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轰”与炮声不同的b,却是在纳尔逊号前方300米的位置,炸起了四根洁白的水柱。
泰山号发射的4发穿甲弹,在飞越过双方的距离后,让埃文的面前,拉出四根水柱,表示自己真实存在过。
“舰长,我们要不要规避”航海长吞着口水,船头300米的位置,四发炮弹散布只有200多米,那么一下轮
埃文面色很沉重,因为泰山号的这四发炮弹,并不是像自己这样,使用了高角度抛射,才换来如此的大射程。
而是加长了身管,加大了装药量,所产生的这样的炮击效果。不过埃文脸色一沉的时候,心里却是在想着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守派加大口径,加长身管的作法,是不是未来舰炮发展的正确方向。
虽然作为革新派的埃文,对于保守派有着很大的敌意,但英国的保守派,却是掌握着极大的资源。
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己脚下的这艘军舰,其实就是保守派所生产的。
自己说是革新派,其实也只是在战术应用上的革新,对于技术的重要性,也仅仅是知道先进科技的重要性。
对于技术的发展方向,埃文表示自己的数学并不好,也就是能算清自己的工资而已。
对于一艘军舰,应该使用主炮,改进怎么样的炮弹,他并不是很了解。
他能做的,就是让这些皇家科技协会以及维克斯公司生产的武器设备,按他们所预想的标准进行使用。
至于能不能达到他们的使用标准,埃文表示自己会尽力,但主炮的精度,他并没有多少办法。
“高速弹!”枪炮官在计算了炮弹的速度后,得出了一个让他脸色发青的答案。
枪炮官司虽然不是革新派,但他也不是保守派,他处于两者之间的改良派。
所以相对于不懂技术的埃文,枪炮官对于的铁甲舰主炮的了解,却是相对透彻得多。
相比于近距离的炮击,完全靠直瞄的方式不同,远距离的炮击受影响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就拿不屈号的406主炮来说,虽然极限射程已经超过了15公里,但在实际应用中,超过5000米外,就会莫旬的发生偏转。
虽然在增加了弹重后,弹道性能有所提高,但还是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纳尔逊号的10英寸主炮,弹重还不到其一半,所以在12000米的距离上,其实弹道性能只能说是在猜。
之前的两轮齐射,三发炮弹的散布,都在500米左右,但埃文自己都明白,这完全是运气。
但即便是运气,也比不屈号好太多了,因为不屈号没有修正能能力。
“麻烦了!”埃文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如果说之前对于泰山号的认识,还只是认为他是长弓号的改进型号。
但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远距离炮击能力,怎么都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改进,更可能只是披着长弓号的皮而已。
之前从日本传回来的电报,说泰山号在5000米的距离上,精确命中了日本人的运兵船,埃文表示自己在静止的时候,也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并不有好炫耀的。
但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当时候的泰山号,就已经拥有了远距离炮击的能力。
之前对于泰山号的认知,看来出现了大问题,或者说对于黄埔的舰用火炮的认识,都出现了极大的错误。
如果想得多一些,是不是黄埔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开始走向了高速弹的道路。
“迎战!”虽然知道事情麻烦了,但埃文并没有想要规避的意思。
如果现在规避了,那么之前的所有射击参数,都要重新计算。那之前的两轮炮弹,就已经失去了作用。
再说了,虽然纳尔逊号是挂着装甲巡洋舰,但就体积来说,却是二等铁甲舰的排水量。
埃文可不相信,以大英帝国的造舰能力,黄埔的枚炮弹,就可以把自己送入海底。
而且看刚刚泰山号的弹道,这几乎是平直的弹道,绝对会直接砸在侧舷装甲上。
虽然纳尔逊号的装甲,使用的还是锻铁装甲,比钢面装甲弹了5个点的性能,但厚度却是摆在那里的。
再说了,在经过10000为的飞行后,炮弹能不能击穿自己的侧甲,都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之前之所以担心自己打不赢,跑不掉,那是对方的两艘海帆级在一旁。
现在长弓号带着海明外转向北面,而海帆号已经越过自己,只是自己穿过战线,绝对可以跑得了。
“保持距离,主炮装填穿甲弹。”又一道命令发布到主炮。
已经打出感觉的炮手,借用炮塔里面的小弄吊机,对重达200公斤的炮弹,进行吊装。
在没有自动化装填机构的时代,大口径的炮弹装填,所以供助的外力,就是炮塔里面的小型吊机。
但是没有动力的小型吊机,能使用的动力,就只有炮塔里面的装填手。
至于装填的速度,那就看炮手的手速有多快,可以将炮弹升起来,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将炮弹塞进炮膛里面。
想想那多级的滑轮组,要将200公斤的炮弹,升到半米甚至一米的高度,初级滑轮要转多少圈。
相对于纳尔逊号的手动模样,实现了半自动化的泰山号,对于10英寸主炮的装填,却是要简单太多。虽然因为炮架,还有炮钢的原因,10英寸主炮还没有达到速射的地步。
但相比于纳尔逊号上那要累死装填手的模样,泰山号的装填手们表示,我可以打完全场。
“穿甲弹!”位于炮塔下方的弹头室,班长正在记录表上,记录着往炮弹里发送的炮弹。经过改进后的泰山号,改进的不仅仅是硬件,更是整艘军舰的运作模样。
之前发什么炮弹,要什么装药,虽然也是枪炮官说了算。但管理底舱的炮弹与发射药,却还是由炮长一起管着。
虽然说这样的管理模样,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炮长对于还有多少炮弹,也能作到心里有数。
但经过几次的海战来看,一但进入了僵持的交战状态,或者已经打疯的状态下,炮长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
甚至因为副炮消耗n太快,导致那门副炮要跟其他炮位借炮弹,而且还借错了炮弹。虽然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在主炮的身上,但这也给海军提了一个醒。
随着战列舰结构的复杂化,还有功能分划更加的细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就可以承担一个部门的运作了。
自然而然的,炮头库班长与发射药库班长的职位,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在黄埔海军的编制里面。
现在n库的班长,就是对n库发往炮塔的炮弹进行核对,如果将高爆弹发了出去,估计上面的炮长就要杀下来打人了。
“确认穿甲弹,送弹。”确认没有发错炮弹的班长,按动着卷扬机的电键,让电驱动的卷扬机,带动200分斤的炮弹,从底舱提升到炮塔。
随着电动机的运作,被弹托固定的炮弹,就被很快送到了炮塔。
守在炮井的炮长,在第一时间,就确认了弹头面前的黑色标识,确认这是一枚穿甲弹。
在确认是自己想要炮弹后,之前就要待机位的吊机,在装填手的操作下,直接抓起炮弹,再移动到炮弹的装填位置。
“清空炮膛,确认穿甲弹一发,强装药。”相比于使用定装弹的副炮,主炮的装填侧要复杂很多
。
不仅仅要清理炮膛,还要对每一次发射所采用的发射药包进行清点,甚至在装填完后,还要对炮栓进行检查。
“确认装填!”在确认炮膛以及炮弹的状态后,在推动臂的帮助下,位于装填槽上的穿甲弹,便被推入深深的炮膛里。
然后几名装填手,就徒手抱起四包发射药,但推杆收回的瞬间,就将发射药包放在装填槽上。
然后堆杆再次推进,将发射药包推进到药室,最后在炮长的确认下,炮栓被装填手装上。到了这一步,一发穿甲弹的装填,就已经完成了。
“回位,目标纳尔逊号!”炮长在确认炮弹已经装填后,就把眼睛凑到瞄准镜的前面。
“如果连炮塔的转动,都可以由火控室控制,那就是真的太好了,我们只要在这里坐着装炮弹就行了。”调整着参数的炮长,嘴里却是在念念叨叨。
泰山号的半自化的确很高,但即便是张睿开了金手指,点出了很多黑科技。
甚至将二战以后的炮术与炮塔理念弄了出来,但因为电子设备的无力,自动炮塔还只是想想而已。
至于自动炮塔要什么时候才能点出来,张睿表示自己有生之年,或许还有希望。
因为自动化的炮塔,至于要达到二战后期的科技水平,想想现在才15年,张睿表示自己玩玩手工的半自动,就已经甩开别人太多了,做人还是不要太贪心了。
“前炮好!”对于打相对航线的目标,泰山号可是相当的有经验了。
虽然从泰山号入役以来,与军舰对轰的机会并不多,但打这种相对移动,而且没有太高机动能力的目标。
泰山号表示自己已经击毁了不少的目标,现在在旅顺的港口,还摆着他的战果呢。
“后炮好!”对于使用了半自动装填技术的炮塔来说,不管是哪一座主炮的装填速度,就已经不再受到人力的影响。
所以前主炮完成装填的同时,后主炮也完成了装填,虽然还是慢慢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的时间,却不是什么大的影响。
枪炮官官并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因为他也在等,他在等泰山号的横摇周期,等待泰山的左右横摇回到水平位置。
为什么要等到船体回归水平位,难道不能在任何的位置开炮吗?
如果按历史的发展吏,用不了多久,英国就会敲出手动补偿修正的技术,那为什么黄埔不用呢?
其实这也是张睿的无奈,虽然手动补偿法,对于火炮命中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这个办法,并是很适用黄埔的火炮体每户,或者张睿根本就看不上这种技术。
手动补偿火炮的水平,的确是在舰炮系统没有被开发之前,提高命中不二的选择。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低,甚至只要对现有火炮,进行一定的改装,就可以直接适用。
但对于张睿来说,他想的的,是舰炮随动系统,这几乎是二战末期的技术。
既然自己有一步到位的技术,为什么还在浪费精力,去弄这个效果的确是有,但在远距离交战等同于无的技术。
而且这种技术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受制于炮手的能力,如果炮手无法掌握,那么改装后的效果甚至会更差。
而黄埔现在最缺的,就是有经验的炮手,无奈的张睿,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办法。
即然对于素质要求太高,那就让所有要求素质的东西,全部变成参数。既然船体的横摇,会影响到射击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到射速。
那好吧,副炮我先不管了,主炮本来的射速就不高,将火炮的射速比横摇大一点。
在横摇到达平衡的时候,齐射系统自动点火,这样跟炮兵的素质还有关系吗?
而这也是为什么泰山号保持1节速度的原因,不是跑不快,而是航速太快,横摇周期会比射速太快。
“第三轮,穿甲弹,齐射!”枪炮官按下发射电键,但火炮并没有发射,而横摇指针慢慢的向中间靠拢。
当陀螺仪的指针,指向中间的红钱时,前后主炮突然间齐齐发出怒吼。
之前已经完成装填的穿甲弹,就在高压燃气的作用下,以两倍音速飞出炮口。
而这四发炮弹的终点,就是在远处的纳尔逊号,至于会不会命中,全部都交给上天吧。
“第四轮,穿甲弹,强装药!”枪炮官对于这一轮的炮击,并没有报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才是第三轮。按黄埔的射击经验,一般要在第六轮,才会有第一发的命中。
这并不是说泰山号的命中低,而是泰山的参数表,完全是按10000米远距离炮击来制定的。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