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烟雾散去,终于可以看清帐篷里面的时候,冲进来的两个人傻眼了。
他们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因为在他们的面前,别说是敌人了,就连尸体都没有。
之前帐篷上晃动的人影,现在随着留声机的损坏,也停此了运行。
两人相视一眼,立刻明白了现在的情况,那就是这个帐篷,绝对是一个陷阱。
明明看到这么多人进来,现在却看不到一个人,如果不是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在自己一行人进攻的时候,就远远的离开,难道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当明白这是个陷阱的时候,两人心里顿时大惊,一身的冷汗冒了出来。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帐篷的周围,没有一点点的掩体。
不是李鸿章不知道怎么防御,也不是清军没有防范,而是已经挖好了一个坑,让自己跳下去。
在没有掩体的时候,自己这一队人,哪怕是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穿过密集的弹雨。
什么伪装突袭,什么侧翼袭击,当你的人都暴露在敌人眼间里时,什么战术都是白搭。
既然没有战术可以用,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硬抗,可是硬抗的话。一整支小分队,人数也不过十多人,而且身上的n也不多,能硬抗多久?
“撤,这里是陷阱,直接冲出去!”狙击手冷静的想了几秒钟,便很快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并没有选择利用在清军北大营的内线,帮助他们脱险,而是选择了硬冲。
侦察小分队有火力的优势,只要没有被巨量的敌人围困,冲出去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
而且现在进入帐篷的,只有自己这两个人,其他的队员,都是四周警戒。
如果狠下心,猛冲一把,还是很多大希望冲出去的。
现在要看的,就是包围自己的清军比较快,还是自己跑得比较快。谁跑到前头,是打还是撤退,他都占据了主动权。
事情也跟狙击手想的一样,当从抗道里走出来的李鸿章,看着不远处那顶自己的帐篷,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
如果不是一直防范着特勤队,提前挖好了地道,说不定自己真的就被那两枚sn给结果了。
“大人,奴才护驾有差,还请大人责罚。”被子弹击穿了大腿的武林高手,不顾自己的伤势,定定的跪在了李鸿章的面前,一幅低头认错的模样。
为什么他会有如此的模样,因为李鸿章的左手,正被绑带吊在脖子上。
而从伤口渗出的鲜血,已经将包扎绑带给染红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对于李鸿章受了伤,这些武林高手还是要负主要责任。
“算了,不仅仅你没有想到,我也没有想到,特勤黄埔的人居然来得这么的快!”李鸿章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也不知道是自己被做了十五,还是手上的伤口,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
反正现在的李鸿章,心情可不是一般的不好,他现在已经双眼通红,差点就要冒火了。
为什么李鸿章要冒火,因为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两个人正从他的帐篷里跑出来。自己说辛苦布的置,居然只有两只老鼠差点上了当。
没错,就是差点上了当,李鸿章逃走时,他并没有遮挡地道口。
他的计划,就是利用自己的,引诱黄埔的特勤队,进入地道追击自己。
只要特勤队进入了地道,自己再封死两头,只要特勤队的人,不是神仙转世,都逃不过自己的计划。
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特勤队根本就没有上当,只进去了一下下,就再次跑了出来。
而且看他们的模样,根本就不是发现了地道,准备叫人追击的模样。李鸿章十分的懊恼,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设计一次特勤队,居然就这样被躲过了,真是可惜。
的确是可惜了,因为如果是特勤队,李鸿章可能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
只不过现在来刺杀李鸿章的,是一些只有正规战经验的侦察小分队,而不是专门对付他的特勤队,有没有失望的感觉?
李鸿章作了满清的重臣之一,就算是李鸿章再想失望,特勤队也不会让李鸿章过于失望。
在侦察小分队还在王明的指挥部,接受王明的战前鸡血时,特勤队已经伪装成清军的伤员,进入了北大营。
从李鸿章为了安全,从帐篷里挖地道,还到侦察小分队犹豫不决的进攻,他们都密切的看在了眼里。
只不过因为王明跟他们找过招呼,这一次刺杀李鸿章,是对侦察小分队的一次教训,所以他们才没有出手。
可是现在小分队的情况,却是不由得他们不出手了,因为侦察小分队,最后还跑得慢了一些,被早先安排好的清军,给堵在了一片狭小的区域。
虽然现在的小分队,还在清军的防线漏洞里,犀利的向前突击。
但随着清军的越来越多,李鸿章也更加想要留下这支小分队,小分队的四周,已经围上了不少的清军。
只不过因为小分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清军的指挥又太慢,所以小分队还在前进着。
但随着李鸿章调动的部队,开始一支支进入预先的位置,侦察小分队身上的n越来越少,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压力。
如果不是特制了防弹钢板,再加上清军的热兵器不多,这支衩清军围住的小分队,说不定已经被清军给围困住了。
“队长,我们的子弹已经不多了,而且四周的清军,似乎已经离着我们不远了。”狙击手一枪击倒冲出帐篷的清军,快速给自己的精确bn换上一个n,小声的对队长说着。
“刚刚看了一眼,如果我们没有在五分钟内冲出去,我们就会被完全给包围,那个时候”
队长听着狙击手的话,脸上的表情变了两下,但最后还是镇定的下来。
作为一支侦察小分队的队长,最低的要求,就是完全了战地军校的课时。
在面临危险与困境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并不能感觉到害怕,而是迅速分析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找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现在面临困境的时候,自己绝对不能慌张,不管想出什么办法,不管是怎么不靠谱的办法,也好过没有办法。
队长在深吸两口气后,借着狙击手的掩护,跳跃到一处栏杆的高处。
自己已经突击了一公里不此,四周的清军还在纠缠着自己,要么肯定是有人在指挥,要么就是自己的作用模式,已经被敌人给分析。
现在这两种情况,如果是第二种,想要逃出升天,那就简单了一些,只要自己找个机会,混在人群里,就可以破局。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要麻烦一些了,必须要找出指挥着,不是为了消灭他,而是要知道他的视野盲区。
只有将自己的隐藏队的视野盲区,自己就可利用战场的混乱,再次逃出升天。
但想要找到指挥人的视野盲区,那是其极困难的事情,特别还是清军这个帐篷式的军营。
以为他们提借掩护,就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空心帐篷,而且四周还没有连在一起,不管自己从哪里怕,指挥的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位置。
既然无法找到盲区,那么只能用第二种办法,那就是自己行动速度,一定要比指挥发布的命令要快。
队长的想法并没有错,站在高处的李鸿章,正时刻盯着侦察小分队的动向,一条条围剿的命令,也是从他的嘴里发出来的。
只不过因为指挥系统的问题,李鸿章的命令,几乎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延时。
所以当李鸿章的命令,传到执行围剿命令的部队时,侦察小分队已经击穿了他们的防线。
也正是这个原因,小分队才能多次在即将被围的时候,十分幸运的跳了出来,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站在高处的李鸿章,自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他的命令,也开始尽可量的前移。
比如说小分队在一棚的地方,李鸿章原来是安排第二棚的清军拦截,现在他却是发布命令,让第四棚的清军拦截。
这样的做法,的确给小分队带去了更大的阻力,但也让小分队抓住了一丝的机会。
站在栏杆上的队长,看着远处高台上的人,还是在黑夜里舞动的令旗,顿时明白了是谁在指挥了。
“李鸿章”队长有些咬牙切齿,自己要刺杀的目标,现在居然在远处看着自己,而且还指挥着千军万马,正努力的围剿着自己。
“放火!”队长只想了一秒,就想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只要大火烧起来,不管是士兵还是李鸿章,都不会有多大的心情再打仗。
清军的帐篷营地,给侦察小分队的放火计划,提供无限的便利。帐篷因为要防水,所以几乎所有的帐篷,都会使用桐油,做为最基本的防水材料。
而桐油最大的另外一个用处,就是点灯,既然帐篷本身的布料就已经是易燃物,再加上桐油,那不是更加的易燃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称中,清军为了防止被人放火,还是想出了不少的办法,使用帐篷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易燃,比如说给帐篷浇水,比如在帐篷上面洒泥土。
不过这样的做的清军,并不是很多,虽然这些帐篷并没有被点燃,但这毕竟是少数。
而且想比于以前的传统放火,使用火把与火油,侦察小分队的放火方式,似乎更加的随意,也更加的高效
。接到放火命令的队员,纷从背包里拿出一枚红底色的sn,接着火后,就对着远处的天空丢了出去。
这个红底色的sn,就是黄埔专门供应特殊作战部队的燃烧sn。
故明思意,燃烧sn,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便物体燃烧起来。其最大的用处,就是找到敌人的物资点,然后丢上几枚
当燃烧sn在空中炸开时,其声光效果,并没有高爆sn那么明显,但其威力却比高爆弹强了不少。
被引信点燃的燃烧剂,随着b的发生,被冲击波给推向了四周的物体。
这些物体包括易燃的帐篷,也包括不燃烧的刀枪等兵器,当然,也少了不拿着这些武器的清军。
大火似乎在一瞬间,就已经不受控制的燃烧起来,除了被引燃的帐篷外,还有那么几个人,被燃烧剂给粘上。
在一众清军的惊讶与惊恐的表情下,那些被燃烧剂粘上的清军,不管他们使用了什么办法,都无法扑灭身上的大火。
被大火焚烧的痛楚,直接让他们失去了所有理智,惨叫,打滚,你能看到了恐怖画面,都会展现到你的面前。
“求求你们,救救,救救”一个火人伸出自己的手,想要让别人拉他出火海,但他伸向的每一个人,都惊慌的往后退,没有敢伸手。
“求求,杀杀了我!”也许是终于知道自己无药可救,那些躺在地上,已经没有活动能力的火人,发出了微弱的求死声。
已经被吓傻的清军,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的同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直到他们完全不再动弹。
经过这么一出,那些追在小分队后面的清军,似乎已经被吓傻了,追击的步伐终于慢了一些。
被追急的侦察小分队,也终于有时间喘息下了,可以稍稍休整一下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的危机也没有解决,只要李鸿章还要指挥着部队,那么他们将要面临的围剿就不会停止。
就算是燃烧sn的作用再大,他们手上携带的数量,也不够他们一路烧出去。
他们放的那一把火,借着江风的势力,终于凭借清军不懂如何灭火的弱点,给他们带来了一点点转机。
大火虽然不能将整个清军的营地烧光,却可以阻挡李鸿章的视野,让他们有了一次重新规划路线的机会。
在他们重新规划撤离路线的时候,一直看着他们左冲左突的特勤队,终于有了动作。
只是特勤队的动作,非常的如果不仔细看,你们根本就看不到。
因为这个动作,仅仅是狙击手的手,轻轻移了一下,将高台上的李鸿章给套进了准心。
“螳螂捕蝉,谁是麻雀!”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