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08 这是一个机会(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今天黄埔号的运气不好,连打了十轮,居然都没有一发命中。不过沈一平并没有着急,对比黄埔号与孤拔号的性能,就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埔号与孤拔号,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或许再拉近一些距离,孤拔号能对黄埔号产生一定的威胁。

但在3000米距离上,仍然使用着裸尖穿甲弹的孤拔号,确实没有伤害到黄埔号的实力,但黄埔号的第11轮炮弹飞出炮口之时,沈一平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想不起来。沈一平的第六感告诉她,这想不起来了,肯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海战,还在激烈的进行着,双方的炮弹,你来我往,各自划过空气的呼啸声,不管哪一边都十分的紧张,虽然孤拔号的274毫米炮弹,无法击穿黄埔号的侧面装甲,但这种炮弹如果击中了其他地方,还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

随着双方火炮的互射,海面上的硝烟也越来越浓重,尽管两艘军舰都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但在没有海风的情况下,硝烟开始弥漫整个海面。虽然黄埔使用了新型的发射药,但烟雾的问题始终还是存在的,只是多与少而已。

随着海面硝烟的弥漫,沈一平心中的不安也越来越强,当他每看一次孤拔号,他心里面的不安就越沉重一份。可是说从表面来看,孤拔号并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黄埔号的地方,但为什么心里的不安会那么重呢?难道是孤拔号的鱼雷?

“左前方,鱼雷艇两艘!距离500米!”位于瞭望上的水兵,发出嘶声力竭的吼声。听到警告的声音,沈一平抓起胸前的望远镜,迅速看向左前方的海面,果不其然,两艘十分小的鱼雷艇,穿行于波涛之间,正向着自己驶来。而这两艘鱼雷艇的目标,肯定是自己,定了500米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下,正好是白头鱼雷的有效射程之内。

哪里来的鱼雷艇?当沈一平的目光再次转回孤拔号的时候,他发现原来救生艇的位置,似乎空出了两个位,难道说,这两艘鱼雷艇在孤拔号上,现在用于近距离攻击,想要给自己的惊喜?

既然孤拔号可以搭载鱼雷艇,用于近程攻击,那么预孤拔号同级的毁灭号,是不是也同样搭载的鱼雷艇,用于近距离攻击呢?一想到这里,沈一平的眼神就像后面看去。可是他看到的,却是冰冷的铁壁,而不是位于黄埔浩身后的长弓号。

不过现在的沈一平并没有功夫去担心长弓号,他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那两艘鱼雷艇上。按这种鱼雷艇的大这两艘鱼雷艇,最多可以搭载六发鱼雷。如果这六枚鱼雷,全部命中了黄埔,那么黄埔事情的命运绝对会比孤拔号要先一步沉没。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黄埔号的所有副炮,甚至甲板的机关炮,都冒着被炮弹炸飞的危险,全力向着鱼雷艇开火。功夫不负有心人,500米的距离对于速射炮来说,实在是太近了。而对于鱼雷艇来说,500米的距离,已经足够他们放出船上的鱼雷。当他们看到炮弹引起的水柱将他们包围后,立马将艇上的鱼雷对着黄埔号就是一轮齐射,然后转头就炮。

可是他们现在转弯,已经太晚了,黄埔号上除了主炮还在对着孤拔号齐射外,其他只要能够得上这两艘鱼雷艇的武器,都尽全力的吞吐着炮弹,在两艘鱼雷艇周围,竖起一道道水墙。被近距离偷袭的黄埔号,几乎是带着全舰官兵的怒火,火力全开。

当猛烈的火力过后,那两艘鱼雷艇原来的位置,除了还漂浮着一些碎木头外,已经看不到两艘鱼雷艇的痕迹了。虽然两艘鱼雷艇已经被解决了,但发射的鱼雷,却是悬在黄埔号头上的一把刀。虽然黄埔号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对鱼雷的防御性,但因为吨位的n,张睿对于这种了胜于无的防御结构,只能说一句,一切都要看命运。

现在的黄埔号,也的确是在看命,因为两艘鱼雷艇发射的4条鱼雷,已经事着惨白的航迹,一步步接近着黄埔号。而刚刚才完成对鱼雷艇轰炮的副炮火力,现在却是全部对准海上的鱼雷,希望用同样猛烈的火力,击毁既然命中黄埔号的鱼雷。

可是打击水下目标,却不是打击水上目标那么简单,除了计算提前量,还要计算水的折射,所以既然是黄埔号的副炮,再怎么打高射速,也只拦下三发鱼雷,而剩下的一发鱼雷,却是在大喊的撞击中,一扎入黄埔号的船尾

“轰隆隆!”一连串的b,从运河里传来。原本就已经很浑浊的苏伊士运河,随着b,变得更加的浑浊了。随着b而沉没的,却是两艘满载燃煤的运煤船,也不是知道是天意,还是人为故意的,其实一艘在b发生后,居然将船体横向转了过来,将运河区一半的水道给堵了。而另一艘船,却是在b发生之后,又传出多次b,紧紧赶来的英国人,看着水中还在不断b的沉没点,只能无奈的游荡在。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胆的商人,居然利用运煤船,走私着军火。

对于这两艘沉船,英国人马上展开了调查,想要找出这次b的真凶。英国人可不认这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这发生得实在是太巧了,虽然两艘船,都有着正规的运营公司,那艘私军火的船也是英国默许的,但同时发生b,真心好巧。

随着英国人的调查,真相似乎也越来越清晰,这两艘船都是属于德国的简氏能源。那艘运煤船是从印度开往德国,这里面并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在进入运河区的时候,英国人还特意检查过。而那艘走私军火的船,自然也没有多大问题,虽然上面有着军火,但他上面也有英国的特许证。只是没有想到,这两艘艘居然同时发生了意外,真是让人担心不已。

简氏能源的人来得很快,他们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清理着船,也一边积极的商量赔偿问题。不过赔偿的问题并不好商量,因为简氏能源是德国的一家公司,而不是英国的,想要处罚这家公司,只有通过德国的n。不过简氏能源屎动力的赔偿态度非常的积极,除了对误伤的人员进行了经济上的赔偿外,还对,航行在运河区的所有船只,进行了全面性的检查。

如果检查的结果让人欢喜让人忧,这些煤船军火走私船,虽然没有埋藏的n,但这些船的安全性却是十分的糟糕,他们所携带的军火,一不小心就会,就引发再一次b,而且那些运煤船,更是在简氏能源,进行了一次实验后,也变得十分的不安全。

至于这两艘船为什么会b?看看在运河区旁边,穿着b长袍的花子敬小队就知道了,英国人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这根本不是巧合,这是一场故意安排的意外。从七国联军出发那天算起,花子敬的小队就待命在运河区,直到黄埔传来联军舰队即将出航的消息后,花子敬的小队才开始行动。

按理说,花子敬的小队在外执行任务这么多天,早就应该回黄埔休整了,但是为什么花子敬小队还在外执行任务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黄埔在占领湖南以后,并没有解除障战争状态。其实张睿最初的战争设想,的确是占领江南,只不过联军舰队的到来,让张睿只能进止步于湖南。整个江南地区的四省,都放在了后面,顾着战争越来越大,参与进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确定为自己与满清的内战,变成了现在的国联军,对还有一个准备从中获利的日本人。

张睿止步湖南的一个原因,其一是兵力不足,其二是欧洲各国在长江以南残留的势力。如果按计划占领江南,那么年轻舰队在到达亚洲后,第一个想法便是支援他们在江南的势力。而不是选择对满清出手,为了让欧洲各国在长江以南的势力清空,张睿只能先行放弃江南四省,转而先行应对联军的舰队。

想要清空欧洲各国在江南的势力,第一个便是阻断欧洲对亚洲的支援,当然完全阻断是不可能的。但张瑞设想最少阴断欧洲对亚洲三个月的支援时间,虽然欧洲各国在亚洲还有一部分实力,但考虑到各国在各殖民地的武力威慑,能抽调的都已经抽调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自己将联军舰队吃掉,再趁机夺走江南四省,联军也无力反扑。他只要花子敬小队,为自己争取三个月的缓冲时间,那么自己将与满清划江而治,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阻断联军的支援。

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作为特勤队的ss,吉洪生派出了他手下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由花子健这个名字命名的行动队。

花子敬的小队,任务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封锁苏伊士运河,不过想要封锁苏伊士运河,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运河区很宽,而且还有很多的英国人在河上巡逻,如果贸然的出手,很可能将英国人激怒,很可能会派出更加强大的舰队,进入亚洲。

虽然黄埔不怕英国人的那些老爷舰队,但这些舰队始终对于沿海地区来说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威胁。为了不让沿海受到威胁,张睿就只能使出这种阴损的招,将苏伊士运河彻底切断。

为了达到节大运河的目的,也为了不激怒英国,转移英国的仇恨目标,张睿只能将简氏能源推出去,当然这种推出去并不是放弃,而是为这一次袭击找一个目标,找一个借口而已。

不过在计划一开始,就受到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那就是英德之间的关系。德国的船想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可不是那简单的事情,因为挂着德国n的名头,简氏能源也好不到哪里去,应该检查的不是要检查。

其实这个时候要用船只封锁苏伊士运河,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哈伦动力。哈伦动力是英国的一家公司,哪怕是出了问题,也可以利用他们在英国的身份将事情摆平。但如此一来,英国的n很浓,很可能会怀疑哈伦动力,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自己埋下这颗棋子更深,所以张睿还是冒险选择了简氏能源,

现在推出简式能源,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现在欧洲的,哈伦动力与简氏能源,正打得不可开交双方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宣布自己研发出四缸三胀蒸汽机,都声明自己拥有专利权。所以因为专利权的原因,这两家公司正打得如火如荼,明天我袭击一下你的运输队,今天我袭击一下你的补给仓库,都已经成为了惯例。只不过这次在英国人的眼里,似乎哈伦动力好像玩的有些大,被袭击的目标变成了简氏的运输船。

当然了,这些都是哈伦动力与检视能源,放出假消息,现在真正的袭击者,正坐在埃及的餐厅里面吃着美味的烤羊肉。

在埃及的东方面孔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这也会花这件小队提供了一定的掩护,当他们穿着与b一样的长袍,进入埃及的时候,虽然被英国人百般收藏,但还是选择了放行。只是检查的那个人,也不知道他在埃及放出了一只猛虎。

花子敬小队埃及的任务,并不只是封锁运河一巷,除了封锁运河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摧毁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特勤小队,对于其他黄铺的路部队来说,是一个传奇的部队,但对于特勤小队自己人来说,他们却是最苦逼的部队。因为在他们的任务目标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歼灭多少敌军这个任务,但消灭多少基地,阻断敌人增援的任务从来没有少过。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