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那就是已经下水,并完成了海试的103号舰,现在被命名为黄埔号。看着那前后两座三联装,一共六门长身管火炮,艾拉克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他觉得只有疯狂两个字,才能形容黄埔的军舰。
在一座炮塔上面,布置三根长身管大口径火炮,让整艘舰的侧向火力打击能力,达到了恐怖的六门。而前后打击能力各达到三门,而且射界绝对比不屈号大。不管是在一对一的海战,还是对地攻击时,黄埔号的正面投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不屈号。
虽然不屈号的火炮口径的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不屈号的火炮是前装线膛炮,在射速肯定比不上使用后膛装填的黄埔号。其实艾拉克此刻看到的,并不是不屈号与黄埔号的第一次对峙。
在不屈号在到达新加坡后,曾多次扬帆南海,只是没有靠近黄埔的控制领海而已。可是这只像苍蝇一样的不屈号,一直游弋在南海,甚至多次摸近黄埔控制的海域,正大光明的正在海试的黄埔号,想要获取黄埔号的情报,黄埔的科技发展水平。
对于黄埔的情报,英国皇家海军可是很重视的,所以在不屈号部署在新加坡后,这种正大光明的自然也成了家常便饭。
艾拉克将视线从黄埔号移开,这艘军舰已经给了他足够多的震撼,他现在关注的,是跟在黄埔号后面小一号的军舰。一开始,他看见后边小了一号的军舰,粗略一看,还以为是长弓号,可是仔细一看,却是感觉非常的不对。这种小一号的军舰与长弓号相比,所搭载的火炮长度更长一些,炮管长度的增加,那就意味着炮弹初速的增加,意味着精准度和交战距离的增加。
前有一艘压着巴雅号打的长弓号,现在又多了一艘万吨级搭载六门火炮的铁甲舰,再上这一艘火力加强版的长弓号。仅仅三年不到的时间,黄埔便通过自行生产,拥有了两艘6000吨级的铁甲舰和一艘近万吨的铁甲舰,这样的军舰生产速度真心让人惊叹。而更让艾拉克,是这些快速生产出来的军舰,在性能上居然不输欧洲生产的军舰。
想到这里,艾拉克看向身后那些军舰,联军的舰队,有能力与之对抗吗?
如果说只有一艘长弓号,克拉还可以利用不屈号火力,或者巡洋舰的速度优势,牵制住长弓号,让其他军舰快速通过。可是有两艘长弓号,外加另外一艘万吨级铁甲舰的时候,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旦自己的主力渐渐被牵制,那么黄埔海军,绝对会派出海帆级与轻巡洋舰,像狼群一样,将绞杀自己的舰队,将动兵船一口一口的吃掉。一想到这里,艾拉克的心里就十分的不舒服,想想两年前的时候,欧洲人不管在亚洲做什么,都是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这才仅仅过了两年,自己就得担心受怕,处处落了自己的面子。
我怎么办?
“我们绕过去,不要管他们。”艾拉克命令舰队继续向前,毕竟现在还没有选择,联军舰队必须向前。这里算是公海,自己还是有无害通过权的,海洋这么大,难道我就不能绕着你走吗?
只要经过了n海峡,那黄埔舰队,就不再是自己的威胁了。
沈一平站在黄埔号的舰桥上,看着艾拉克所带领的七国联军,远远的画了一个圈,准备绕过自己。沈一平担任黄埔号测试时的临时舰长的,看见这一幕,深深的不以为然。
对于联军的到来,在沈一平的心里,既是一种欣喜的感觉,也是一种惆怅的心情。为什么这么说呢?欣喜是因为有仗可打,惆怅是因为不屈号与自己对峙。不屈号的战斗力几何?
沈一平的心里有些打鼓,别看不起不屈号,不管以何种方式对敌时,不屈号至少可以投入两门火炮,这两门406毫米的火炮,确实让沈一平大为苦恼。
没错,黄埔号的确是属于万吨级正规铁甲舰,或者说正规战列舰,但它的装甲是防备300毫米风帽被帽穿甲弹而设定的,想要应付400毫米的裸尖穿甲弹,的确是没有问题。但这个没问题,仅限于侧舷的主装甲带。如果说不屈号的主炮炮弹落在其他地方,那真是一场灾难,即便是用砸,也可以将装甲砸穿。
而且现在英国的不屈号,应该配备了钝化后的黑,虽然黑的性能让人捉急,其b威力虽然比不上自己300毫米的高爆弹,但也小不到哪里去。毕竟406毫米穿甲弹的装药,相对于300毫米炮弹来说,已经相当于高爆弹的装药了,与自己的炮弹威力相差无几的。不屈号的406毫米炮弹,对黄埔号可以造成的损伤,估计也差不多。
不过沈一平并不担心黄埔号会受到损伤,毕竟军舰造出来就是拿来损失的。能不能让军舰损失,其实还要看能不能创造出足够的收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黄埔号,可以带走两艘铁甲舰,两艘不屈级的铁甲舰,让黄埔号损失,可以可行。如果说黄埔号只能带着一艘不屈号,那我这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转舵离开。”当艾拉克的联军舰队即将绕过自己的侧面时,沈一平下达了回航的命令。听清楚,真的是离开,这不是日本所说的转进命令,而是真的是转舵离开。并不是黄埔号怕了不屈号,但是现在并不是与英国人开战的时候,而且英国人也不敢用不屈号与黄埔开战。
因为某些原因,不屈号不能参加联军,派出的都是一些巡洋舰,有一部分铁甲舰,但却是包含旁列铁甲舰,用于实验性改装后的火炮的威力。英国并没有打算与黄埔进行正面交战,正准备进行正面交战的是法国人和日本人,现在应该说国联军。兜兜转转后,历史又回来了,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在黄埔号的后方,长弓号正带着四艘海防级在后而压阵,其实现在的黄埔号并不具备足够的战力。新型战列舰黄埔号,作为黄埔最新一代的实验性军舰,就是实验型军舰,并不是作为战斗型的量产型军舰。上面有太多的新设备与新的作战条例,整艘军舰的设备与人员都处于磨合期。
新装备的三联装火炮,虽然在射速上获得了极大突破,但在精度上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长弓号的双联装火炮可以在六公里的范围内精确命中目标,可以实现定点打击任务,全舰四门火炮齐射,可以达到极高的命中。但在黄埔号的身上,六门火炮齐射,最多只能命中三发,而且这种命中拼的概率,而不是精度。造成这样的原因,便是炮口之间的炮风干扰,哪怕是这三门火炮使用的独立的俯仰机构,仍然无法避免。
即便设定了独立的延时击发机构,精度问题仍然无法避免,炮口风暴的干扰对炮弹的弹道产生影响。
也正是这个原因,黄埔的射击条例出现了新的改变,从原来的命中射击,调整参数。改成了现在的新械,从调整参数,射击,调整参数,再将射击。
没有办法,曾经的军舰命中,靠的是瞄准,靠的是炮手的实力。而现在的命中,说一句大实施,纯粹靠的是炮手信仰。当然了,黄埔号虽然不能拥有完全的战斗力,但沈一平仍然有与与不屈号对峙的实力。沈一平与不屈对峙的后盾,便是后面的长弓号,长弓号装备的风帽被帽穿甲弹后,其穿甲能力已经达到了已经可以击穿不屈号的主装甲带的水平。
一旦英国的不屈号抽风,进攻黄埔号致使其陷入苦战,长弓号便会带着四艘海帆级,进行战术支援,对不屈号进行精确火力打击。现在,不屈号不敢开战,联军的舰队将要进入南海,黄埔号自然要回去做准备。黄埔号的海上训练,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也消耗了军舰上面的大部分物质。以现在黄埔号所拥有的物质,完全不够打一场舰队级的海上战争。
与其现在武备不齐,只能让艾拉克受一点损失,还不如等黄埔号补充完单后再一举歼灭。当然了,这一举歼灭只是在开玩笑,只是沈一平心中无限的遐想罢了,想要一举歼灭艾拉克的联军舰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黄埔能做的,只是尽量将联军的舰队打散家,利用三艘主力舰,牵制联军的铁甲舰。
然后派出速度较快的海帆,经及新建的重巡洋舰,泰山号,对打散的船只进行逐一拦截。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黄埔的海军,虽然战力飙榜,但规模一直是一个缺陷。其实要解决这个缺陷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建造军舰,但如果只是单纯的造军舰,黄埔其实并不是有很大的压力,半年就能让一批海帆级下水。
按说如果错开开工时间,黄埔现在一共有16个,可能生产海帆级的船坞,四个可以建造黄埔号这种1万吨级铁甲舰的船坞。
那黄埔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虽然说不能挑战欧洲的霸主地位,将英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让位。但亚洲这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还是没问题的。但张睿并不想这样,之前提到的经济压力是一回事,而另外一回事,侧是科技的不断进步。
张睿一直开着金手指,引领的黄埔科技的前进,从最开始的轻巡洋舰只是铁肋木壳轻巡洋舰到海帆级,从无防护角军舰再到长弓号铁甲舰。科技进步是一天天看的出来的,科技树的发展自然也进一步推动了军事装备的发展。如果现在造出一大票黄埔号,但再经过两三年以后,黄埔号就变成废铁,失去了实战价值。
虽然说现在的黄埔号,是战斗力最强的军舰,都在张睿的眼里,这艘军舰只是一艘实验性军舰。既然都已经知道未来的军舰发展思路,那为什么还要建这种低一级的军舰,更何况现在世界很和平,用不了这么多军舰。
张睿不是一个傻瓜,他自然知道黄埔面临的压力,但他的目标,仍然在一步步向上爬,他的目标是无畏舰。虽然现在建造不出无畏舰,但黄埔的目标,却是在一步步向着无畏舰靠拢。
在黄埔号上运用的技术,几乎都有了无畏舰的雏形,比如说300毫米管退火炮,这便是无畏舰的核心。只要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完成,可以实现多门双联装300毫米火炮上舰。
新型的燃油锅炉,虽然在经济适性与后勤通用性上,比不了燃煤,煤油混烧锅炉,但产生的蒸汽压力绝对不是燃煤、煤油混烧锅炉所能相比的。虽然黄埔号现在安装的动力系统,仍然是往复式蒸汽机,但在动力舱的位置,一台从实验室里面诞生的低压涡轮蒸汽机,却是在为黄埔号提供着电力,居然说功率只有70瓦。
而且黄埔号运用的火控系统,是重新设计阶段式火控系统,这可是后世无畏舰的标配。当然了,这些只是最主要的技术,其他的一些无谓的细节,比如说全舰通信系统,更新的损管流程,更优秀的防护结构,这些都在一步步实现。
张睿对黄埔号的期待,虽然很高,但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黄埔号只是作为一艘实验性的军舰,是准备建造无畏舰的一个星期实验产品。即便黄铺号成功了,可以达到自己的作战需求,张睿也不会马上开工建造黄埔号。
对于黄埔来说,多建造泰山号这样的重巡洋舰,让黄埔造船厂,可以更好的吸收经验,让节奏渐渐跟上科技更新的脚步。每一次科技的更新,那就意味着整个军事系统,从战术到装备,都要更行相应的更新。
就拿现在的黄埔号来说,与其组成舰队的,将不会是海帆级,而是泰山号重巡洋舰。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