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81 要相信八旗(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要见实黄埔的战力,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

“启奏皇上,微臣愿亲率淮军,与张贼决一死战!”李鸿章跪倒在大殿之上,趴伏在地上,将凑折举过头顶。李鸿章这样的做派,可是吓倒了不少人,先不说李鸿章的身份问题,就是单单李鸿章这个人,就不敢轻易放出去。

现在你居然主动请战,你不知道黄埔人的很厉害吗,难道你就想这么去想死。而翁同龢这一派的人,侧是一个个在心里笑逐颜开,你既然要请战,那就最好死在战场上,你这中堂的身份,可是很多人相着呢。

与文武两派的人不同,又长一岁的光绪,却是面色平静,他不明白黄埔有多么能打,也不懂李鸿章请战有什么用。他懂的,也就是尔虞我诈,其他的车马弓剑,还是算了吧,天子坐不垂堂。

打仗的事情,只跟臣子有关,跟他没有关系,输了,砍了主将,赢了,那是自己英明。至于李鸿章要去打仗,那就去吧,反正跟自己没有关系。

“呈上来。”虽然打输打赢跟自己没有关系,但好歹也是一件大事,自己怎么也要过下目。李鸿章的折子由太监送到了光绪的手里,光绪看了两眼,就失去了兴趣。

一折子的假大空,说了这怎样,说了那怎么样,反正就一个意思,李鸿章要亲自上前线,真心与黄埔决一死战。

“让太后瞧瞧。”光绪看了一眼底下大臣的脸色随手就把这个锅,丢给两从位打得要生要死的太后,现在的光绪,可比历史上要好过多了。张睿把慈安太后救活了,慈禧没办法一个人垂帘听政,自然这两太后,就有了争吵。

而这两人开始争权夺利,那对于光绪的管教,就少了很多,现在的光绪,可是快乐得很,整天跟着翁同龢商量着什么。

“皇帝,既然李大人要亲自上前线,那李大人的家属,朝廷自然要照顾了。”慈禧看了眼折子,对着趴在地上的李鸿章说着。

“那就这样吧,李大人,既然你要上前线,你一家老朝廷会照顾好的。”慈安也一样说着。

“那好吧,李大人,回去后,安排好一家老小吧。”两位太后都说了,那光绪也就不用再纠结了,“诸位,你们是否有异议?”

“启奏皇上,微臣也愿五李大人一起上前线,与张贼决一死战!”从两江赶回来的左宗堂越班而出,跟着李鸿章一起跪在大殿上。

哗哗一石激起千重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左宗堂居然在这个时候,陪着李鸿章一起疯。想想左宗堂可是怼着俄国,用6万湘军收复了回疆,本应日回家养老,现在居然又要去打仗。

是您老觉得自己身体棒棒,还能力抗大刀,在战场上学赵子龙来个七进七了。

“肃静肃静”司礼太监大喊,让这些喧闹的大臣安静下来。

“左宗堂,李鸿章要上前线,那是他平叛无力。那你要上前线,又是一个怎样的理由?”慵懒的声音从侧后传出。

“回太后,臣奉旨平定回疆,6万子弟兵只剩下2万,如今湖南危急,我愿意披甲上阵,以做先锋。”左宗堂语气坚定。这下大家明白了,湘淮之争。

曾经还没有淮军的时候,湘军可是挑着大清的脊梁,如今淮军崛起,那么左宗堂的湘军,自然也失去了地位。特别是回疆一战,左宗堂的确打出了威风,但在同时,湘军的6万主力,却是元气大伤,哪怕是经历了生死的两万湘军,也是大多数身有残疾,已无战力。

如今黄埔攻击湖南,那些回驻湖南的湘军,肯定是首中其冲,如果没有人去带领这些散兵,这些湘军仅剩的精锐,就会被一扫而空。

而且在朝廷的其他人看来,左宗堂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湘军被打废,而是当淮军进入湖南,这些湘军指不定还能姓湘吗?

“李鸿章,你的意思呢?”想明白这其中道道的慈禧,自然乐意看到这种情况,曾经湘军强大的时,朝廷抑扶持了淮军,现在湘军渐弱,如果淮军再吞了湘军最后的精锐,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抑制。

“回太后,战场上无二将,请太后定夺。”李鸿章对于左宗堂要参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心。他知道黄埔的战力,哪怕是淮军与湘军绑在一起,也不一定会能打得过。

但这战场指挥,却是个大问题,本来淮军与湘军,私下里就两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现在分驻南北两地,才有所收敛。如果在湖南战场上一遇,双方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到时候打起仗来,可不是一件好事。

“那就这么定了,定旨,着李鸿章,左宗堂率十万大军,以平湖南之叛乱。”

“退朝!”光绪没有给翁同龢说话的机会,虽然光绪已经看到了翁同龢要说什么,但这个时间,并不是好时候。等众臣都走了后,翁同龢才被太监带着去找光绪,只不过地方不是乾清宫,而是御花园。

翁同龢看到这个地方,心里跳了两下,看到光绪似乎心里有些燥动,并不像刚刚在大殿上那么平静。

“老师,如今张贼再犯湖南,李大人与左大人,可以守住湖南吗?”十几岁的光绪,虽然因为年龄的原因,身材还是小孩子的模样,但这几年来的朝政,也让他养了一丝王之气。

“皇上,李大人与左大人的湘军与淮军,乃是大清的精锐,此去平叛,必马到功成。”翁同龢小声的说着。

“老师,你就真说了吧,这里都是自己人。”光绪看了眼周围,自然也明白翁同龢说的这句话,只是说得好听而已。

“皇上,伍廷芳已经带着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南下,这湖南的战事,怕是”下面的话,还用再说吗?

虽然翁同龢没有说出来,但光绪已经听懂了。李鸿章在朝廷反应之前,就已经把后路送了出去,相信李鸿章早已经预计到了,湖南的战事,可没有他折子上面写的那么容易。

“老师,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光绪将茶碗放下,让太监侍女们离开。

“皇上,其实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只要我们”翁同龢凑进光绪的耳边,“只要我们在粮饷上做点手脚,李鸿章必败。”

光绪不置可否,仿佛没有听到翁同龢的话,依然扶着碗盖,对于翁同龢语气里的杀意,也当做没有听到。

“皇上!”光绪没有反应,翁同龢倒是先急了,现在正是好时机,削弱后党的实力,才能让慈禧不能垂帘听政。

“老师,你说说,如果淮军败了,湘军也败了,绿营与棋也跟废物一样,那让谁去跟张贼打。”光绪终于有了点反应,但就是这一句话,却是让翁同龢冷汗连连。

的确,如果这次淮军被打败了,那还有什么部队可以拱卫京师,如果京城一但被攻破。光绪死不死,那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但作为大清的重要权臣,自己是逃不过那么刀的。

如果真的就这样没了淮军,整个大清都是一口随时可以咬一口的肥肉,最后不管是谁坐上了朝廷,自己的命,家人的命

“老臣知罪。”咚的一声,翁同龢就跪倒在光绪的身后,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老师,何必呢?”光绪说着话,喝着茶,对于跪倒在地的帝师,他并不关心。

而翁同龢趴在地上,光绪没有叫他起来,他也不敢起来,依老卖老,那只会死得更快。

“帝师,你一直在教,朕是一国之君,就要有一国之君的样子,可是现在,朕却想把这个朕字给丢了,用我字自称。”光绪还是依然的淡定,说着与淮军无关的事情。“皇上,你是一国之君”

“闭嘴,翁同龢,你一口一个一国之君,难道我就是这样一个被你控制的一国之君。”光绪直接摔了茶碗,而这飞出的茶碗,直接砸在翁同龢的头上,将其帽子砸飞。

“罪该万死!”低头认错,趴在地上,最好什么都不要做。在这一瞬间,翁同龢仿佛感觉自己,第一次上朝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被砸了杯子,也是同样的圣上暴怒。

“万死,万死,也没见你们死一个。”光绪的语气平静了下来,刚刚火气也发了,碗也砸了,人也骂了,心情却还是一样的不好。

“都退下吧,我想静静。”光绪挥手赶人,独立一人坐在御花园里喝着闷茶。身后又响起了脚步声,还是一连串的声音,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节奏,光绪嘴角一垮,他知道后面是谁来了。

“皇帝,是为何事,向着翁大学士发火,你可不是你平时的心性。”慈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带着一丝疑问,也带着一丝好奇。

“太后,还是那些党争之事,翁大人觉得淮军的粮饷有问题,所以”光绪的话只说一半,但就是这一半,也足够慈安猜到下面的事情。

“皇帝,别去管那些事情,就算没有淮军,大清也还有旗,想当初旗打天下,如今旗虽有些糜烂,但也好歹是自己人。”慈安同样挥退了从人,从衣袖里拿出一份折子,送到光绪的面前。

“太后,你这是?”光绪看着这份折子,他记得这是前几天的折子,而且还是自己批了的,怎么就出现在慈安的手里,这就有些可以琢磨了。

“皇帝,你也别想太多,这折子是他们拿出哀家的,我看了下,觉得这也是个理,想想湘军,再想想现在淮军,哪一个不是在汉人的手里,哀家觉得旗也应该建新军了。”慈安倒没有太多考虑,就把这折子的事情,说了个通透。

“太后,办新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说办就能办的事情。”光绪对于折子的内容,可是看了很多遍,看的时候,他可是双手称快,但是在称完之后,他就两眼一蒙了。

原因为何,那是因为建新军要枪,建新军要人,建新军要请教员,都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现在大清的国库有多少,光绪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明目,但大体数字他还是知道的。就现在李鸿章养着一个淮军,就差不多把几个重省的钱粮给拖垮了,如果再加上旗新军,那就不是几个重省,而是整个大清了。

一想到这些,光绪就是一脸的苦色,这让他非常的为难,没钱,什么都办不成。

“皇帝,这有困难?”慈安见光绪面露难色,顿时有些紧张了。

“太后,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是这粮饷与快枪,都要花钱。”光绪不知道如何解释,现在也只能用钱个词,来解释所有的事情。

“原来如此,不知道皇帝有没有办法?”慈安似乎有些关心过了头。

光绪沉默了一会,当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之前眼熟里的迷茫,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坚定。

“办法有一个,那就是挪用北洋的经费,还有淮军的经费。”光绪咬咬牙,一个字一个字的把这句话给咬了出来。

他不想把这个办法说出来,因为这样做,湖南的战事,淮军必败,而且就算是险胜,也无法灭了张贼。光绪会担心这些,但慈安不知道这些,她听到这个办法,顿时眼前一亮,如果将北洋给定了,那两艘铁甲舰就是好几百万两银子。

“皇帝,停了吧,北洋已经有了两艘铁甲舰,相信以现在的十万大军,也能应付湖南的战事。”慈安说得兴致勃勃,如果不是身份的的n,估计现在他都发懿旨。

“太后,如果停了北洋与淮军的经费,京城的防御,怕是”光绪说的可不是假话,那些旗,可不要太废物。

“皇帝,京城的防御,相信旗能做好的,不用担心。”慈安根本就不了解旗的现状,她对旗的战斗力,可是相当的自信。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