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谈正事吧,至少在这里的各位,相信日本这一点的利益,并不能打动你们国家的心。”张睿让相贤先出去,接下来要谈的事情,相贤并不适合知道。
至少在还没有成为自己心腹之前,接下来的这些国际大事,还是不能让相贤知道太多。
“相信各位都明白,利益这种东西,其实只是相对的,如果我占领了日本,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增加,你们在日本的利益,还要进一步增加。”张睿说完这话,将眼睛定在克莱的脸上,似乎在跟克莱说,你说的对吧。
对个毛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性的利益,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是最没有用的利益。能控制着一个国家,将其成为一个资源以及产品的倾销地,这才是英国的利益所在。
甚至更重要的一部分,那就如果在日本可以拥有军港的话,整个远东地区
才失去香港,而且北方也在黄埔的封锁之下,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已经被黄埔给n得太多了。在失去了香港的军港之后,英国在远东的军港,就只剩下新加坡这一个地方了。至于日本方面,之前才打过一仗,失败的还是英国人,所以英国人在日本并没有军港。
不过克莱现在也只能是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n,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用日本的利益,来交换新加坡的安全,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法国与美国,法国人还在nnn那个泥坑里面,跟越南的土著打得你来我往,现在还看不到结束的可能性。
至于美国嘛,那就跟张睿说的那样,他在乎是经济的利益,对于远东的落脚点,美国人并不是很在意。虽然美国人扣开了日本的国们,也在日本人身上有着利益的体现,但如果黄埔能给美国足够大的利益,美国是会站在黄埔这一边的。
“我的设想是这样,我们在日本所有的利益,会有其中的一成,交给三位处理,这种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经济与军事。”张睿又一次使用了包括但不限于这个名词。
其中的意思嘛,克莱露出一个思考的表情,似乎除了表面上的经济利益外,某些心照不宣的东西
“我想知道,这一成的利益分配,是以实际的占领利益,还是结算后的利益为基准。”宝海思考了一会,对于这个利益的分配,他还是比较赞同的。将黄埔放在与法国同等的位置上,只要用一句话,就能拿到这些利益,也算得上是有收获了。
毕竟现在的nnn,已经牵扯了法国很大的部分的精力,就算黄埔不愿意给法国利益,法国也没有什么办法。虽然现在是以个人的名义,将日本的一小部分利益,归到自己的名下,但不管怎么说,法国也有了插手日本的可能性。
“当然是结算后的利益了!”张睿用一种看傻子的表情,看着说这个问题的宝海,没有结算前的利益,那黄埔的仗不是白打了吗?
“在战后,我将推动日本的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这一块必须从日本的国土上消失。轻工业这一块的利益,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一种见效快的利益,所以你们明白了,只有投入越快越多,最后的收入才会越大。”张睿一脸的真诚,但一肚子的坏水。
想要拿到利益,没有问题,先期的投入是肯定不会少的。你能有多少的投入,就会有多少的收益,这是一个肯定的答案。
至于想空手套白狼,别想太多了,谁会傻到这种程度。“你们可以将这一次的战争收益,转化为这一次的投入,最多半年的时间,你们将会有第一笔的收入。”张睿丢出一份轻工业的计划,上面的日本传统工艺,都榜上有名,至于重工业,这份表上没有一个。
“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去核算我们的收益!”克莱随便翻了两下,大概的看了两眼,至于具体的,相信以张睿的做法,并不会有多少的出入。“如果是黄埔作于核算单位,我相信其他两位都无法过于相信,所以我想在收效核算这一块,由我们四家共同承担。”
“没有问题,其实我也是担心这一点,即然你们都已经提出来了,所以就按你说的办。”张睿笑笑,收效核算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这三个人入坑,自己就算再付出一些代价,也是相当合算的。啊,至于日本人会不会同意现在这种分蛋糕的行为,日本人有说话的权力吗?当四人在协议上签字这后,这一份代表着瓜分日本的协议,就正式将这三个人带进的坑里。
“看来我们的会谈,是一次成功的会谈,不过相信三位都明白,只要我的利益越大,各位所以获得的利益,才会更加的大。”张睿在收好几份协议之后,突然语气一变,“我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将会直接占领东京,打破日本的自信心。”
“哦,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会在两天后,再次与贵方进行正式的调停会议。”克莱理解的点点头,相信给了两天的时间,不管是日本不是黄埔,都可以决出一个结果了。至于拖两天时间的理由,而对日本人,克莱表示还须要理由吗?
“很好,两天之后,我方会以实际控制线,作为停火线,然后结束与日本的战争状态。”张睿带着笑脸,与克莱的手握在一起。
“两天!”当沈一平收到电报的时候,陆一师又一次打退了日本人的无畏进攻。
虽然日本人又调来了一个师团的兵力,但苦到攻击正面的狭每一次可以投入的兵力,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大队。而面对着轻重要火力的陆一师,一个大队的兵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作用。
“两天之内,我们不仅仅要守住观音崎,还在登陆东京,这真是在难为我们呀!”李功耀也同样收到了电报,只是与沈一平的沉思不同,李功耀的脸上藏不住事情。一口开就把心里的担心说了出来,一点都没有在意,一边的汉特能听懂汉语。
“陆一师全部,陆二师一个团,再加上快反二师,我们与日本人的兵力对比是二点五比六,如果只是防御战,这并没有多少问题,但问题我们是进攻方。在没有重火力的支援要,要在东京城推进十公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沉思了一会的沈一平,将自己手中的兵力对比之后,发现这个任务,似乎比想像的还要难一些。
“怎么办,这跟我们之前制定的计划不一样,只有两天的时间,并不能将日本人的主力,吸引到横须贺这里。日本人在东京的部队,至少还会有三个师团,而这三个师团,相信绝对是日本战斗力最强的师团。”李功耀摸着脑袋,突然改变的计划,让他十分的不适。
“问题是,日本方面,并不知道我们只打算进攻两天!”沈一平突然嘴角含笑,“相信少爷已经从英国人手里,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这么确定?”李功耀反问着。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这次是一个征服之战,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让日本重新成了黄埔的属国。
原本的计划,可不是以天来计算的,最少也是半年的战争计划。
现在居然改成了两天,那么说明少爷从英国人手里拿到的东西,已经超过了日本的重要性。如此说来,自己这两天的时间,能争取到多少的利益,就是能拿得到手的利益了。
“让陆一师打得猛一些,将日本在东京的兵力,多抽调一些前往横须贺。”确定了只打两天后,沈一平马上改变了计划。原本只是作为次要战场的观音崎,现在估计要成为最重要的战场了,甚至有了决战的意味。
“那程大师长的压力,估计就要比之前还要重一些了。”李功耀脑袋一转,明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将日本吸引到横须贺,那么观音崎要承受的压力,将会成倍的增加。
虽然陆一师借用观音崎原来的防御陆地,加强了防御工事,而且因为攻击通道的n,日本人可以一次投入的部队,并不会太多。
但这样并不代表着陆一师,就可以这样守下去,装备的损坏是一个大的因素。
“抽调两艘轻巡洋舰,一艘海帆级,还有那些葛城号,全力支援陆一师。”考虑到陆一师的人数劣势,还有没有多少重装备,所以逃一平将以上的军舰,抽调出来用于支援陆一师。
“什么!让老子在这里拖住日本人,尽量吸引足够多的兵力,而且还最少是三个师团!”在程文礼接到命令之后,就这是他的表现了。
这实在是让他太激动了,绝对连老子都飚了出来,如果不是副官拦着,估计他都要使用祖传的凌波微步,上黄埔号去跟沈一平过两招。
“师长,命令并没有错,的确是这样的!”副官也是一脸的苦味。以一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只是用于抢滩的轻装步兵师,去抵挡日本的正规野战师团,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好吧,如果真不是开玩笑的话,那自己这个师最后能剩下多少,真心是一个大问题。
“这是一个机会!”程文礼在发完火后,整个人也安静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命令,一个已经确认没有错误的命令。虽然看似这个命令有些不合理,但却还是有完成的希望。而且这个命令从海军传来的,那么沈一平并不是就这么看着自己去送死。
“目前我们有两门150榴弹炮,一门20榴弹炮,还有四艘军舰的支援,如果可以利用好这些的话,或许我们可以打一个反冲击?”程文礼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之后,脑袋里开始出现新的战术布局。
“现在日本人还有多少艘鱼雷艇,如果我们可以获得军舰的支援,我们可以直接打一个反冲击,让日本人认为我们会从这里进攻东京。”
“从这里到东京,陆上直接距离为60公里,如果我们一次进攻突击5公里,日本人会做如何的感想?”程文礼摸着下巴,嘴角带着一丝的嘲笑。
虽然刚刚的两次突击,日本人都接近了阵地的前沿,看似出现了危机,但程文礼的师属迫击炮营,还没有架设完成。
“按我对程文礼的了解,想要拖住日本的三个师团,那他绝对会逼着日本人防守。而要怎么逼着日本人防守,如果我是程文礼,那么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打怕日本人,在日本人冲锋的时候,来一个反突击,甚至是nn。”将命令发给陆一师后,沈一平也没有闲着。
在这么紧急的时刻,而且还有这么紧急的任务,想要对日本的nn,那么绝对不止是陆军的事情。“命令四艘负责支援的军舰,做好反鱼雷艇的准备,黄埔号与长弓号,我们去支援陆上的作战。”沈一平将绘图铅笔随便一丢,便将接下来的作战方案定了下来。
“准备,分发n,做好出击的准备。”位于观音崎的陆一师,虽然已经全员完成了登陆,但没有重火力的支援,所以他们现在还在等待着机会。
不过等待归等待,出击前的准备工作,却是一点都不会少。分发n,给每一个名士兵分发干粮,还有具体的作战任务,都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明白了。
在陆一师在准备反击的时候,日本人也在经过两次试探的进攻之后,准备发动全面的进攻。
而这一次要发动进攻的,侧是刚刚从东京调过来的日本第一师团。按说这个东京的本土师团,其职责是防卫东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那么日本的第一师团,为什么会出现在横须贺呢?
这事情还要多花子敬说起,在东京巷战之后,损失达到一个联队的兵力的第一师团,虽然后面得到了补充,但无能的名头,还是挂在了第一师团的名上。
三好重臣虽然没有受到太重的惩罚,但他也是面上很没有光呀。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补12号的。