刚着法军的冲锋,打了好几次小规模的反击。
再然后的事态发展,都超出了两军指挥官的预计,双方的战线已经相互交替,如果不是战场上的火光,双方根本就分不清敌人。
而面临这样的情况,宋宁远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以剩下的半个营,还有退出作战序列的侦察连为基底,连连对着法军玩小规模冲击,想要将陷入战场的士兵救出来。
而宋宁远这样的作法,则让法军的指挥官误认为是想要攻破防线。
他为了保证防线的安全,也将手中的兵力投入到这个莫名的战斗中。
而且他为了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更是自己跑上一线,查看具体的情况。
就因为他亲自跑上前线,整个战场就发生了一点点的小意思。
他上战场的位置,实在有些靠前,以至于三营的一次反击,将他与法军隔开了,而且还把他包围在自己的战线内。
可是当时没人注意到这些,当法军发现自己的指挥官司不在的时候,法军有些慌了的脚,除了四处寻找他们的指挥官外,更是在深更半夜,打电话向河内报告了此事。
北宁的法军指挥官最后怎么样了,已经不再是这场战斗的重点。
而是河内的守军,已经知道了北宁的危急,也知道了河内的情况,并不如他们想的那么。
不过他们也没有太在意,在他们看来,敌人在北宁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投入的兵力肯定不少,就算能抽调出兵力,也就只有几艘炮艇而已。
只要自己离开河道,炮艇就威胁不到自己,当即在河内的三位旅长,都做了一个相同的选择,将自己的位置往远离河道的地方撤离,然后命令河内的守军加强戒备。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继续按现在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秋真源已经失去了偷袭河内的突然性。
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河内的三位旅长还在为了躲避危险,将自己的位置往后移动的时候,北宁的战场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而就是这个意外,让整个河内的战局,在最后时刻上演了一出闹剧。
而这个小意外是什么呢,就是之前那个被不小心包围的团长。
最开始那个团长被包围的时候,宋宁远并没有查察觉到什么,直到法军对着一个点猛攻的时候,宋宁远才觉出些味道。
在与自己的二哥商量后,宋宁远选择到前线看看具体的情况,而就是宋宁远带着伤上前线的事,让北宁的战场,出现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意外。
那位法军的团长最开始被冲散的时候,心里十分的紧张,他虽然是一个勇敢的军官,但却也是一个怕死的军官。
他不想就这么死在一文不值的战场了,当他被冲散的时候,他选择了在地上装尸体。
如果是白天,这样的作法无疑是在找死,可是大晚上的,谁知道躺在下面的是不是活人。
那军官的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有好几波三营的士兵,都是急冲冲的路过,对于躺上地上的他,只是看了几眼,就不再关注了。
这个军官躺在地上,听着战场上的你来我往,再看着一队队士兵来回跑动,他是一个都没有捣乱的心思,他现在只想法军能攻到这里,自己好趁机逃回去。
当自己这个方向的枪声再度激烈的时候,那军官的心里有些激动了,他们终于发现自己不见了,正在全力救援自己。
可是如果他知道正是这救人心切的作法,导致了后面发生的事情的话,他会不会骂人呢?
会不会大骂这些人,将自己推入地狱呢?
这些事情,谁都不会知道,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
法军的异常猛攻,直接将宋宁远吸引了过来,他在回忆了几小队的报告后,他发现一个可能是真相的答案,那就是法军的一个重要人员,已经在自己的防线以内,生死不明。
为了弄清楚这个情况,宋宁远带着几个轻伤的侦察兵,开始一点点的搜索己方防线里的尸体。
为什么要搜索尸体呢,原因自然很简单,如果那个重要的人物死的,身上的衣服可以表明他的身份,如果没有死,受伤或者装死,那么遇到自己这些人的时候,他也只能装尸体。
至于跑路,如果换在一个更复杂一些的地方,或许有可能,但在北宁这个小镇子,你要是敢站起来跑路,可没有人会跟你客气。
绝对是好几发子弹,让你明白,人是永远都跟不过子弹的。
“连长,发现这个。”小赵递过一把左轮,这是他刚刚在墙角里捡到了,“一般的军官没有这么高级的阻击枪。”
宋宁远接过一看,还真像小赵说的那样,这把左轮与其说是一件武器,还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
不但有着精美的装饰,而且表面还有镶金嵌银,这完全不是一把杀人武器应该有的模样。
“使用这把枪的,肯定是一个贵族,普通人都没有这种钱财。”宋宁远翻过枪柄,看着枪柄上的字,“也不知道是法国哪个倒霉的家族,居然被发配到了这里。”
“连你,你怎么知道,这把枪的主人是个贵族?”小赵问。
“这支枪柄上有个家族的族徽,虽然看不懂是哪一个,但可以肯定是贵族。”宋宁远将左轮还给小赵,“这是你的战利品,如果找到那个人,你可以跟他要赎金,会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枪是小赵找到的,宋宁远的不会抢个的战利品。
“谢谢连长,我肯定能找到他的。”小赵接过左轮,随意的放进怀里,完全没有在意这是一把价值连城的武器。
“大家都散开找找,到时候赎金大家分分。”宋宁远命令道。
北宁并不大,所以宋宁远很快到了躺在地上装死的那个军官,只不过那军官正用尸体装自己压住,完全没有察觉自己已经被发现了。
“连长,你说他这样躲着,天亮后还不是一样会被发现,这有什么意义?”小赵的运气真好,也正是他发现了那个军官。
“别管那么多,他要躲,就让他躲着,一会你们这样,这样,再这样。”宋宁远于心大起,他以前可只是听到战场装死,还真没有见过,现在遇上了,自然想在见识下。
“连长,不用比划了吧,反正他也听不懂我们说什么,要不直接上吧。”老林扶着bn,瞄了一眼尸体下面的军官。
说实话,那军官藏自己的方式,真的很不错,把自己压在死人的下面,根本上没有人会怀疑。
没想到小赵的运气会这么的好,在这么暗的战场上,就能发现身着军官军装的他。
“说得也对,你们自己想想要怎么玩,我看看说好。”宋宁远想想也对,语气不通,自己演得再怎么真,也是演给自己看,真没有什么意思。
“不过你们小心点,那个人我觉得有些眼熟,估计是哪里见过。”宋宁远叮嘱了一句。
“连长在法国还有熟人?”小赵刚要下刺刀,听到宋宁远的话,顿时停了下来。
“哪里的熟人,我连法国都没有去过,哪里来的熟人。”宋宁摆摆手,表示小赵想多了,“我就是觉得这几天在哪里见过他,好像是这里的高层,别伤得太严重,也许能情报呢!”
“哦!原来如此,连长,那我就下刀了。”小赵明白了,感情是对手呀,既然这样,你要装死,那受些皮肉之苦,怕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小赵对准尸体,一刺刀扎了下去。
噗呲叮刺刀穿过尸体,在那军官的身边擦过,打在地上,传出一声脆响。
小赵抽出刺刀,再次对准尸体,噗呲叮又一次完全的擦过。
“小赵,好刀法,时机掌握得真准,当然我也有这一手刀法,这次换我来。”老林夸奖着小赵,自己已经拿起了一bn,往上面装好刺刀。
“老赵,别玩过头了,给他吃点苦头就成。”小赵收了刀,把位置让给老林。
老林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切了两根手指,还好不是大拇指导,虽然对生活有些影响,但还是能正常的生活。
“我自有分寸,只是在断指之痛,法夷也应该偿偿了。”老赵单手握枪,对准上面的尸体。
噗呲撕拉刺刀穿过尸体与撕裂了衣服的声音传来,紧跟着传来的,还有一丝混在硝烟里的血腥味。
“老林,刀法不错嘛,单手握枪,还是避开民要害。”宋宁远也看在眼里,如果不是自己身份的原因,他都要自己下场去补上一刀。
“承蒙夸奖,谢谢大家。”老林抽回刺刀,再一次对准尸体,这一次他心里已经有了数,可不会只是擦伤。
“连长,他也知道害怕了,都在发抖了。”小赵看着尸体在抖,连忙跟宋宁远说。
“老林,手下留情,要是伤得太重了,可是卖不了好价钱。”宋宁远又叮嘱了一句。
“知道了,营长,我就断他几根手指就行了。”说时迟那时快,老林手中的bn瞬间扎出,穿透尸体后,直接钉在那军官的手指上,老赵的这一枪,可是精心计算过的。
“啊!”刚刚还在装尸体的军官,一下子发出了惨叫声。
他已经没有必要再躲了,在第一刀擦过他身体,划伤他的皮肤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暴露了,可是还没有其他的想法。
老赵的第二刀就已经下来了,他已经没有想的机会了。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