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96 李大人,你可以回去了(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黄埔要做的,只不过是将原来准备硬扛七国联军的事情,变成了帮助清国应对七国联军。虽然说目标不同,但本质上还是打仗,所以黄夫人并没有太过于担心。

因为只是打仗,黄埔现在还没怕过谁,这不是在吹牛,夫人说的可是实话。黄埔成立以来,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正面硬刚上,从来没有输过谁。

这一次,七国联军要对付满清,黄埔肯定要帮帮场子,不管是出于同人种的情感,还是自身的利益,黄埔都不会让七国联军的军舰,靠近天津港。至于说应对七国联军有没有压力,压力肯定是有,毕竟有七个国家组合的联合舰队,再怎么说军舰的数量也会超过历史上国联军的数量,只不过质量这方面就有待堪忧了。

历史上的国联军侵华,是1990nns情,那时候的军舰,已经从君权级过渡到威严级。哪怕是派往亚洲的小军舰,也基本上是属于全钢制的巡洋舰,如果是历史上的阵容,黄埔可能会怕,但现在是13年,离着君权级出现还差这五年,现在欧洲各国能派往亚洲的巡洋舰,能有一两艘装甲巡洋舰,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说铁甲舰,欧洲现在因为被挑起了军备竞赛,所以能将铁甲舰派往亚洲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性,法国在nnn的三艘铁甲舰,也许就会参与到这七国联军当中,不过这也并不会让张睿担心,张睿现在真正担心的是七国联军的陆战队,历史上的国联军,虽然军舰数目众多,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几万陆战队。

也正是那几万陆战队从天津上岸,一路打到北京,一路烧杀抢掠。

如果是军舰,最多也就祸害沿海十几公里的范围,这还是往大了说了,但是如果七国联军出动的陆战队,那么祸害的范围将不再是沿海地区,以清朝软弱的性子来看,一旦七国联军攻占了北京,那势必会割地赔款,那么如此,张睿的第六个系统任务将无法完成,虽然系统上没有说明会受到怎样惩罚?

让张睿永远不会去赌这个,从理智,从情感,从政治,从利益上来说,不管是谁抢占了中华大地的土地,对张睿来说都是一种侮辱。为了自己避免背负这样的骂名,也为了日后收复故土时不必要的纠纷,张睿觉得,七国联军的军舰可以来,但陆战队,必须死在海上。

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假设,自己的舰队可以将运兵船击毁在海上,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可能。历史上虽然国联军的陆战队达到了5万多人,但实际上,真正意义参加战斗的却是日本人,虽然现在日本人与历史上相比差了很多。但日本人的元气未伤,现在只是日本的军舰被击沉而已,陆军的实力还是相当的强大,至少人数方面很强大。

所以这一次的七国联军,很可能在到达亚洲后会变成国联军,就算自己在海上消灭了联军的陆战队,七国联军也可以从日本抽调更多的士兵,组成新的陆战队。日本人可是一直对满清的土地,有着近乎偏执的向往,只要这些联军一提,再分一些利益,日本人绝对会扑上去。

如果联军的陆战队登陆天津,那么皇甫能做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联军的军舰击沉在渤海湾内,至于消灭联军的陆战队,张睿只能说一句爱莫能助。

虽然黄埔的海军与陆军从来没怕过谁,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敌人的部队数量,不能超过黄埔的五倍。当人数优势达到五倍的时候,黄埔的火力,将会受到极大的牵制,无法挡住冲锋的人群。人海战术其实有时候是非常有用的,在现在这种时候,在部队还没有装备全自动化武器的时候。

日本人极有可能,靠着尸体的铺垫,通过黄埔的防线。再加上从黄埔到天津这一路的物资补给,全部要靠海运,如果联军看到了自己的补给线,自然会发现黄埔火力优势的关键点所在,在海上对自己进行游击作战,破坏自己的海上运输线。一但运输线被截断,派往天津的黄埔陆军,将会是无根之垠。

至于淮军,还是不要太期待了,即便是装备了新型火器的淮军,在1900年的时候,依然没有挡住国联军,更何况现在基本上是冷兵器的淮军呢?

至于北洋,哎,那就更不要说了,如果自己一旦将李鸿章杀了,那北洋就是一团散沙,倾刻间,金銮殿上的皇上太后,就将北洋给拆分的枝桠不剩,那时候北洋还能有什么作为?

李鸿章走了一步好棋,无意中走了一步好棋,原本必死的局面,被与他无关的七国联军给救了。李鸿章不能死,张睿要靠他带领淮军团与北洋,抵抗七国联军,也要靠他牵制朝廷的势力。所以政治就是这么奇特,在外界某一个不相关的因素,他必须活着,而且不能受到一点伤害。

哪怕是在仇恨他,在敌视他,很想杀死他,你也得保护他的安全。比如说,仍然被困在衡阳的李鸿章。在经过多日的奔波后,张睿终于到达了衡阳前线,看到了被火炮炸得破破烂烂的城墙,也看到了高挂墙头的淮军军旗。当发出谈判的信号后,李鸿章穿着它的那一身一品大员朝服,胸前带着禽兽图案的官服出现在城楼上。

“上面可是李鸿章,李大人?”张睿这是明知故问,一品大员,在衡阳就只有李鸿章一人,除了他还会有谁?

“张兴中,你我素未谋面,但我对你早已久仰。”李鸿章扯着嗓门,但他的声音依然是那么的小。多日来的战乱,即便是一品大员的他,也有些声嘶力竭。

他可没有黄埔那样的喇叭,可以用很小的声音就可以传得很远。每当衡阳城就要被攻破的时候,他的大喊大叫着指挥着战斗,可每一次结果,就是让他的喉咙越来越嘶哑。

“李大人,废话不多说,打开城门,我放你们离开。”张睿十分没有耐心的说的,衡阳城,虽然城墙变得破破烂烂,但城门依然非常的完好,除了偶尔会有几发子弹落在城楼上,竟然没有一发炮弹落在上面。

这不是一种奇迹,也不是李鸿章运气所在,而是在开战之初,王明就下达了命令,只要李鸿章在哪里,就绝对不能打死。哪怕流弹,走火也不行。

其实这个命令,最开始是张睿下的,没办法,作为淮军的首领,也作为北洋的操持者,他活着的意义比死了更大,死了,或许可以接收一部分北洋。但活着,可以接受整个北洋。虽然张睿看不上北洋那些破烂军舰,也看不上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但北洋的士兵,不是军官,确实让单位眼馋不已。

“李大人,我们来谈个条件。”张睿拿出,一份电报,让人用弓箭射向城楼,“不知道李大人看了这一份电报是如何感想?”

射出的箭,带着呼啸,从李鸿章的耳边呼啸而过,射在门柱上。李鸿章手往后一伸,自然有人将箭上的纸条,送到李鸿章的手里。不过在没看之前,李鸿章对于这份电报,并不是有多大期待。甚至他认为这份电报,就是慈禧太后处决他的密令。

因为一品大员身陷重围,不管是被俘,还投降,对朝廷的颜面来说,都是一件极大的损失。可是当李鸿章看完这封电报之后,他笑了,笑得非常的开心。

“张兴中,我不退出衡阳,你又奈我何?”自开战以来,李鸿章的声音第一次如此洪亮,他死不了,他实在太开心,因为自己至少还有用。

“我知道你死不了,但是,罪还是要受一些,所以你大人,你为了免受皮肉之苦,放下城门,放你离开。”张睿无所谓的说着。

“张兴中,老夫当年对阵太平军的时候,曾经的洪秀全也对老夫说过这句话,但你知道结果是什么?”

“我看过你的转记,当然知道,可是太平军已成过去。如果不是考虑到朝廷的软弱,万一打输了,会赔款割地,我才不在乎我站在我面前站的是谁?”张睿不屑的说着。

说实话,他根本就看不上李鸿章,作为一个糊裱匠,作为一个是拥有淮军北洋的大员,没有身为汉人的想法,实在可恨。

“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统领淮军和北洋,李鸿章,我一定会用乱炮炸死你。”张睿恶狠狠的说,积压在心中怒气,在此刻终于出了口恶气。

“你还是不要打的好,那现在能握住北洋,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吴总兵可好!”李鸿章无厘头的问了一句,似乎跟上面那句话完全没有关系。张睿皱皱眉头,李鸿章知道吴长庆没有死的消息,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种场合问起来,李鸿章是什么意思?

“不劳李大人挂念,每到节气日,自然会有人给吴总兵的坟头上香,您不用挂念了。”虽然想不明白李鸿章想干什么,但张睿打死都不会把吴长庆还活着事情,在现在这种场合说出来。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李鸿章狂笑两声,把刚刚收到的电报直接搓成团,丢下城墙。

“传我命令,所有人出城。”李鸿章做出了选择,既然自己不用死了,那自然就要活着,活着总比死了好。而一直站在李鸿章身边的左宗堂,却是一脸笑意的看着两人。

开战之初,他所统领的湘军,就成建制的投降给了黄埔。现在他的手中,除了亲卫之外,再无兵力可用,可以说,他虽然有副将之名,但却无副将之实。

不过从整个湖南在一开始,左宗棠的脚步,却是遍布整个战场,甚至有很多次,差点被黄埔包围。但是有些话左宗堂不会跟任何人说,每一次皇甫江围住他的时候,都会莫名其妙出现一个缺口,足够让他慢悠悠走出来的缺口。李鸿章对于这种事情也完全当做没有看到,甚至连那些觉得自己幸运的士兵,李鸿章也只是拖出去砍了。

有些事情,不能为外人所道,只有大家心里才清清楚楚。当李鸿章带着残破的淮军走下城墙,走出衡阳城后,与张睿带领的黄埔陆军对峙。

虽然说战斗打不成了,淮军要撤退了,李鸿章也要回去了,但双方还是要面对面的见识一下。这两方对峙的时候,一个棋局摆在了两军对峙的中间。

黄埔一方,张睿坐在凳子上,手执黑棋,而王明却在站在一边,端茶递水。而另一边则是李鸿章手执白旗,左宗堂在一边看戏。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明明刚刚还在打生打死了两个人,现在却坐在一起下棋,不过虽然两人各自棋子,但谁也没有先手。

“李大人,今日棋局,我觉得还是不要下了,早一点出城,你便可早一点回京。”李鸿章当做没有听见,依然在等待着张睿落子。棋局是李鸿章提出来的,如果张睿不答应,李鸿章他就不出城。

“李大人,实话跟你说,我不会下棋,能与你对弈,我会输得一堒糊涂。”张睿随意的下了一了,谁让李鸿章坚持要下棋。李鸿章也随意的下了一子,并没有把这个棋局当真。

“老夫当初在打太平军的时候,死了太多的兄弟,甚至很多兄弟的尸骨都还没有找回。”也不知道李鸿章哪根筋不对,居然提起了太平天国的事情,“那时候因为缺粮,很多人被饿死,我也说实话,当年对付太平军的时候,不比现在容易。不过在棋艺上,老夫也甚是宽慰。”李鸿章随意的落子。

他的心里并没有在下棋,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为什么要拖延时间?

因为衡阳堆积如山的物质,肯定带不走,既然带不走,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那就只有烧。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