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47 退路?何路可退!(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睿让刑洪川,在黄埔军进攻江南时,如果发生了巨大,便直接拿下四川。

他的考量,并不是为自己选择退路,而且就从n的那一天开始,自己还有退路吗?就算是自己想退,跟着自己一起打拼出来的这些人,难道会让自己退吗?

不可能!

如果张睿选择了后退,那么他会在第一时间,被其他人的顶替,而他的命运,将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对于政治来说,一但别人占据了你的位置,哪怕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复出念头,原来跟着你的手下,也不会就这么放弃。你的对手,也不会完全相信,你是真心退出的。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哪怕是你的对手愿意相信你,可以放过你,但跟着他的那些人呢,会是和平主义都吗?

答案已经不用再说了。如果张睿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n的念头,或许王明等人,还可以跟张睿做朋友。可是一但走上了带领他们n的路上,张睿自己就已经没有了退路,黄埔也跟他一样,只有向前的份,一但有一丝一毫的后退,便是又一个天国!

“快反一团交给你,你一定要做出战争准备,第一点是要防备湖北的清军。一但清军由湖北进军,你就一定要守着湖南的防线,至少要坚守到江南战役结束。”张睿无不担心的说着。黄埔想要拿下整个江南,只要拿出手上的所有兵力,才能有胃口吞下江南。

如今将快反一团留下,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正确的选择。经过两轮扩编,虽然黄埔的军事实力,有了极大的扩大。而且除了陆军的扩编,秋真源的内卫部队,也得到很大的扩编。但在如此大规模的扩编下,部队的战斗力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黄埔之前还是以团级为战役单位的时候,一个团的兵力,完全可以对数倍之敌。可是如今的团级单位,虽然武器还是原来的模样,但人员的素质,却是有了很大的下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随着征兵工作的展开,新兵还没有经过战场的洗礼,只能说是在训练上,已经达到了原来的水平。

但是谁都知道,训练得再好,没有见过血的新兵,永远都只是新兵而已。

战斗力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陆军的战斗力,虽然在整体上有所强化,但战术单位受到非常大的削弱。如果是之前的战役团编制,以现在江南的三个省,也许就原来的几个陆军团,再加上内卫部队的配合,就可以完成了占领任务。

可是因为里克的捣乱,使得黄埔在占领江西省后,就止步边境。现在虽然扩大的编制,但清军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虽然在武器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人数方面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江南三省十万人的兵力,可不是开玩笑的,哪怕是十万头猎,也够黄埔杀上几天几夜的。

再说了,经过湖南一役,满清算是认清了一些事实,对于黄埔的战斗力,也算是了解了一些。

难道你认为,满清还是之前那种,见着黄埔就那么几号人,就随便派个几千人,就跑来平叛吗?

别想了,虽然国联军侵华,吸引了满清的大部份兵力,但也让满清认识到,如果没有解决掉黄埔,以现在的发展势头,极有可能会是下一个太平天国。

黄埔这么大的威胁,满清还能不重视吗?重视,那是相当的重视!湖南战役的时候,李鸿章就亲自上了前线,还被快反合成团给困在了衡阳。之后因为一些原因,才在张睿的示意下,看似突围的模样,才重回北方,李鸿章才没有被下课。

既然已经在黄埔的身上,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当战争再一次来临的时候,李鸿章肯定不会再大意。

而这种不再大意的表现,就是围绕江南地区,李鸿章布置了25万兵马,其中还有6万骑兵。

为了就是在黄埔进攻江南的时候,不要限入上次无兵可用的境地。

既然江南就已经集中了25万兵力,那么对于整个长江以北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兵营。对于已经被打醒的满清,在江南布置再多的兵力,都不会过份。

江南地区可是满清的赋税重地,一但丢失了江南,满清还在什么税收,组建军队与黄埔对抗?

话题说得太远,先回到会议上来,先回到刑洪川震惊的表情上来。快反合成一团,虽然在第二轮的扩编中,被抽调了一部分的部队,用于组建二团与三团,但快反一团的底子还在。

虽然加入了一些新兵力,但整体的战斗力,却是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这样一支可以算是黄埔最强战力的部队,交得自己的手上,绝对不会是只守住湖南这么的简单。刑洪川可是知道的,快反合成一团的字典里,可从来没有困守这个词。不

管是哪一次参战,快反合成一团的作战方式,就是以攻对攻,打得对手没有脾气。

如今将快反合成一团,放在湖南这个退可守,进可攻的位置,那么其用意,就要让自己多捉摸捉摸了。

“少爷,我想问下,如果湖南受到攻击,我是否有反击的权力,反击的力度能有多大?”好像想明白了一些的刑洪川,看着湖南以北的湖北,脑袋里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

如果可以反击的话,已经大量抽调兵力的江北地区,怎么看都是一块肥肉。

“如果湖南受到进攻,黄埔会全力支持合成一团,至于能反击到何等的程度,相信你比我更加的清楚。”张睿嘴角一翘。

刑洪川这下明白了,全力支持的结果,就是合成一团可以打到不想打的地方。“少爷,我保证守好湖南!”

“既然如此,接下我,我命令,黄埔第三阶段作战,收复江南的行动,将在5日后,对江南地区,发动最全面的进攻!”作为黄埔的老大,张睿在此时此刻,终于表露出了自己的霸气。

当初才穿越时的担心,还是初期的低头,此时终于到了露脸的时候。

“是!”听到张睿的命令,在场的不管是军方的,还是政务的,都统统起身,对着张睿,大声的回应着。

他们已经期待很久了,虽然上一次的目标也同样是江南,但上一次的规模与作战目标,都不是与这次能比的。

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睿口中的收复两字,为什么不用占领,那是张睿终于把自己,当做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随着战役准备的命令下达,黄埔又一次进入了战争状态,虽然离着上次解除战争状态,才过去半年的时间。

但对于一直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广东来说,这一次的战争状态,并没有对日常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因为战争的临近,更加的繁荣。

黄埔控制的范围,因为战争状态引起的变化,自然也被满清的情报人员看在眼里。经过这些人员的努力,满清终于得到了一份,看起来比较真的情报。

因为这份情报,是满清负出了极大的代价,损失了近5成的人员,才最终拿到手的。

当这份黄埔将要动手的情报,送到相关官员手里的时候,他们都大大的出了一口气。

因为黄埔的关系,这些满清的官员,可是每天都提着心,吊着胆,生怕哪一天,黄埔的舰队,就突然出现在天津,然后再军舰的掩护下,陆战队直冲北京。

如今收到情报,黄埔的这一次动作,居然只是为了打下江南,这不由得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也明白,江南对于满清的重要性,但对于他们个人而言,江南的得失,实在是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哪怕是整个江南,就如同当初太平天国的时候,被完全的占领,甚至还打到了河北的时候,都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满清的整个,已经让他们明白,拿在手里的银子才是真的。

“左大人,我们又见面了!”才散发完王之气的张睿,才回到自己的小楼,就遇上了这位老人,左宗堂左大人。

“兴中,没有想到呀,仅仅三年的时间,黄埔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的地步。想当初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还是钦差大臣,而且不跟你买了好几艘军舰,如今的黄埔,却是已经变成了可以与大清对抗的庞然大物。”左宗堂十分的感慨,才过去三年,这变化已经让他十分的惊讶。

更惊讶的是,他居然会在一年间,就已经暗中与黄埔达成了共识,变成了满清的通敌者。

张睿笑眯眯的看着左宗堂,其实他心里也是十分的惊讶,因为左宗堂虽然比不上李鸿章,但怎么也是满清的一方大吏,为何会在自己的几次劝说下,就直接倒向自己呢。

“左大人,这就是科技的变化,满清只识弓马,如今却已无用武之地。”

“哈哈,没有错,如今弓马已无用武之地,这话说得好,那么我那两万的湘军如何了,是否已经是可用之师!”左宗堂大笑三声后,终于开始谈正事。

当初在黄埔进攻湖南的时候,左宗堂直接下了密令,要求湘军在黄埔进攻的时候,直接投降黄埔。

看到左宗堂要谈正事,张睿反而不急了,当初丢给自己的两万湘军,可是给合成团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不知道左大人口中的可用之师,是何种可用之师,旗,绿营,或者是合成团!”

来了兴趣的张睿,觉得可以逗逗左宗堂,这样无伤大雅吧!

“何种可用之师?难道兴中你不清楚,或者说你是怕了?”左宗堂实力反击,自己要的可用之师,难道张睿会不清楚。

“怕?就那群灰色牲口,对我来说,绝对是优良的苦力!”张睿嘴角一歪。当初左宗堂让湘军投降的条件,就是为他训练一支可用之师。至于这可用之师,会被左宗堂用在哪里,难道还用得着多想吗?

左宗堂可是带着一身的杀气,从新疆班师回朝的。

“三年的时间,你交给我的两万湘军,我让你可以带着他们,打遍整个世界,绝对没有一合之力的对手。”张睿可不是在说笑。

这两万湘军,虽然在投降的时候,实在是破烂了很多,但如果将这两万人武装起来,黄埔的合成团,都不一定会是对手。

这两刀人,当初可是跟着左宗堂,在新疆杀了好几个来回,现在活着的,没有哪一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见过血的士兵,黄埔可没有多久,更别说这种成建制的部队。

哪怕是在nnn,与法国硬刚了一波的新一团,新四团,都没有这两万人的杀气。

“我等你三年,不过如果三年一到,你拿不出这样的部队,老夫唯你是问!”听到张睿肯定的回复,左宗堂是真的放下了心。

既然三年后,自己就有了一支强悍的部队,虽然是不是跟张睿说的一样,可以打遍天下无敌人,那已经不再重要了。

只要这支部队,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就算是没能达到天下无敌的标准,自己也是相当的知足了。

只是,自己还有看到哪一天到来的机会吗?

想到这里,左宗堂压住胸中的咳意,自从新疆一战之后,他的身体,就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兴中,老夫怕是已经时日不多,我在这里,还有一事未了,还请兴中帮衬一二。”

张睿听到这话,也是心里一紧,左宗堂的病情,他是知道的。

这样的一位老人离去,对于张睿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幸事。先不管左宗堂的价值,就单单这位强硬派的汉人,就已经让张睿刮目相待,谁说汉人都是软骨头来着。

“左大人请讲,如果晚辈能做到,一定相助。”既然左宗堂在这种时候,还放不下的事,绝对不会是什么私事。

“当年收复新疆时,曾有一人对老夫帮助甚大,如今他因为某些原因,已经无路可走,不知道兴中能否给口饭吃?”左宗堂带着希望的眼神,在这一刻,他不是以一个官员的身份,而是一个求助者的姿态。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